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79章 战火纷飞

第一百七十九章 战火纷飞

帝王四世明威俊曾告诫罗夫康,切莫通过决战来决定一个国家和军队的命运。对于那些想毕其功于一役的将领,决战是最能打动他们的。因为决战,能最大程度地消耗敌人的力量。罗夫康曾在将领们的面前提到为什么要与金军决战的原因:“就是要大量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用最短的时间扭转北方相持战局”。这是罗夫康意欲发动对金军决战的一个目的。其实,在内心的更深处,罗夫康一直担心若长时间按兵不动,看上去对帝国有利,实则对金国更有利。罗夫康知道金军一直在积蓄力量,壮大自己。时间拖得越久,那么金军就越强大,帝国军队要想赢得对金军的胜利就愈困难,弄不好,还会被金军击败,丢城失地。一直持有这样想法的罗夫康对北方长时间的和平无法无动于衷。埃西霍是怎么死的,莫亚比兹是怎么没的,罗夫康无法忘记那血一般的事实:金军是可怕的敌人。

坐在北方统帅位子上的罗夫康,比谁都明白,要想赢得对金军的胜利,就必须发动进攻,在不断与金军的作战中,消耗敌人的军事力量,不给金军喘息的机会。正如在发动第二次凌河之战时罗夫康对将领说的那样,我们与金军,要么我们打败金军,要么我们被金军打败,两者必居其一。现在,一个大好的决战时机到了,罗夫康岂能放过这个战机,他要倾注帝国北方军队的精锐主力在特勒拉斯与金军的主力军团决一死战,重创金军的主力。

至于决战双方谁能赢得最终的胜利,罗夫康无法预知,只是罗夫康清楚,不管决战帝国军队能否取得胜利,只要帝国军队能大量消灭金军,对帝国来讲,也是一种胜利。罗夫康说道:“不管决战谁能赢得胜利,即使我们被打败了,只要我们能消灭掉大量的金军,给予金军以重创,这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种胜利。因为这会极大的消耗金军的力量,迫使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力再对帝国北方发动大规模的战事。”罗夫康说这句话,近乎悲壮,却也跟当年金国君王迈卡威所说的那样有异曲同工之意,帝国军队能承受得其二到三次的决战,而金军则一次也承受不起。

随着大战的日益临近,罗夫康得到金军出动的情报也越发准确。罗夫康熟悉金军是一支机动灵活,能迅速集结大军的军队。金军的作战本质决定了金军能比帝国军队更快地集中一支大规模的兵团。这也是罗夫康愿意看到的。罗夫康必须得把金军主力引到特勒拉斯,迫使金军与帝国军队展开对攻战,这是帝国北方军队赢得决战胜利的前提条件。但是,有一些将领担心,金军大军兵临波黎亚,德里埃会不会率部众抵抗?罗夫康倒不担心德里埃会在金军的攻城下束手就擒,虽然德里埃这个人是那么喜欢自保,总是追求趋利避害。罗夫康相信德里埃不会这么怂,他说道:“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又何况是德里埃呢?”

德里埃一俟对外宣布脱布涅顿脱离金国,紧接着罗夫康予以响应,发布大军集结令,北方局势眼花缭乱的变化着使令斯甘尼斯的军政长官特克鲁有点不知所措。享受惯了和平,不久前的斯甘尼斯之战着实吓了特克鲁一跳,没想这次北方又闹出了更大的动静,在特克鲁看来,这次罗夫康是要动真格的了。随之又传来金军出兵的消息,一个紧迫的问题立马摆在了特克鲁和他的那帮文武官员的面前:斯甘尼斯该怎么办?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就是特克鲁和他的那帮文武官员该怎么办?

特克鲁认识到,在金国下区的东部爆发大战似已不可避免的了。夹在脱布涅顿和帝国北方之间的斯甘尼斯该如何保护好自己,这是当下特克鲁亟须要解决的头等要事。

斯甘尼斯跟脱布涅顿一样,是金国的附属地区,名义上归金国所管,实质上除了上缴给金国高层一定比例的税赋,斯甘尼斯的军政财牢牢抓在特克鲁及他的那帮亲信官员的手上,金国高层管不着。如今,大战的烽火腾起,特克鲁和他的官员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如何在帝金两军的决战中保全自己?一个大臣向特克鲁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金帝两国之间保持中立,两派人马谁也不得罪。”特克鲁却看不出这个办法美在何处,他反驳道:“保持中立?怎么保持中立?你要是对外说保持中立,我们可是金国的一部分。金国跟帝国现在已是战争状态,你对外宣布保持中立,那不跟德里埃一样了吗。金军会饶过我们吗?我们不对外说保持中立,即便我们是真的保持中立,罗夫康能信我们吗?我们一样还是要受到别人的进攻,保持中立有何用。”

“若金国高层下命令让我们参战,我们该怎么办?”一个将官问特克鲁。

特克鲁答道:“阳奉阴违就行了。你觉得我们即便帮金军参战有何用,就那么点兵力,自己保全自己都还困难呢。”

一个大臣焦急地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总得想出点办法来应付当前的局面呀。”

特克鲁思索片刻,告诉众人道:“眼下的局势,这谁胜谁负还不可知。我们不可轻率地作出决定。如果我们也像德里埃一样,倒向帝国,一旦金军取得胜利,我们该怎么办。到时候我们的下场可就惨了。所以眼下我们静观其变,同时做好应对帝国军队攻击的准备。我可以对你们说,罗夫康所率的大军是不会来攻打我们的,他们的目标是金军。攻打我们的肯定又是陆希莱的海军部队以及卡德茨的镶蓝旗军。而卡德茨的镶蓝旗军主力要跟随罗夫康的大军与金军作战,所以我们要应付的敌人主要是陆希莱的部队。只要我们能抵挡住陆希莱部的攻击,便能保全我们自己,迫使罗夫康承认我们对斯甘尼斯的管理。”说到这,特克鲁自信地说道:“陆希莱部队的作战水平想必你们也都看到了,连炮都打不准,部队的战斗力实在是差。我们斯甘尼斯有二万多的作战士卒,达利纽曼就有两万,陆希莱的部众想要战胜我们,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一定会像上次一样击退陆希莱部的进攻,挫败来敌。”

特克鲁不惧怕陆希莱,在大战将近之时,特克鲁下令斯甘尼斯做好应战的准备。中心城市达利纽曼的城门全部关闭,准备迎战陆希莱部和镶蓝旗军的攻城。特克鲁自信他能守住达利纽曼。特克鲁不知道的是,上次的斯甘尼斯之战,陆希莱只是跟他小打小闹,而这次,陆希莱是要出动海军主力,跟他玩真格的了。

在接到罗夫康的决战通令后,陆希莱的卡瓦勒海军便开始做起战斗的准备。陆希莱决定出动三百多艘舰船,二万多名将士,攻打特克鲁的斯甘尼斯。罗夫康在给陆希莱的命令中,明确陆希莱出兵参战的目的是“牵制住斯甘尼斯敌之部众,使我大部队在行军中侧翼不受敌扰,并能使我军主力安心与金军决战”。罗夫康告诉陆希莱一开始对敌人发起的进攻一定要猛,尤其是炮击的力度,瞄准目标,打得要猛要准,因为“你们上次攻打斯甘尼斯时,故意把炮打歪,给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此次你们能给予敌人以精确的打击,必能出敌不意,造成先声夺人之势。”陆希莱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上次斯甘尼斯之战,罗夫康将军特意命令他的海军舰队炮击特克鲁要故意打歪,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陆希莱这次憋足了劲,要给特克鲁一个下马威,击败特克鲁的部队。陆希莱的海军舰队出动了,上百只大型舰船,扬帆起航,驶向了斯甘尼斯的海岸。

为了配合陆希莱攻打斯甘尼斯,罗夫康命令镶蓝旗的卡德茨,“派出若干小股部队,袭扰斯甘尼斯的敌军,配合陆希莱部的进攻”。卡德茨在接到罗夫康的命令后,回复道,“我拟派出一支数千人的部队与陆希莱部一道攻打斯甘尼斯的达利纽曼,另派若干支小股部队袭扰其余的敌军,使敌专注于我而不敢动”。罗夫康看过卡德茨的复文后,答复卡德茨,“你的此项计划完全可行,在不妨碍你在派出主力旗军的条件下,你尽可按你的作战想法来,不必拘泥于我下给你的命令”。

镶蓝旗统领卡德茨决定在派出自己的主力旗军外,另派出一支三四千人的部队,与陆希莱部一道攻打特克鲁把守的达利纽曼,再派出几支小股部队,深入斯甘尼斯,袭扰其余的敌军部队,使罗夫康大部队在行军中不受敌人的袭扰,保障罗夫康将军的大部队安心与金军决战。

陆希莱的海军舰队驶向斯甘尼斯的情报很快传到特克鲁那里,据情报可知,这次陆希莱出动了所有的海军主力。斯甘尼斯的一些文武官员忧心忡忡,这次陆希莱出动如此多的兵力,大有与斯甘尼斯的部队一较高下的气势。特克鲁倒是挺镇定,虽然特克鲁感到陆希莱这次是来者不善,但为了鼓舞将士们的士气,特克鲁当着文武官员们的面说:“陆希莱此次来势甚众,这没什么好可怕的。我们的人也不少,陆希莱想击败我们,谈何容易。况且人多只是涨势,不一定代表他们有多强,我们根本不需怕他们。我们完全有信心能击败他们,守住达利纽曼。”

特克鲁令达利纽曼的守军做好战斗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当达利纽曼的守城官兵看到陆希莱的海军舰船驶入内河,他们一点也没慌张。上一次的斯甘尼斯之战,陆希莱海军舰队蹩脚的炮击着实吓了他们一跳。而这次,陆希莱的海军舰船的炮击又吓了他们一跳。当一发发炮弹准确地打在达利纽曼的城墙上时,达利纽曼的守军是再也笑不起来了,守军官兵不是惊慌失措,仓猝组织反击,就是哀嚎呻吟。陆希莱的海军陆战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一批又一批地登上了岸,呐喊着朝达利纽曼杀了过来。箭矢飞窜,炮声、喊叫声,震耳欲聋,陆希莱的海军陆战队很快就攻到城下,架梯往城墙上爬。攻守双方短兵相接,战火在斯甘尼斯重燃。

东边,战火燃起;西边,剑拔弩张。在董向焘去弗玻里圣时,罗夫康告诉董向焘,指挥好萨富默的部队、凌河城的梁栋成部和弗玻里圣的镶白旗军,牵制住西边的金军,“务必不使西边之敌进入东边的战场,严密监视当面之敌,若发现敌人有移动的迹象,则率部对敌人发起攻击,把敌人拖住。”董向焘明白了罗夫康将军派他的联队在弗玻里圣一带驻防的用意,那就是把西边的敌人拖住,使其不得东移。董向焘被罗夫康任命为西线总指挥,统一指挥萨富默部、梁栋成部及弗玻里圣的镶白旗军。

罗夫康把董向焘的部队派到弗玻里圣,是有他的考虑。此次与金军的决战,罗夫康需要三旗军的强力增援。巴达武的镶白旗军会派出他们的主力部队参战,巴达武率主力部队离开弗玻里圣,弗玻里圣的守备力量就显得单薄了些,很容易遭到金军的进攻。派董向焘的部队在弗玻里圣一带驻防,就能有效地保护弗玻里圣,打消弗玻里圣的军民因主力离去而引发的担忧,而在弗玻里圣一带的董向焘也能与屯驻在凌河城外的萨富默部遥相呼应,共同对付西边的敌军。

随着大战的临近,在西边负责指挥金军的将领费朗,侦察到帝国军队在西线的调动频繁,先是弗玻里圣一带有大批人马进驻,尔后凌河一带的帝国军队有一部向南移动,而弗玻里圣的镶白旗军也正在集结中。综合这些情报,费朗感到罗夫康在北方正在调兵遣将,集结重兵集团。由于被告知留在原地,牵制西面之敌,使其不得进入东边战场,费朗在密切关注敌人动向时,并不时向高层汇报帝国军队最近的动向。金国高层指示费朗,“查明敌之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行动,尽可能多地牵制住西线之敌”。根据上头的指示,费朗派出一支支小股的游骑队,深入敌方区域,侦察敌人的部署和动向。费朗察觉到西边帝国部队的一出一进明显是针对他的金军,意在对付他的人马。毕竟,罗夫康不可能无视屯驻在金国下区的数万金军兵马,必会派出一部人马部置在北方前线的西面,对付西边的金军。

董向焘被任命为西线的总指挥后,为了能牵制住当面的敌军,董向焘派出小股人马主动出击,深入金国,给费朗的金军制造点麻烦。与此同时,董向焘还命令部队作点实战演习,摆出一副帝国军队将要进攻西边之敌的姿态,使费朗的金军不敢轻举妄动,完成罗夫康将军交给他的使命。

费朗和董向焘,他们彼此以牵制对方的部队为任务,担心对方部队的移动,都作出了迷惑性的派出小股部队深入敌方区域的攻击举动。两军的游骑不时狭路相逢,造成了小规模的零星的冲突。

波黎亚的城门已全部关闭,守城的将士们正做着最后的战前准备。作为守城的指挥官,胡挺峰站在波黎亚的城墙上,望着前方,金军的大队兵马很快将会到达这里,波黎亚的守城战即将打响。德里埃催促着罗夫康将军的帝国大军快点来援,但从目前来看,罗夫康的帝国大军还不能迅速赶到波黎亚。十几万大军的调动和集结需要时间,目前罗夫康的帝国北方军团正在“集结”中。一听到罗夫康的援军还在“集结”当中,德里埃显得心事重重,脸上露出忧虑的表情。德里埃应该能听到斯甘尼斯境内炮火声的响起,大战临近,在金国下区的东边已是战火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