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72章 声东击西

第一百七十二章 声东击西

帝王四世十五年九月,在卡里几亚岛的陆希莱收到罗夫康的一封信,信中罗夫康要求陆希莱派出他的海军舰队攻打金国下区的斯甘尼斯:

陆希莱将军,你与你部是否可在年末趁冬季冰冻之前发动一场对斯甘尼斯的进攻?此次作战不要求你们获得什么样的战果,只要求你们能派出海军舰队攻击斯甘尼斯地区沿海的几座城镇(具体你们想攻击哪座城镇,由你们定夺),造成我军攻打斯甘尼斯的气势即可。这次作战,不光是你们的海军舰队,还有一部分卡德茨的镶蓝旗军,也会参与其中,与你们一道发动进攻。所以,望你们在收到来信后,迅速作出反应,赶在冬季冰冻之前发动对斯甘尼斯的进攻。你们对此态度如何?请尽快反馈予我,并呈上你们的作战计划。

陆希莱在看过罗夫康将军的来信后,在和身边的几个亲近的将领们商量后,陆希莱写信回复罗夫康:

罗将军的作战指示,坚决照办。在与身边的几位将领商议后,我们按罗夫康将军的指示选定斯甘尼斯沿海的几座城镇发动进攻,其中包括达利纽曼(斯甘尼斯的中心城市),不知是否可行?请罗将军予以指示。还有罗将军指出这次作战不要求我们获得什么样的战果,只求造出我们攻打斯甘尼斯的声势,对此我们不清楚,什么样限度的进攻能达到罗将军所要求的效果?还有我军的作战是不是需要与卡德茨的镶蓝旗军相互配合?以上所提的疑问,请罗将军予以指示。

罗夫康在看过陆希莱的来信后,开始构勒出对这场作战的框架。罗夫康为什么要发动这场作战?通过这场虚张声势的战斗,罗夫康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罗夫康自己是已经想清楚了,可是执行作战的将领们当然无法理会罗夫康发动这场战斗的意图,罗夫康写信答复陆希莱提出的几个疑问:

你们派出海军舰队进攻斯甘尼斯,重点应在达利纽曼上,另对靠海的几座城镇施以进攻,也实属必要。在进攻的力度上,可派出陆战队发动攻城战,主力集中在达利纽曼上,打上几仗,给斯甘尼斯的特克鲁造成这么一种印象:你们进攻他的城池,却无法打下。所以,你们这次出海作战,所遣舰船官兵不需过多,大概万人已属足够,具体出战人数由你们来定。还有,在舰船炮击达利纽曼及其他城镇时要故意打歪,不要打正,此点你们须牢记。至于卡德茨的镶蓝旗军派出一部分兵力,与你们共同攻打达利纽曼,你们负责攻打达利纽曼的东面,镶蓝旗军攻打其南面,你们双方各自为战,各打各的,不须相互配合,这点我会告予卡德茨,你们不必担心。

在收到罗夫康的回信后,陆希莱对在他身边的蒂默莱说:“素闻罗夫康将军计谋多端,看过此信后,倒也颇有感受。”

蒂默莱问道:“不知将军何出此言?”

陆希莱把罗夫康的回信递给蒂默莱,说:“你看看这封回信,会有何感悟?”

蒂默莱看过罗夫康的回信后,有所感触地说:“不知罗将军让我们打这样的仗,这葫芦里到底是在卖什么药呀?”

陆希莱笑着说:“那也只有他罗夫康心里面最清楚的了。”

“是呀,罗将军这么做肯定有他这么做的道理。我想罗将军可能正在酝酿着对金军的一场战斗。”蒂默莱颇有感悟地说。

陆希莱点头认同道:“是的,也许正如你所说,罗将军也许在策划一场大战。”

眼下,在帝国北方与金国相持的战线上,两军相安无事。自去年(帝王四世十四年)九月,因费朗的金军发动的一场突袭引发两军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后,罗夫康感到在西线战事过后,东线一直比较安静。在东线,没有金军,却有金军的仆从部队——特克鲁的武装部队,促使罗夫康要在金国东部制造点动静出来。与西边两军对峙的紧张气氛相比,金国下区的东部太安静了,在罗夫康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在看着地图的罗夫康,感到仅仅只进攻斯甘尼斯是不是有失偏颇?要不要对脱布涅顿也展开一些必要的进攻?

罗夫康又去信给陆希莱,指示陆希莱,“在对斯甘尼斯发起进攻的同时,也派一部对脱布涅顿发动攻击。只是对脱布涅顿,你部仅率舰队在脱布涅顿与斯甘尼斯边界的无人地带发出一些炮弹即可,不必靠岸陆战。仅炮击就可,炮击选择在脱布涅顿无人地带,不要造成人员的伤亡,切记。”

看到罗夫康的这封信后,陆希莱很快领会了罗夫康所示令的炮打脱布涅顿的意图,心中知道该怎么做了。

同样的,罗夫康给在威川脱克的卡德茨去信,传达了进攻斯甘尼斯的作战指示:“在陆希莱部攻打斯甘尼斯的达利纽曼后,你部派出一部兵力,进入斯甘尼斯,与陆希莱一道攻打达利纽曼。陆希莱攻达利纽曼的东面,你部攻南面。两军各自为战,不必配合。在作战中,不以攻占敌城为目的,尽量给敌人施加作战压力即可。因此,攻的力度不宜过大,炮火不宜过猛,应把火炮放在较远处射击,减弱火炮的炮击力度。总之,此次你们出击作战的目的是营造我军攻打斯甘尼斯的声势,不必计较作战的成果。”

卡德茨在得到罗夫康的作战指示后,回复给罗夫康,表示“照办”。罗夫康还给卡德茨的镶蓝旗出兵人数作了规定:“鉴于此次你们出击作战较为特殊,所以所派兵力不宜过多,数千人马即可,五千左右较为合适。人数大抵如此。至于具体出兵多少,则由你们根据所需情况来定。”

经过一番考虑后,卡德茨就出兵人数一事答复罗夫康:“此次照罗将军指示出兵攻打斯甘尼斯的达利纽曼,出兵人数大致定在五千到六千之间,我们认为比较合适。”罗夫康批准同意了卡德茨的这个出兵人数,同时罗夫康又补充了一些其他作战要求,“在派出数千兵力攻打达利纽曼的同时,还应派出若干支精干的游击队,对斯甘尼斯的其他城镇作些袭扰,借以增加敌人的恐慌”。

在与陆希莱和卡德茨的来回信中,罗夫康预定在年末之前针对金国东部的进攻计划越来越完整和成熟。随着作战日子的一天天临近,一场把打击重点定在斯甘尼斯的颇具声势的战斗正悄然将至。而这一切,斯甘尼斯的军政长官特克鲁却毫不知情。沉浸在和平的光景下,特克鲁在斯甘尼斯的日子过得依然是红红火火。

斯甘尼斯,在金国下区的东部,北面与脱布涅顿接壤,南面是镶蓝旗的势力范围,东边隔着海不远便是陆希莱部驻守的卡里几亚岛。斯甘尼斯军政长官是特克鲁,中心城市是达利纽曼。特克鲁手中有二万多人的武装部队,主力部署在达利纽曼。从斯甘尼斯兵力人数来看,罗夫康若想解决掉特克鲁的武装部队不用帝国一师出马,用陆希莱的海军陆战队和卡德茨的镶蓝旗去对付特克鲁的兵马,绰绰有余。

由于特克鲁与金军没有过节,且思想倾向于亲金,使罗夫康认为没有争取特克鲁倒向帝国的可能。特克鲁虽然亲金,但说他死心塌地愿效忠卡布诺尼人则有失客观。特克鲁与德里埃一样,他之所以投靠金国只是不想损害到自己的利益。特克鲁对金国效忠的目的是要保住自己的利益,他没有要为卡布诺尼人效死忠的情节,因为他做不到。特克鲁认为金军很强大,帝国军队根本赢不了金军。虽然罗夫康入主北方后,帝国北方军队开始在与金军的较量中渐处上风,打了一场场漂亮的胜仗,但金军依然强大,其主力精锐部队未受多少损伤,谁能保证强大的金军不会卷土重来,把帝国军队的强势打压下去呢。所以,惯于左右逢源的特克鲁在看到北方局势还没有彻底改观之前,当然不会改变效忠对象,仍然在表面上对金国尽忠。

罗夫康清楚特克鲁与德里埃一样,虽投靠金国,但他们对帝国不会造成什么威胁。故而,罗夫康不会对斯甘尼斯痛下杀手。罗夫康的对手是强大的金军,斯甘尼斯的部队与金军相比,不值得一提。因此,这次对斯甘尼斯发动的攻势是一场有限攻势,用罗夫康传达给陆希莱和卡德茨的话就是“制造我军攻打斯甘尼斯的声势”,“给斯甘尼斯的特克鲁造成这么一种印象:你们进攻他的城池,却无法打下”。陆希莱和卡德茨明白罗夫康让他们攻打斯甘尼斯的意图,对斯甘尼斯的进攻重在造势。这也让陆希莱和卡德茨所承受的作战压力骤然减轻了不少。

在做好作战的准备后,陆希莱去信给罗夫康,告知罗夫康进攻斯甘尼斯的日期选在十一月中旬这几天,“如无特别情况,我海军舰队选在十一月中旬这几日出海对斯甘尼斯发起攻击。出海战船五十多艘,兵员五千多人。”陆希莱确定了进攻斯甘尼斯的日期,罗夫康连忙把这一情况转告给卡德茨,并告诉卡德茨“攻打斯甘尼斯,陆希莱部先动,你们后动”。随后,罗夫康去信给陆希莱和卡德茨,再次明确这次作战的意图:“按我要求你们那样的做”。

陆希莱部出兵的日子近在眼前,罗夫康去信给屯驻在凌河城外的饼德,对饼德说道,“东边很快会有一场战斗,你们不必为所动。各部人马依旧不动,窥视金军的动向,敌不动,你们就不动,维持当前的状况。至嘱。”

当炮声隆隆,在斯甘尼斯的土地上响起的时候,特克鲁心头为之一震,他没想到陆希莱会攻打他。当然,特克鲁明白陆希莱为什么会攻打他,斯甘尼斯与陆希莱有牵不完扯不断的关系。陆希莱的人马登上海岸,向达利纽曼发起进攻,紧接着卡德茨的五千镶蓝旗也向北,朝达利纽曼方向前进。特克鲁两面受敌,身边的将官慌了,他们问特克鲁:“是不是要把这一紧急情况上传给金国高层,请求金军增援?”

特克鲁断然否定道:“请求金军增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等金军到了,我们早就完了。求人不如求己,只要我们打退敌人的进攻,不就没事了吗。达利纽曼可不是轻易可以攻下的城市。”

特克鲁忙调动城内所有守备兵力,抵抗攻城的陆希莱部和镶蓝旗军。特克鲁看到攻城的部队兵力不多,也就几千人,心中暗喜他的守城部队击退来敌很有把握。

帝国军队对斯甘尼斯的进攻牵动着金国高层的神经。金国君王迈立阳在得到斯甘尼斯遭敌进攻后,立马召集四位亲王,商讨应对斯甘尼斯战局的对策。会上,四位亲王对斯甘尼斯的战事看法一致,表示在没有摸清敌人具体的作战意图前,应静观其变。阿勒儿说道:“据情报可得,对斯甘尼斯发动进攻的是陆希莱的海军舰队和卡德茨的镶蓝旗,罗夫康的主力部队却纹丝不动。我想,在我们没有摸清敌人具体的行动目的之前,先冷眼旁观,看斯甘尼斯的战事会朝着什么样方向发展,再作具体的对策。”其他三位亲王都赞同阿勒儿的说法。

在那些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金军将领的眼中,他们对斯甘尼斯的战事始终有着另外一种看法。东边硝烟腾起,西边却显得十分安静,这不能不引起金军将领们的警惕。他们对罗夫康派部攻打斯甘尼斯深藏着更深一层的计谋在迈立阳下示给屯驻在金国下区西部费朗的信中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东边战事骤起,罗夫康派部攻打斯甘尼斯,你部不必为此所动。察罗军狡诈,善于避实就虚,此次在东边发动攻势是在虚张声势。看似打在东边,实则重点在西面。你们须密切注视当前敌人的动向,如敌人率部向你们发动进攻或偷袭安莱托布,则按之前所示,向安莱托布靠拢,把敌人引到安莱托布一带,凭城抗敌,为大部队的到来创造战机。

斯甘尼斯的战事也如金军将领所料的那样,很快就结束了。特克鲁发来捷报,击退来敌。在捷报中,特克鲁对自己吹嘘了一番,说自己是如何率部英勇抗击敌人,当然也不忘把敌人奚落一番,“在我将士的顽强抵抗下,粉碎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敌人抱头鼠窜,很快就败下阵来,狼狈地逃跑了,垂头丧气地回到了他们的地盘。”

在得到特克鲁的捷报后,迈立阳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在下文褒奖并送给特克鲁一些赏物后,迈立阳看到北方的战局随着斯甘尼斯战事的烟消云散重新安定下来。罗夫康的计谋没有得逞,迈立阳似乎感到自己赢得了与罗夫康的这场斗争。正如阿勒儿所说的,“罗夫康发动对斯甘尼斯之役,只是在玩那套声东击西的伎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