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75章 梦寐以求

第一百七十五章 梦寐以求

事实上,德里埃就是否对外宣告脱布涅顿从金国独立出去,态度依旧不明朗。德里埃知道他要是对外宣称脱布涅顿不再归金国管,要脱离出去,金军恐不会放过他。所以,德里埃不想这么做,他想先与罗夫康达成书面承诺,求得脱布涅顿遭外敌攻击,罗夫康会率帝国军队来援,而脱布涅顿则依旧维持现状。

德里埃这算盘打得可是精。德里埃在想武督即使掌握了一些对他不利的情报,面告金国高层,金人会对脱布涅顿采取什么样行动,还不好说。在局势不明朗的时候,先静观其变,求得罗夫康出兵援救脱布涅顿的书面承诺,尽量不使他和脱布涅顿受到伤害,在德里埃看来是非常稳妥的战略行动。

德里埃把自己的这个想法托昂利图转告给罗夫康。罗夫康对德里埃的这个想法当然是无法接受的,这与罗夫康所想的相去甚远。不过,罗夫康对德里埃善于自保的行事风格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罗夫康托人转告德里埃,他尊重德里埃的意见和看法,但若德里埃迟迟不表明态度,金军率大部来袭,到时帝国的军队无法作出及时的反应,毕竟帝国北方军队的大规模集结需要时间。德里埃倘若没有明确的表态,他就无法晓谕全军将士做好准备,在金军进攻脱布涅顿的时候,会迟滞大军的到来,影响战局的发展。同时,罗夫康表示,德里埃想与帝国签订援助的书面承诺,一俟德里埃把这份书面承诺拿过来,他就会答应援助德里埃的承诺。罗夫康还向德里埃保证,只要德里埃率脱布涅顿的子民投靠帝国,金军来袭,他会率帝国北方大军前来,击退金军的进攻,力保脱布涅顿。

昂利图把罗夫康的话转告给了德里埃,德里埃没有表态,一声不吭。

脱布涅顿的情报人员传给岳嘉仁有关德里埃的态度时,说道德里埃仍对此“犹豫不决”。

岳嘉仁把这一情报上报给罗夫康,岳嘉仁说道:“从脱布涅顿传过来的消息,德里埃态度依旧暧昧,不肯作出明确的表态,似还在犹豫之中”。

罗夫康想了想,说:“德里埃之所以还未能下最后的决心,是因为金军还没能攻打他们,他还没有被逼到死角的感觉。嘉仁,我们不能总等着他下决定。德里埃这个人,你让他下这样的决心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我们必须得先发制人。”

岳嘉仁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罗夫康回话道:“我们要把这件事捅出去,要让北方的将士都知道这事,我们要让卡布诺尼人也知道,德里埃和他的脱布涅顿已投靠了帝国,迫使金军采取行动,逼迫德里埃作出投靠帝国的抉择。”罗夫康接着又说:“嘉仁,我们对这件事是保密的相当严格的,除了你和我以及与此事相关的情报人员外,其他人一概不知。我觉得是时候把这事告诉他们了。这事你不用管,也不要给别人说,我会给他们说的。你现在要做的是让德里埃把他的那份书面承诺送过来。”

罗夫康把副统帅郑维浩及张国雄、段举飞、陈世允和董向焘叫过来,开会告诉他们脱布涅顿和德里埃投靠帝国一事及事情的来由。罗夫康先在帝国一师的高层吹风,在罗夫康签订德里埃送呈过来的相援的书面承诺后,罗夫康开始给帝国北方所有将士传达了决战的通令:

饼德、巴达武、卡德茨、哈盛莱、陆希莱、梁栋成等各城各部军政长官,并转告所部将士:

兹通告,金国下区东部脱布涅顿已与我们签订攻守同盟条约,脱布涅顿的军政长官已决心率所辖军民投靠帝国。此是我军进攻金国千载难逢的战机。望帝国北方所有将士集结自己的部队人马,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以达成我军占领金国下区的战略企图,重创金军主力。

帝国北方统帅部

四月二十六日

罗夫康与金军决战的通令一经下达,整个帝国北方充斥着战争的气氛,仿佛决战似将一触即发。与此同时,脱布涅顿和德里埃归顺帝国的消息迅速扩散,传到了金国高层,伴随着接踵而至的帝国北方大军集结的情报,金国的高层密切注视着北方战局的发展,开始酝酿一场针对帝国北方军队进攻的大规模的战事。

帝国北方的气氛躁动起来,在帝都曼蒂兰斯特的高级文武官员确已提前感知了北方的动向。就在几个月前罗夫康进都面见帝王后,在今年一月,帝王明威俊让统尉诺科尼令四万帝国军队前至亚弗坦尼一带。帝王明威俊的这一命令引起帝国中央官员们的猜测。罗夫康一走,帝王便把四万帝国军队调到亚弗坦尼一带,虽然帝王从没有向任何人说起为何这么做的缘由,但即便帝王不说,底下的文武官员似也猜到罗夫康肯定在北方又在策划着一场大战,否则帝王怎么可能会把数万人马调到亚弗坦尼一带。

作为命令的发布者,诺科尼被许多将官认为知道此事,一些将领拜访诺科尼,问四万军队北调一事。诺科尼坦言道,他只是遵照帝王发布了这个命令,至于事情的原委,他也不知,帝王没有向他透露内情。副统尉奥克多拜见诺科尼,问起这事时奥克多说:“近来军队的一些将领热议纷纷,帝王令四万兵马北调至亚弗坦尼,意欲何为?帝王有没有向你说起过?”

诺科尼回话说:“没有。近几天来也有不少人来拜见我,问起此事,我如实回答帝王并没有向我吐露此事的缘由,只是令我传达这一命令。”

奥克多若有所思地说:“看来罗夫康进都面告帝王时,肯定是让帝王保密。不过这事越机密,说明此事越是重要。看来罗夫康正在北方策划着一场大战无疑,不然帝王不会兴师动众。”

诺科尼点点头,赞同说:“应该是这样了。我想帝王即使不说,其实我们也能猜到个一二。罗夫康肯定是在北方谋划着一场与金军的大战,而且这场战斗很快就将打响。”

“或者说,也许这场战斗有可能会很快打响。帝王这么做是为以防万一。”奥克多补充道。

诺统尉、奥副统尉等一波人观注着北方的局势。眼下,罗夫康在帝国北方发布的决战通告令北方军民群情激昂,也证实了帝国中央文武官员对北方局势的看法。只是令帝王明威俊困惑的是,罗夫康发布了与金军决战的通告后却并未立即来信把这么重要的事告诉他。罗夫康在想什么?帝王明威俊有点搞不明白。帝王明威俊不知道的是在这一微妙的关头,罗夫康正审视着金国高层的动向。金军的动向是罗夫康能否把计划兑现为实际的关键要素。

此时此刻,谁也无法洞悉罗夫康内心的感受,谁也无法看到一向作战谨慎的罗夫康正在进行一场豪赌,而他的赌注便是帝国北方那二三十万的大军,那是帝国北方军事力量的全部家当。

从帝国北方传出的风声令德里埃忧心忡忡,谣言四起,说德里埃投靠了帝国,罗夫康正在集结大军,等等。德里埃感到若这些风言风语传到金国高层,后果不堪设想。德里埃把昂利图叫了过来,不快地说:“我们跟罗夫康他们缔结条约都是秘密的,怎么这事捅到外面去了呢。这不是,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

昂利图回话道:“当下传出来的谣言很有可能是金军的奸细所为。而罗夫康集结大军的消息,帝国北方这么多兵马,怎么可能掩人耳目。再说,罗夫康这么做还不是为了我们。”

“唉,现在不知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德里埃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昂利图进言道:“当下我们应该迅速表明态度,不能再这么犹豫下去了。按照目前的这个态势来看,战争恐怕很快就将爆发。在这节骨眼上,我们应当当机立断,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呀。”

德里埃脸上满是哀愁,他还在犹豫徘徊,当下的气氛是越来越紧张了,看来不表态是不行的了。昂丽娜见德里埃心事重重,犹豫不决,劝德里埃速下决心:“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事态已变成这样了,你想收,怎么能收回去呢,还是早做决定为妙。”昂利图也奉劝德里埃倒向帝国:“现在的态势,我们向金国高层解释,也解释不清楚了,即使向卡布诺尼人解释,他们也不会听信。所以唯今之计是投靠帝国,获得罗夫康将军的帮助,才能度过难关。”

德里埃知道自己已被逼到死角上了,他终于下定决心,做出了自己人生中最难下的决定:对外宣告脱布涅顿从金国独立出去,不再归金国管辖。

就在德里埃摇摆不定的时候,罗夫康则在向帝国北方的将士传达指令,在第一份通令发出去后,紧接着罗夫康又发出了第二份通令:

饼德、巴达武、卡德茨、哈盛莱、陆希莱、梁栋成等各城各部军政长官,并转告所部所有将士:

脱布涅顿的德里埃已决心投靠帝国,我军已在金国打开了一个突破口,现我北方将士众志成城,集结所部,在统帅部的指挥下,伺机撕开这个突破口,向金国进攻,力图实现我们的作战目的。望你们把这一情况晓谕所有将士和当地百姓子民,并做好战斗准备,听从统帅部的调遣,以待大战的发动。

罗夫康要把通令的内容让北方所有的军民都知道,当然,也要让金国高层知道。

金国君王迈立阳及其将领在得到罗夫康集结北方军队意欲对金国发动进攻的消息后,正密切观注着罗夫康接下来的动向,看罗夫康又在耍弄什么阴谋诡计。随着德里埃对外宣告脱布涅顿从金国脱离出去,紧接着罗夫康正式响应德里埃的宣告,向北方全军将士下达作战指令后,迈立阳和他的将领们意识到,罗夫康这次是真的要向金国宣战了。

阿勒儿对这突如其来的大战心中早已有了准备。在阿勒儿看来,罗夫康的里应外合,把他藏着掖着的底牌终于打出来了。这对金军来言,是件好事,知道了罗夫康出兵的方向和作战的意图。阿勒儿看到罗夫康这次率军出击是要先夺占金国下区的东部和中部,然后对西部的金军施以弧形包围,逐步压迫金军与其作战,以达到歼灭西部金军或逐退金军,彻底占领金国的下区。面对着咄咄逼人的罗夫康,阿勒儿感到金军梦寐以求与罗夫康的北方军队决战的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