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99章 任重道远

第一百九十九章 任重道远

帝王四世二十四年一月,在罗夫康下达了包围金都米里斯提的时候,日渐衰老的蒙古汗王尹稚单正紧张关注着帝金两国的战况。金军在罗夫康北方军的打击下节节败退,有消息传来说金都米里斯提已遭致帝国北方军的进攻,这不能不在蒙古汗王尹稚单的心里产生震动。尹稚单肯定没有想到罗夫康率领的北方军能如此快速地在与金军的战斗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卡布诺尼人已经连自己的都城都快保不住了。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进行下去,金国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那要是金国一旦亡了,蒙古汗国又会如何?尹稚单知道到时帝国肯定会集中兵力对付蒙古汗国,那蒙古汗国能抵抗得住来势汹汹的帝国军队吗?蒙古汗国又怎样能在帝国军队的来攻下求得生存,避免金国的遭遇?随着北方战场上帝国北方军的节节胜利,这些困扰在尹稚单心头上的疑问一次又一次拷问着他。联想到帝王四世十七年尹稚单率八万蒙古汗军出征西北部所遭受的惨痛的损失,本人也在这次战斗中受伤的尹稚单第一次感到了不祥的预感,帝国越来越强大,蒙古汗军在与帝国军队的较量中已难以占得上风,即便在北方有大批帝国的精锐部队被金军牵制的情况下。蒙古汗国的第一谋士葛里行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尹稚单出征归来后,葛里行看到受伤的蒙古汗王和惊魂未定的蒙古汗将士,在获知了作战详情后,葛里行就劝告尹稚单道:“以后出征帝国的事,必须得慎之又慎”。

尹稚单在听到葛里行的这句劝告后,气愤地骂了娘。尹稚单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出征帝国竟会落得如此下场。尹稚单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好通过骂娘出气。葛里行仔细衡量了当前的局势,他看到了帝国的强大,在取得了特勒拉斯之战胜利后,又重创了尹稚单的蒙古汗军,帝国深不可测的战争潜力令葛里行不得不对蒙古汗国作一番未来作战的规划。葛里行告诉尹稚单,“帝国现在把进攻的重心放在对付卡布诺尼人的金国上,对我们采取的是守势,但不完全是固守,而是防御中的反击作战。从现在的局势上看,只要金国不垮,帝国很难集中兵力来对付我们。也就是说,帝国依旧会对我们采取守势,当然这个守势是防御中的反击。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调整一下自己的作战策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举进犯帝国的西北部,因为这样会激起帝国的反击,使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得胜而回。目前,我们应该养精蓄锐,绝不轻易挑起大的战端,绝不过于深入,以守为主,以攻为辅。”

尹稚单问葛里行道:“那要怎样才能做到以守为主,以攻为辅呢?”

葛里行回答说:“这要看帝国在北方与金国的战局,只要金国不垮,帝国军队就无法集中兵力来对付我们。我们在与帝国的作战中仍占据主动,处于攻势一方。但是鉴于帝国具有强大的反击能力,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派大部队入侵帝国,而只派一小部进犯帝国,大部及主力留在蒙古汗国,作有限制的一定规模的攻击行动,达到积小胜为大胜的目的。”

尹稚单听了葛里行的话后,默然无言,他已经感到了帝国的强大。走出王庭,望外一看,尹稚单看到的是蒙古汗国“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详和景象,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绿,河水是那么的清澈。只是,这不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的景象。帝国现在把进攻的主要兵力放在北方对金军上,一旦要是金军垮了,帝国就可以腾出兵力来对付蒙古汗国了。金国的存亡直接关系到蒙古汗国的安危。随着罗夫康的北方军在金国上区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并把金军主力压缩到了西边一隅,金军很有可能要逃往蒙古汗国的消息传到尹稚单耳中,尹稚单再也坐不住了。一连串从金国传来的消息,使尹稚单感到金军似已岌岌可危,更让尹稚单忧心的是他的第一谋士葛里行身染重病,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帝王四世二十三年十一月,费朗的西金军逃出金国的时候,年迈的葛里行身染重病,一病不起。葛里行已知道了金军最后的那些主力军被帝国北方军包围的消息,金军似已无法扭转战局,帝国军队在北方的胜利指日可待了。蒙古汗国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蒙古汗王尹稚单去看望躺在**的葛里行,葛里行见到尹稚单来了,他用尽自己的力气,吃力地告诉尹稚单:“金国似已危在旦夕,如果金国一旦垮了,帝国肯定会转而对付我们。帝国非常强大,军事实力远在我们之上,我们跟帝国,绝,绝不能硬抗。那样做是在自取灭亡。现在,现在我们对帝国应采取守势,力主在防御中击退帝国军队的攻击,这样我们才有获胜的希望。汗王一定要谨记这个道理,我们与帝国作战,不是,不是为了在作战中获得胜利。我们之所以与帝国作战,是要以战求和,这才是保全我们的方式。”

葛里行说话吞吞吐吐,尹稚单看着也揪心,这是葛里行在临终之前对尹稚单说的最后一句话。尹稚单铭记在心。这位陪伴他几十年的谋士在帝王四世二十三年十二月上旬病逝。此时的蒙古汗国已入冬,寒冷的北风袭来,吹得庐包呼呼直响。在送别埋葬了葛里行后,尹稚单也开始为蒙古汗国在未来与帝国的作战做起准备。尹稚单不希望蒙古汗国像金国那样,眼下的金国连自己的都城快要保不住了。尹稚单在思考着蒙古汗军在未来如何应付帝国大军的进攻。蒙古汗国比金国大得多,有足够的战略回旋空间,而且蒙古汗人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帝国的军队无法通过攻城掠地的方式来解决蒙古汗军。在蒙古汗国本土的作战使尹稚单相信蒙古汗军有把握与来犯的帝国大军周旋到底。尹稚单决定先收缩兵力,源河以南地区的蒙古汗军全部撤到河北,同时尹稚单也在构思着改变在蒙古汗国与帝国军队作战的样式,达到一种更好的作战效果。

进入帝王四世二十四年,第一个月即将结束的时候,罗夫康向北方全军发布了包围金都米里斯提的命令,在蒙古汗国的尹稚单也下达了一个命令,这个命令将会使蒙古汗国的河北纵深地出现一个城镇群,其中有一座会成为蒙古汗国的王城,让蒙古汗国在未来也有一座都城。

尹稚单在行动着,开始为未来与帝国军队的大规模作战做准备。

罗夫康让北方三旗军再增派一部分兵力北上,参与包围金都米里斯提的军事行动,三旗军积极响应罗夫康增兵的号召,各派出数千人马北上,服从罗夫康将军的调遣。此时的金国上区除了米里斯提以外没有成群规模的金军了,外逃的金军又没有杀过来的迹象,罗夫康把下一阶段进攻的目标定在金都米里斯提上,是合乎情理的。唯一令罗夫康感到踌躇的是派部把米里斯提包围后,是否立刻开始攻打米里斯提?在金国上区的西部,仍残存着几千金军,董向焘的部队正在清剿他们。在金国上区的东边,据尼赛洛报上来的情报,数以万计的卡布诺尼人,包括那些金军地方守备部队正向外逃,纷纷出海,逃往海外。罗夫康没有对东边卡布诺尼人的逃亡采取有力的措施,“既没有派出陆地部队堵截敌人的逃跑,又没有派出海军舰队封堵沿海边的港口,控制住金国东边的海域。这是罗夫康作战判断的又一个重大的失误。”

等罗夫康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时,逃出海外的卡布诺尼人已达十万多人,罗夫康不得不派出一部分人马堵截卡布诺尼军民的出海,同时令陆希莱派出海军舰队北上,控制住金国东边的海域。在金国上区的东边,那些被阻止出海的卡布诺尼人不听帝国士兵的劝阻,结果小规模的流血冲突不断发生。一些卡布诺尼人强行出海,被帝国的士兵射杀在海中。皮定丘率领的海军舰队发炮轰击向海外出逃的卡布诺尼人,致使在海边倒下了成群的卡布诺尼人的尸体。那些不听从帝国官兵命令的卡布诺尼人,罗夫康下令负责此事的联队长陈湘峰“把那些顽抗的卡布诺尼人,收缴他们的武器,把他们统统抓起来,押解至后方,听候发落”。

罗夫康让联队长陈湘峰率二万人的帝国一师官兵负责控制住金国上区的东部,皮定丘的海军舰队游弋在金国东边的海域,控制住金国东边的港口和周边的海域。金国的上区显得很混乱,罗夫康已令冈仁齐的镶白旗军、法蒙克的镶蓝旗军、德里亚的镶红旗军以及尼赛洛的帝国一师部队,共计六万人,从四面八方把米里斯提团团围住。罗夫康制订的攻打米里斯提的策略是以军事打击为主,同时辅之以政治攻势和封锁包围。在派部切断米里斯提与外界的联系后,把米里斯提团团围住,使米里斯提成为一座孤城,让王城内的军民在食粮不断消耗减少下,无力固守,最后只好出城投降。这是罗夫康的困城之策。在困城下,对城内的军民发起政治攻势,瓦解敌人内部,促使城内的百姓和一部分金军主动倒向帝国,这是罗夫康要对米里斯提发动的政治攻势。当然,在困城和对城内军民发动政治攻势下,对米里斯提的军事打击也必须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以最短的时间攻下金国的都城米里斯提。

罗夫康告诉他的将领,对米里斯提,首先要做的是先围住米里斯提,切断米里斯提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在围住米里斯提后,对城内的军民发动政治攻势,然后再率部攻打米里斯提城墙上的守军;攻打停止后再发动对敌人的政治攻势,如此循环反复,一定能“又快又省地攻下金都米里斯提,以尽量少的伤亡用尽快的速度达到我们攻占米里斯提的目的。”

罗夫康下示三旗军将领和尼赛洛,尼赛洛部在米里斯提的南面(正面),冈仁齐的镶白旗在米里斯提的西面,德里亚的镶红旗在米里斯提的东面,法蒙克的镶蓝旗在米里斯提的北面(背面),“四部人马先把米里斯提围住,切断米里斯提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围住困住敌城后,再对城内之敌发动政治攻势,然后伺机率部对城墙之敌发动进攻。先围困,再政攻,最后才展开军事进攻。三者的先后顺序绝不能颠倒,望坚决执行,切记”。在罗夫康看来,要瓦解金都敌军固守的斗志,困城是温水煮青蛙,政治攻势是助热剂,而军事攻打则是催化剂,加速攻占王城的进度。

就在帝国的三旗军和尼赛洛部执行围困金都米里斯提的时候,金国东边的海岛亚湾律加岛麇集了十万从金国东边跑出来的卡布诺尼军民。亚湾律加岛是金国的第一大岛,面积达五百五十多平方公里,在亚湾律加岛边又有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海岛。金国周边海域的岛屿总面积加起来有七百多平方公里,只是由于金国没有什么海军,那些散布在周边的岛屿在金军将领眼中没有多少价值。迈卡威在世的时候,他把亚湾律加岛当作金国海军的基地,想依靠多洛亚德人的帮助,以亚湾律加岛为基地建立一支海军。可多洛亚德人提出的要求却让迈卡威感到自己的做法会引狼入室,因为多洛亚德人要求让他们的舰船进驻亚湾律加岛,这样才能帮金军建设一支海军。迈卡威拒绝了多洛亚德人的要求,海军之事遂搁浅下来。迈立阳上任后,放弃求助多洛亚德人,改为征召加洛慕尼的海盗舰队为雇佣军替金军卖命,填补金国海军的空白。

加洛慕尼的海盗舰队,他们的大本营设在加洛慕尼岛上。加洛慕尼岛面积二万六千平方公里,形状酷似香蕉,两头窄,中间宽,岛屿上多是山地丘陵,且密集分布在岛屿的中间地带,只有岛屿的四周沿边地带为平原,适合人居住。岛上住着上百万的加洛慕尼人,加洛慕尼人有几十艘舰船,由于平日里这些舰船出海常常抢劫海上的商船货船,所以称加洛慕尼人的舰队为海盗舰队。加洛慕尼岛在亚湾律加岛的东南方向,距离亚湾律加岛五百公里,而多洛亚德人的多洛亚德岛在加洛慕尼岛的东南方向,与加洛慕尼岛相距八百多公里。

现在由于金国在帝国北方军的攻击下即将不保,那些之前看起来不那么重要和起眼的金国周边的岛屿却成为出逃的卡布诺尼军民的避难所。在亚湾律加岛上涌进了十万多逃难的卡布诺尼军民,而罗夫康和他的将领之前却不知道金国还有这些岛屿。对金国东边海域的陌生注定了罗夫康无法及时迅速摸清出逃海外的卡布诺尼人的动向,这也给了逃到亚湾律加岛的卡布诺尼人的军政官员安全出逃的绝好时机。

金国上区东边有十万卡布诺尼的军民跑到亚湾律加岛,其中包括布塞里敦的执政官彭博萨。彭博萨带着他的家人和随从乘船跑到亚湾律加岛,看见坐船来到亚湾律加岛的卡布诺尼人越来越多,彭博萨感到呆在亚湾律加岛非长久之计。彭博萨问亚湾律加岛的守卫官汤宗也裕,接下来亚湾律加岛该怎么办?是弃守?还是固守?汤宗也裕不同意弃守,他说:“以亚湾律加岛为基地,收拢人员,把亚湾律加岛变成我金国一个坚固的基地,屹立不倒,待时机成熟,再伺机反攻。”

听了汤宗也裕的话后,彭博萨乐观不起来,他说:“亚湾律加岛,弹丸之地,无法容纳太多的军民。我们坐守孤岛,没有制海权,一旦帝国派海军来攻,帝国的部队在这里登陆,就岛上有限的土地,无法作长期有效的抵御。亚湾律加岛很难固守。”

“那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避免被帝国海军歼灭的危险?”汤宗也裕问道。

彭博萨回答说:“我们应该跑到更远的地方,寻求一个更坚强的依靠,才能逃脱帝国军队的追捕?”

汤宗也裕问道:“那跑到哪里去?你说说。”

彭博萨说:“跑到加洛慕尼岛上去,也可以到多洛亚德人那里去,总之我们应该跑到一个更远的地方去。”

“跑到加洛慕尼岛,你要跟海盗为伍,那你真是自讨没趣。加洛慕尼人会收留你吗?我看我们不能去加洛慕尼岛。”汤宗也裕不屑地说道。

彭博萨义正严辞地说:“不去加洛慕尼岛,也可以去多洛亚德。谁说我们一定要去加洛慕尼了,去多洛亚德也可以。”

汤宗也裕说:“你去多洛亚德,是不打算回来了哦。”

“我们去多洛亚德,可以得到多洛亚德人的帮助,再杀过来,收复失地。”彭博萨回应道。

汤宗也裕撇嘴,笑了笑,说:“再杀过来,你认为多洛亚德人会帮助我们吗?你把多洛亚德人想得实在是太好了。但我告诉你,希望凭借外人的手来收复自己国土的失地,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你也少拿这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来唬弄我们。你觉得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彭博萨问汤宗也裕:“那你决定要死守亚湾律加岛了。那你觉得你守得住这么小的海岛。”

汤宗也裕回应道:“难道我们应该放弃亚湾律加岛吗?不守怎么知道。我们必须得坚守自己的每一寸土地。”

“这是你的职责,无可厚非。但是这么多人挤在这么一个小岛上,物资的供给是一大问题。走出一部分人也能缓解你们身上的压力。我们这些人跑到其他地方,为金国留下火种,保留了一些希望。”彭博萨心平气和地说。

汤宗也裕淡然处之地说:“那随便你们吧。你走你们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咱们各走各的。”

在亚湾律加岛上的卡布诺尼的军民,一部分跟着彭博萨出逃到多洛亚德岛,剩下的留在岛上,汤宗也裕和那些金军的将官,决定率部死守亚湾律加岛。

对出逃到海外的卡布诺尼人的动向,吸引了罗夫康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罗夫康愈发对此感到担心,他令皮定丘的海军舰队去察探逃往海外的卡布诺尼人的动向。不久,皮定丘传来的情报令罗夫康看到在金国东边的一些海岛上云集着卡布诺尼人,人数颇多。这不得不引起罗夫康的高度重视。罗夫康让皮定丘继续察探海岛上的卡布诺尼人的虚实,以便罗夫康能更加了解金国东边海域的卡布诺尼人的分布状况。皮定丘上报的情况使罗夫康感到在金国东边海域中岛上的卡布诺尼人已形成了一个军事小集团:“察周边海域岛上的卡布诺尼人,散布在大大小小的岛屿上,一些岛屿装有火炮,我方舰船若靠近,即发炮轰击。其中有一岛尤大,住在岛上的卡布诺尼人当有数万人,武装人员在千人以上,该岛似已成为卡布诺尼人在海上的一个基地。”

对那些盘踞在岛上的金军,罗夫康知道不能对其听之任之,必须派出部队肃清那些住在海岛上的金军人马。由于罗夫康忽视了金国上区东部的卡布诺尼军民的逃亡,导致在金国东边的海域留下了一条“尾巴”。与此同时,在金国上区的西边,董向焘的部队正在清剿残存的金军。在西边的金军人马虽不多,但极为机动灵活,与董向焘的人马周旋顽抗。饼德的兵马正集中在葛达巴边城一带,应对外逃的金军。三旗军和尼赛洛的部队已行至金都米里斯提,从四面八方将米里斯提团团围住。战争胜利的天平已向帝国北方军倾斜,可是罗夫康知道,帝国北方军要想彻底结束与金军的战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修长兮。摆在罗夫康和他的那帮将领眼前的平金之路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