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73章 未雨绸缪

第一百七十三章 未雨绸缪

罗夫康指示陆希莱部和卡德茨的镶蓝旗发动对斯甘尼斯的一场不痛不痒的战斗,在帝国史中被称为斯甘尼斯之战。斯甘尼斯之战,从交战双方的用兵规模和帝国所取得的战果来讲,实在是不值得一提。后来帝国的军事专家在点评这场战役把它称之为是罗夫康在金国东部玩弄的一个“把戏”。但是,罗夫康玩弄的这个“把戏”着实把金国的君王迈立阳吓了一跳。

当迈立阳得知斯甘尼斯遭帝国军队进攻后,他感到事态紧急,连忙召集智亲王艾敏博葛、睿肃王洛瑞什、旗王阿勒儿和贝勒王拓善跋商讨斯甘尼斯的战事。在此之前,迈立阳询问了他的老师常盛隆,帝国军队进攻斯甘尼斯是不是罗夫康率大军进犯金国的开始?常盛隆答道:“此事不可轻议,还得看战事进一步的发展才能作相应的决策。”迈立阳点点头,认为老师说得对。

在与四位亲王开会商议后,迈立阳认为四位亲王对斯甘尼斯的处理是对的,那就是先静观斯甘尼斯战事的发展,等罗夫康率大军出动以后,再作对策;如罗夫康按兵不动,那金军也不动。在会上,阿勒儿判断道:“罗夫康派兵攻打斯甘尼斯,是虚晃一枪,看似打在东边,其实是把重点定在西边,是在玩声东击西那套,我们不可轻易上当。”艾敏博葛开口说:“斯甘尼斯之战,我们先看看敌人是不是真的要发动一场大战?如果罗夫康按兵不动,那就说明他对斯甘尼斯的攻击只是小打小闹,很快就会结束。如罗夫康真的率大军来袭,那如阿勒儿所说,很可能把目标定在西边,我们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对策。”

听了亲王们的话后,迈立阳深以为然,并作出了“静观斯甘尼斯之变,据实情作对策”的决定。尔后,斯甘尼斯战况的演变确如迈立阳所料,特克鲁击退了来敌,保住了斯甘尼斯。迈立阳知道特克鲁之所以能击退来敌并不是特克鲁有什么过人的能力,而是罗夫康并没有打算要攻下斯甘尼斯。难道罗夫康十几万大军会攻不下只有区区二万多人把守的斯甘尼斯不成,想想都不可能。所以,迈立阳认为罗夫康攻斯甘尼斯是虚晃一枪,是想把金军引出来,然后再在西边用兵。

金军按兵不动,罗夫康的计谋遂不能奏效,迈立阳挫败了罗夫康作战的意图,经受住了考验。在处理斯甘尼斯一事上,迈立阳展现出的沉稳冷静和战略眼光深受他的老师,金国首席文臣常盛隆的称赞。在迈卡威在位的时候,常盛隆就向迈卡威赞迈立阳“谦恭谨慎,说话做事条理分明,有章有据,是理想的王储人选”。迈卡威也对自己的长子迈立阳十分满意,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其长子,也十分器重迈立阳,可以说迈立阳很早就被迈卡威定为接班人。迈立阳为人和善,待人处事有规有矩,能与文武官员和衷共济,有一种亲和力,能与身边的人处理好关系。这是迈立阳能成为一个理想的王位接班人的标准。况且,迈立阳肯读书,好求知,善问多思,对战略大事也颇有见解。只不过,比起他的父亲迈卡威,迈立阳文治上可不逊于其父,但在治军用武上,迈立阳却有不小差距。迈立阳从未带过兵,打过仗,这就造成了迈立阳在军事上没有实战经验,只是在兵书上懂得了些用兵之道。而迈立阳谨慎小心的个性导致其在军事指挥上过于保守,缺少其父迈卡威雄才伟略的带兵指挥作战的气势。

因而,金国史中对迈立阳的评价是:他是一个政治家、战略家。

正是在用兵打仗上,迈立阳有明显的不足,所以在军事上,迈立阳必须得依靠四位亲王及众贝勒,帮他对付罗夫康和他的军队。罗夫康在斯甘尼斯弄出了声响,让金军的将领们看到罗夫康在未来若发动一场针对金国的大战很可能会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即先在东边发起攻势,后在西边大举发动进攻。在阿勒儿看来,不管罗夫康在东边如何闹腾,那只不过是罗夫康想让金军分兵而已,是想达到他在西边作战的目的。阿勒儿上文给金国君王迈立阳,阐述了他对罗夫康在未来发动攻击的设想:“敌率大部出击,可能先会在东边造出些声响,想吸引我军前来。为了吸引我军前来救援,罗夫康会派一部对东边那几个地区发起猛攻,但不管罗夫康如何玩弄花招,他作战的主要方向是在西边。所以我们对罗夫康作战变化不为所动,始终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在看出罗夫康出击作战的真实意图后,才对其发起反击,重创敌之主力。”

阿勒儿的上文,迈立阳颇为赞同。任凭罗夫康作战的千变万化,在罗夫康作战的真实意图未被识破前,金军岿然不动,此乃金军击败罗夫康大军的作战原则,迈立阳心中这么想着。于是,一个对付罗夫康的军事策略就被迈立阳定了下来,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由于陆希莱部在进攻斯甘尼斯时,也要炮击脱布涅顿,所以在攻打斯甘尼斯之前,罗夫康要把这件事向德里埃说明,以免引起德里埃的误会。潜伏在脱布涅顿的帝国的情报人员吴奇把这件事转告给了昂利图,并请求昂利图就这件事面见德里埃。在昂利图的安排下,吴奇见到了德里埃。吴奇对德里埃说起了陆希莱的海军舰队将攻打斯甘尼斯的事,并会发炮轰击脱布涅顿与斯甘尼斯的接壤地带。吴奇阐述道:“陆希莱部不会派兵攻打脱布涅顿,仅仅炮击脱布涅顿与斯甘尼斯接壤的无人地带,不会给脱布涅顿带来损害。而罗将军之所以要炮轰你们,是不想让你们受到金军的猜忌。”

听了吴奇的话,德里埃表示能理解罗夫康的用意,可是,随后德里埃担心地问道:“罗夫康将军攻打斯甘尼斯,是不是要动真格?要攻占斯甘尼斯?”

吴奇回答说:“罗将军这么做只是想教训教训那个特克鲁,叫他不要跟金军靠得太近。我们要是把你们都消灭掉了,那我们在金国内部就没有朋友了。罗将军是不会这么做的。”

吴奇的答复使德里埃放宽了心。吴奇告诉德里埃,就这事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引起脱布涅顿官兵及百姓的慌乱。

有了事先的告知,在陆希莱的海军舰队攻打斯甘尼斯和炮击脱布涅顿时,德里埃的反应相当迅速,德里埃下令脱布涅顿所有部队一律收缩在城内闭门固守。波黎亚的四扇城门统统关上,城内的守军严阵以待,处于临战的状态。整个脱布涅顿好像处在战争边缘似的,只有德里埃和昂利图知道,眼下所做的应战姿态只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

德里埃手下的主将里斯姆问德里埃:“斯甘尼斯遭敌人的进攻,我们是不是要派兵增援一下,否则金军那边有点说不过去。我们眼睁睁看着陆希莱攻打斯甘尼斯,却按兵不动。”

德里埃不以为然地说:“派兵?那要是我们派兵增援特克鲁的时候,陆希莱转而攻打我们怎么办?到时谁来救我们?”见里斯姆不作声,德里埃示意里斯姆靠过来,对他耳语道:“我从陆希莱那里得到一些风声,此番陆希莱率他的舰队攻打斯甘尼斯,只是想教训特克鲁一下,给他点厉害瞧瞧。你也知道,陆希莱跟特克鲁有说不清的恩怨。”

德里埃的耳语让里斯姆有所领悟,遂不再说话,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去履行自己的职务,与守城的官兵一起守卫波黎亚。

斯甘尼斯的战火没过几天就消散了,特克鲁率所部击退了陆希莱部和镶蓝旗,斯甘尼斯安然无恙。特克鲁连忙向金国君王迈立阳报捷,德里埃也上文给君王迈立阳,讲述了陆希莱的舰队炮击脱布涅顿一事及他的部队所作出的应敌行动:“敌舰之一部炮击脱布涅顿,为以防敌来袭,我令所部退守城内,闭门死守。孰料敌人并未登陆,实为大幸”。

德里埃的上文无法引起金国君王迈立阳的怀疑,迈立阳也无法从斯甘尼斯之战中看出罗夫康与德里埃有什么不寻常的关系。斯甘尼斯之战,特克鲁是躲过了一劫,德里埃则是避开了一难。

罗夫康派陆希莱所部和卡德茨的镶蓝旗攻打斯甘尼斯,在金国将领眼中真实的用意是在西边,是要进攻费朗的金军和安莱托布。可是,斯甘尼斯之战结束后,西边始终没有动静,一切都跟往常一样。在斯甘尼斯发生战斗之前,罗夫康致信饼德,叫饼德不要动,“窥视金军动向,敌不动,你们就不动,维持当前的状况。”

罗夫康在东边发动攻势,帝国一师不少将士认为一场对金国的大战很快将会开启。但是,饼德在看过罗夫康将军写给他的《胜利的曙光》后,心中隐隐感到罗夫康将军不会从西线发起主攻。所以,饼德感到罗夫康将军在东边发起的战事与西边不会有什么联系。饼德的直觉没有错,东边战火燃起的期间,罗夫康自始至终都未给饼德下过进攻的命令。

在斯甘尼斯之战结束几天后,罗夫康去信给饼德,说道:

陆希莱的海军舰队和卡德茨的镶蓝旗军联手派一部攻打斯甘尼斯和脱布涅顿,在下区的金军始终未动,上区的金军主力亦冷眼旁观,这表明金军的君王及将领看出了我们攻打他们东边的意图,对西边格外警惕,生怕我军攻打他们那里。金军对西边区域的特别注意使得我们在那边的任何行动都或许没有秘密可言。你们不动是正确的。你们与金军一部互为对峙,要格外注意敌人的动向,因为敌人有可能会主动引诱你们一部或一小部主动出击,寻找歼灭你们一部的战机。因此,无论何种情况你们都不应主动击敌,除非敌人深入我们的腹地,你们有歼敌的良机。这一要点,你们须牢记。如若战况有变,统帅部可能还会充实你们的兵力,利于将来我军能大批量地歼敌。统帅部特向你们致慰问之意,并向全军将士安好。

在金军的将领看来,罗夫康攻打斯甘尼斯实是在玩弄“声东击西”的把戏,因为金军识破了罗夫康的诡计,所以致使罗夫康苦心酝酿的大战计划胎死腹中。金军的将领们,用他们深邃的眼光洞穿了罗夫康的意图,瓦解了罗夫康欲在西边大军出战的计策。迈立阳和他的那帮将领是这么想的。可是,罗夫康不这么想。罗夫康为什么要发动一场针对斯甘尼斯的有限攻势?据罗夫康后来对帝王明威俊说起他派兵攻打斯甘尼斯的缘由是他想通过在金国的东边弄出些声响让卡布诺尼人把目光转移到西边去,使他在金国东边能从容不迫地策划行事而不被金国高层注意和猜忌。

帝王四世十五年年末,罗夫康又要到帝都曼蒂兰斯特面见帝王明威俊。这一次与帝王的会面,罗夫康有要事告诉帝王,这件事关乎帝国在北方的命运,非同小可。虽然罗夫康不知道自己精心策划的行动何时会成功,但罗夫康心中隐隐有感,大战离帝国北方的军队是越来越近了。早点将自己心中策划的行动告予帝王,征得帝王的同意,那么到时战事突发,罗夫康便能统率帝国北方全军迅速行动起来,共赴大战。

由于涉及到决战一事,牵扯到帝国北方所有的军队,这么大的事,罗夫康无法像发动斯甘尼斯之战那样对帝王先斩后奏,必须事先告知。去年也就在这个时间段,罗夫康进都面见帝王,在这之前不久饼德在凌河—弗玻里圣之战歼灭金军一万多人,帝王褒奖了罗夫康,又赢得了与金军的一场战斗,同时帝王明威俊告诫罗夫康在战况利于帝国下,帝国北方军队仍应以稳为主,切不可轻率发起进攻。帝王明威俊对北方采取为稳的方针,罗夫康已耳熟能详。每次帝王明威俊听到罗夫康那里有躁动的时候,明威俊总会不适时机地下文给罗夫康,叫罗夫康以稳为主,不要对敌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罗夫康知道帝王四世在北方安于现状,不主动挑起战争的原因。所以,这次在北方不远将来可能爆发的一场大战,罗夫康必须进都面见帝王,说服帝王四世同意他这么做,才能成功引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带着这个重要的任务,罗夫康朝着曼蒂兰斯特出发了。来到曼蒂兰斯特,进入葛罗米斯,面见帝王明威俊,罗夫康向帝王明威俊汇报这一年度北方的情况。明威俊问起了不久前发生的斯甘尼斯之战,明威俊说道:“你给我写的斯甘尼斯之战的战报我看过了,还好,没有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事。从你写给我的报文中,我看得出来,这场仗是你精心策划的,绝不是你一时心血**发动的。”

罗夫康答话道:“帝王英明,对斯甘尼斯发起的这场仗确实是我精心策划的。”

“目的何在?我想绝不仅是你在报文中所写的只是为了检验陆希莱和卡德茨的部队吧。”帝王明威俊追问道。

罗夫康坦然应对道:“目的当然不可能只有一个,在金国的东边打上一仗,会让我们在金国东边的布局会更加从容。”

“布局?什么布局?”帝王明威俊接着问道。

罗夫康见说话的条件成熟了,回话道:“是一件非常机密的事,我想与帝王单独密谈”。

帝王明威俊见此,让侍官把门关上,帝王和罗夫康到一处无人的地方,罗夫康把自己在金国东部策划的一场大的战事逐一告诉给了明威俊。明威俊听过后,感到很吃惊,他问罗夫康:“你这么做,有成功的把握吗?”

“有。我能保证按照计划执行,我们能赢得胜利。”罗夫康肯定地说。

帝王明威俊看到罗夫康说这话时自信的表情,他点点头,说:“好”。

罗夫康接着说道:“我希望到时在北方发起大战时,帝王能同意我们这么做,发动这场大战。”

帝王明威俊没有作声,只是点点头。见帝王没有反对,罗夫康趁热打铁道:“这场作战事关帝国在北方的命运,我们到时要投入很多兵力。我感到目前北方的兵力若应付这场大战恐仍显不够,希望帝王能再给我们一部分的兵马,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帝王明威俊没有回应。罗夫康说道:“这场战役,金军必定倾巢出动,我们必须集中北方所有能集结到的兵马,与金军决一死战,赢得这场决战的胜利,彻底扭转我们在北方的局势。”

帝王明威俊与罗夫康这次单独密谈产生的结果,用罗夫康的话来讲是“帝王同意了我的要求,他会支持我这么做”。

帝王明威俊最终支持罗夫康在北方布局的行动,他相信罗夫康。而罗夫康对帝王坦言道,这场大的战斗无法准确预知它会何时发生,现在向帝王说起这件事,是想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罗夫康还请求帝王为他的这个行动保密,因为知道这件事的人除了罗夫康自己,就是帝王了。帝王明威俊答应了罗夫康的这个请求。

任务大功告成,离开曼蒂兰斯特的罗夫康感到心情轻松了不少,上面的工作做通了,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踏上了回阿里斯达的路,向着北方驶去,罗夫康预感到自己会在不远的将来扣动一场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大战的扳机,改变帝国在北方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