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84章 我们是否失败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们是否失败了?

睿肃王洛瑞什领着金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余部撤回到了噶巴布斯河以北,帝国军队没有深入追击,特勒拉斯之战随之结束。在金都米里斯提的君王迈立阳一直关注着特勒拉斯的战况,迈立阳希望洛瑞什和阿勒儿率领的金军中央集团军群能击退罗夫康的援军。可是,随着罗夫康援军逐次进入战场,特勒拉斯的金军渐渐抵挡不住帝国军队的两面夹攻,不得不主动撤出战场,返回金国的上区。迈立阳得到洛瑞什率部返回的消息后,派智亲王艾敏博葛率部接应。艾敏博葛与洛瑞什见面后,艾敏博葛看到返回的金军将士,见将士们“情绪不高,有点低沉”。洛瑞什告诉艾敏博葛,阿勒儿受伤了,被敌人的炮弹击中,所幸并无大碍。艾敏博葛见阿勒儿没有生命危险,心里面放松了一下。不光阿勒儿没事,参与这次决战的几位贝勒,也都安然无恙,在艾敏博葛看来,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艾敏博葛与洛瑞什探讨了这次特勒拉斯之战的得失,洛瑞什认为这次在特勒拉斯金军与帝国军队的决战,金军没有防范侧翼敌军的到来是这场决战未能打好的主要原因。当然,帝国援军的顽强作战和增援部队的逐次到来本来也在金军的预料之中,只是金军未能利用帝国各援军部队到达战场的时间差,逐个击破来敌,是这次本来策划好的击退罗夫康援军的决战计划无法得以实行的最主要原因。

战争是需要冒一定的风险的,在特勒拉斯之战没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刻,交战的双方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是赢家。艾敏博葛对洛瑞什说:“现在战斗已经结束,我们虽然没有按我们原先所想的那样击退来敌,但是我们在这场战斗中给予来敌以重创,亦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洛瑞什也肯定地说:“是的,虽然我们没有取得我们想要的完美结局,但至少我们消耗了敌人有生的力量,让敌人付出惨痛的代价,达到了我们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艾敏博葛和洛瑞什刻意回避了这场决战金军是否取得了胜利,只字不提在特勒拉斯之战中谁是胜利者,谁是失败者,而是强调金军在这场战役中所取得的实际成果,即歼灭了帝国军队的有生力量,“给予来敌以重创”。

洛瑞什和艾敏博葛刻意强调金军在特勒拉斯之战的作战成果,向底下将士传达金军与帝国军队的决战已达到了作战的目的,他们这么做,就是为了鼓舞金军将士的斗志,并让金国的子民们相信金军消除了帝国军队对他们的威胁。作为一个在战场上驰骋几十年的老将,睿肃王洛瑞什清楚地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措辞鼓励那些受这次决战失利影响的将士。当洛瑞什作出特勒拉斯的金军撤出战场的命令时,洛瑞什在下达撤出战场的命令中是这么写的:“此次战役,我们与来敌苦战数日,予敌以重创,为着在与敌之鏖战中以最小之牺牲换取最大之胜利,我金军全部之人马当离开战场,在已达到我们在这场战役的目的下,迅速北撤,不作无谓之伤亡”。

洛瑞什率余部金军迅速北撤确实减少了金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伤亡,但未能击退罗夫康的援军让君王迈立阳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花言巧语的措辞终究无法掩盖铁一般的事实。在得到洛瑞什率部撤退的消息后,迈立阳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艾敏博葛知道金军在特勒拉斯之战以“苦涩的战果”收场,只是艾敏博葛也懂得提振金军广大将士和金国子民士气斗志的重要性。艾敏博葛向君王迈立阳进言道:“特勒拉斯决战我军虽未获全功,但此次作战我们达到了一定的作战成果,让敌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因此,为了提振士气民心,我们应该充分肯定这场决战我们取得的战绩,实为必要。”

迈立阳听了智亲王的话后,认为智亲王“所言甚是”,迈立阳说了一句让艾敏博葛和其他的文臣武将颇为悦耳的话:“我们不是失败者”。

睿肃王洛瑞什率部返回金都米里斯提后,对特勒拉斯之战中金军表现的总结提上了日程。金国君王迈立阳与亲王贝勒们召开了一场总结大会,阿勒儿和卡豪因养伤未参加这场大会。总结会上,迈立阳先说到了这次决战中金军取得的成绩,歼灭帝国官兵七万人之多,帝国将士伤亡在十万人以上,而金军战死者不足五万,伤亡人数八万左右。迈立阳自豪地说:“毫无疑问,帝国军队的伤亡人数在我们之上,我们在这场决战中重创帝军,取得了不俗的战果。”接着,迈立阳说到了在特勒拉斯之战中金军未能完成全功的“遗憾”。迈立阳提到了以下几点:未能在帝军的援军出现在我金军侧翼时及时予以反击;未能迅速攻陷德里埃的波黎亚。在历数了金军在特勒拉斯之战的几点不足后,迈立阳总结道:“总之,我们要吸取这次作战中的不足之处,希图改进,使我金军能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取得佳绩。”

迈立阳说完话后,会场陷入短暂的沉寂。贝勒阿里札见状,发言道:“此次决战,我们能在与帝国大军的决战中全身而退,幸赖睿肃王洛瑞什的从容指挥。可以说没有睿肃王的坐镇,我们在特勒拉斯之战必将付出更多的伤亡。我认为,我们在特勒拉斯之战中未能收获全功的原因是我们与帝军打了一场对攻战,而对攻战是不利于我们的。所以,如果谁要为金军在特勒拉斯之战负责的话,我认为是具体策划此战和负责战场指挥的将领。”

阿里札此话一出,引起与会者的议论,想必君王和许多将领应该知道阿里札所说的“具体策划此战和负责战场指挥的将领”是谁。阿里札与阿勒儿之间早就互有芥蒂,阿里斯达之战中阿里札所率的金军狼狈败退,被阿勒儿讥称为“这就是他的命”。阿里札与阿勒儿之间糟糕的关系在金军将领中间早已不算是新闻。这两个人各组自己的一派人马,平日里相安无事时,就井水不犯河水;争权夺利的时候便暗中较劲,并说一些讽刺对方的风凉话。阿勒儿的地位比阿里札高,所以他更能赢得君王的赏识,能得到指挥更多人马的兵权。这次特勒拉斯之战,阿勒儿挂帅出征,阿里札和亲近他的部将自然不会被阿勒儿招入麾下。如今,阿勒儿在特勒拉斯之战中栽了跟头,置身事外的阿里札岂能放过这个好机会,狠狠“踩”阿勒儿一下来发泄自己对阿勒儿的不满。

阿里札的话提到了特勒拉斯之战本不该打的话题,之前曾对金军在特勒拉斯与帝军开战持有异议的人趁机发话了。这些人说到,特勒拉斯之战本质上是消耗战,而消耗战在消耗了敌人的同时也消耗了自己,这对兵力远不如帝国的金国来讲,这种与帝国大军力拼的消耗战应是该避免的。会场上,那些质疑特勒拉斯之战的声音让迈立阳及几位亲王心感烦躁。最后,迈立阳示意说话的人静下来,严肃地说道:“好了,总之这次我们跟帝国军队的决战成绩是主要的,所犯的过失是次要的,这次会议开到这里就结束吧。”

总结大会结束后,君王迈立阳与几位亲王商议,重点宣传金军在特勒拉斯之战取得的战果,藉此鼓舞军民的士气。迈立阳下令褒奖洛瑞什、阿勒儿等参与特勒拉斯之战的所有金军将士,抚恤那些在作战中阵亡和受伤的官兵。迈立阳开动宣传机器,在金国上区宣扬歼敌七万,重创敌军的辉煌战果。在金国上区的各城镇乡村到处贴着一张画着金军将士骑着高头大马,凯旋而归的宣传画。画中,威武的金军骑兵昂着头胜利归来,他们脚下踩着的是一堆骷髅,那堆骷髅上标着六个醒目的大字:七万敌军尸骨。

金国的高层把特勒拉斯之战宣传成为金军赢得了对帝国的一场胜利,可清楚这场战局的人却有着与宣传相反的通透的看法。阿里札在总结会上对特勒拉斯之战该不该打的质疑更多的是出于要杀杀阿勒儿的威风,客观上却也间接指出了金军在特勒拉斯之战中失利所产生的不利后果。正如金国一名智囊所写的那样,“金军中央集团军群在特勒拉斯战场上未能击退来犯的帝国大军,经此一战,使我军在北方彻底失去了战争的主导权,现在战争的主动权已落入了帝国北方大军之手”。

不管金国高层在宣传中如何吹捧金军在特勒拉斯之战中取得的傲人战果,可金军本身的伤亡亦很惨重。在特勒拉斯之战中,金军阵亡将士有五万多人,重伤致残者有数千人,伤亡人数加在一起,有近十万人。虽然帝国那边伤亡的人数,加上德里埃守军的伤亡人数,确实要比金军多一点,但是这么重大的损失对金国来讲是无法在短期内弥补的。十六万参加特勒拉斯之战的金军将士,伤亡人数达到十万之多,伤亡率超过百分之六十,可以说,参与特勒拉斯决战的金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受到了重创。金军的战斗力锐减,君王迈立阳担心的是,如果罗夫康的大军前来攻打金国的上区,现有可作战的金军兵力是否能击退罗夫康大军的来犯?智亲王艾敏博葛认为罗夫康的援军在特勒拉斯之战中损失惨重,无力在短期内发动一场大的攻势。情报显示,罗夫康的援军正在向南移动,陆续回到了他们的控制区域。至少在短期内,迈立阳不用担心罗夫康的大军会来侵犯金国的上区。可是,金国的上区安全了,下区该怎么办?迈立阳与几位亲王急商金军在下区的行动。

金国下区的西边有重镇安莱托布,在丰舟永龙一带驻扎着费朗的四万金军。迈立阳与几位亲王商讨是否让费朗的金军回到金都?安莱托布的金军及子民是否撤离,回到金国上区?迈立阳对下区金国的军民表示严重的关切和忧虑。虽然当前的情报显示,费朗的金军目前没有遭到敌人的进攻,安莱托布也一切如常,但迈立阳担心费朗的金军和安莱托布会很快遭到帝国军队的进攻。所以,迈立阳要求停留在金国下区的军民撤回到上区。艾敏博葛对撤回费朗的金军部队表示赞同,但他不同意把安莱托布的军民撤到上区。洛瑞什同意艾敏博葛的看法。贝勒王拓善跋认为把费朗的金军撤到安莱托布一带,依托坚城,抵抗帝国军队的来攻。拓善跋说道:“把费朗的金军摆到安莱托布一带,依托安莱托布这座坚城,固守待援,我相信我们能击退帝国军队的进攻。”迈立阳觉得贝勒王说得有道理。艾敏博葛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把费朗的金军用来守城,好处在于可以确保安莱托布暂时无虞,在下区的西部为我们提供一个威慑牵制帝国军队的据点。可是,让费朗数万人马用来守城,会减少金军用于机动的兵力,如罗夫康率大军进犯我们,恐现有的机动兵力无法给予敌人以有效的打击,于我们不利,请三思。”

洛瑞什比较同意艾敏博葛的说法:“现今的局势,安莱托布对我们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费朗的金军撤到上区后,安莱托布的军民是否回到上区?这视情况而定。如果我们要保住安莱托布,则必须要跟敌人来一场决战,就像阿勒儿所提出的那样。可是,现在金军的兵力无力再跟帝国军队进行一场大的决战。况且,罗夫康是否会率部进攻安莱托布?我们不能准确预见。把费朗的金军摆在安莱托布一带,可牵制敌军和确保安莱托布不失,可也减少了我金军的机动兵力。若敌人再度从我们的东边发起进攻,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威胁。”

听了几位亲王的话后,迈立阳倾向于让费朗的金军回到上区,迈立阳认为若费朗的金军守卫安莱托布固然能确保安莱托布不失且能牵制帝国的一部分兵力,但也减少了金军机动打击敌人的兵力,要是罗夫康率部从东边发动进攻,已经遭受一次重创的金军对付帝国大军会很吃力。思来想去,迈立阳最终决定下令费朗的金军返回上区。同时,迈立阳下令出征中西亚的多玄里的金军返回金国。

在金国下区的西部与董向焘的西线帝国部队对峙的费朗的金军,在得知特勒拉斯战场上金军撤退的消息后,心中隐隐感到了不安。虽然金国高层大肆宣传金军在特勒拉斯之战中取得的歼敌的成果,但金军中央集团军群在特勒拉斯之战的北撤和未能击退来援的帝国军队则是不容无视的现实。现在,金军的中央集团军未能击退来援之帝军,那费朗的金军该怎么办呢?正当费朗心感不安,揣测未来自己部队的动向时,君王迈立阳的示文下达给了费朗。迈立阳给费朗的示文中,写到了金军在特勒拉斯之战中重创敌军主力,取得歼敌七万的辉煌战果,但为了尽量减少金军将士的伤亡,主动撤退,保存实力。在把特勒拉斯之战描绘成是金军取得了一场胜利后,迈立阳指示费朗所部,“为了应付接下来可能会爆发的一系列战斗,你须率所部回到金都。因为你们呆在下西部,极易遭敌之攻击,不利于我金军集中兵力打击敌军。为了能在将来打退帝军之进攻,你和你的人马应当返回上区,是为良策。务须遵令执行,祈盼”。

看过君王迈立阳给他的示文后,费朗终于明白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了。费朗随即下令所部做起返回金国上区的准备。费朗所部的将士在得到返回上区的通知后,一些将士窃窃私语。金国的高层传达给军民特勒拉斯之战中金军没有失败,可是在目睹现状,感到北方战局并不像金国高层所吹嘘的那样乐观的一部分金军官兵,在他们的脑海中会浮现这么一个疑问:特勒拉斯之战,我们是否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