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63章 物极必反

第一百六十三章 物极必反

蒙古汗军左仆大将提德烈科管辖的河南地区接二连三地遭到帝国军队的袭击,损失的人马一次比一次大,这让提德烈科的部将感到一丝不安。一些将领向提德烈科提议说,是不是就此事向蒙古汗王作下汇报?提德烈科一听,当然不同意这么做,提德烈科说道:“区区小事,何必烦扰汗王。”提德烈科当然不愿意把自己部队受损之事告诉给蒙古汗王。虽然源河部队损失数千人,但主力犹在,再说帝国军队每次来袭都不敢跟蒙古汗军堂堂正正地打对攻战,而是采取偷袭伏击这么一种见不得人的进攻方式,提德烈科心里依然没有对帝国军队怀有一丝恐惧之感,提德烈科并不惧怕帝国的军队。

由于帝军频繁出击蒙古汗国的河南地区,使提德烈科感到河南地区将是帝国军队经常活动来袭的地区。提德烈科一面在时刻提防帝国军队的再度来袭,一面也在策划着如何应对敌人来袭的作战方案。提德烈科把自己制定的对敌之策简称为“请君入瓮”。可是,现实跟提德烈科所想的却是背道而驰,喜欢“请君入瓮”的提德烈科在上一次与赵迪昊部的作战中,他的一部人马反而被赵迪昊“请君”入了“瓮”:左郅王和右郅王的四千多人马被赵迪昊部伏击歼灭。有了上一次的教训,知耻而后勇的提德烈科暗中发誓,下次帝国军队若来袭,不管帝军是偷袭还是突袭抑或是正面来攻,提德烈科都会让来犯之帝军尝尝“请君入瓮”的味道。提德烈科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作战计划:如敌人偷袭或突袭,河南所部迅速对敌人合围,把敌人死死缠住,待大部队到来后一举把敌人消灭;如敌人正面来攻,河南所部与敌人较战,把敌人缠住,以待大部队的到来,和大部队一起合力打击消灭敌人。

提德烈科对自己制定的这套方案自信满满,在提德烈科看来,无论来敌人数有多少,只要按照所定的方案来执行,胜利是属于他的。

蒙古汗国源河以南地区又将成为帝蒙两军交战的战场。赵迪昊的部队正在紧锣密鼓做着出征前的准备。作为承担与蒙古汗军作战的主力部队,帝王明威俊给赵迪昊的兵马自然是兵强马壮。帝国中央军向来是帝国精锐的部队。帝王明威俊给赵迪昊的人马不仅有骑兵,还有重型钢甲车,载有火炮的战车以及装有大型连环强力弓的战车和特别的兵种等,可以说是一支多兵种的骑兵部队。

赵迪昊还并不满意,他请求帝王明威俊让他的人马都能吃好,马要吃粟米,将士的伙食也要丰富,要顿顿能吃上肉,并带上能烹饪美食的大厨,让将士出征塞外也能吃到美味可口的菜肴。赵迪昊对帝王明威俊说:“只有有了充足的物资伙食的保障,部队打仗才更有旺盛的战斗力。”

对赵迪昊所提的要求,帝王明威俊毫不吝啬,一一满足。为充分保障赵迪昊部和周敏华部的后勤供应,帝王明威俊另外又给了赵迪昊和周敏华一万匹骡马和五千民夫,为赵迪昊部和周敏华部的出征驮运他们所需的后勤物资。

精壮的士兵,剽悍的战马,优良的武器装备,充足的物资保障,帝王明威俊给了赵迪昊所能给的一切,剩下的就是赵迪昊如何用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回报帝王明威俊寄予的期待和厚望。

赵迪昊和他的部队出发了,周敏华部与赵迪昊部同行。周敏华所部的任务是配合辅助赵迪昊部作战,或牵制敌人一部,起到牵制敌人的作用。周敏华对自己率部出战的任务存有疑惑,他上文请示帝王,若两军并肩作战,谁来指挥两军?帝王明威俊下示周敏华,两军若合力出战,听赵迪昊的指挥。后来帝王明威俊下发一个通令,凡出征蒙古汗国的部队,一切听从赵迪昊的指挥调遣。理顺指挥体系,周敏华也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他的部队归属赵迪昊的指挥。

赵迪昊率领大部队浩浩荡荡朝着危都城进发,此次出征,由于人马众多,赵迪昊认为若像上次一样再对敌人实施突袭,必须先遣一部去完成突袭敌人的任务。赵迪昊本来是想让周敏华部的骑兵去实施这个偷袭任务,让周敏华率骑兵部队把蒙古汗军引过来,然后赵迪昊率部与前来的蒙古汗军决战。可当赵迪昊说出自己这个想法后,却遭到不少人的反对,陈同国反对说,这个想法似有不妥之处。陈同国说道:“派周敏华的骑兵部队去引诱蒙古汗军前来,会让周敏华心存芥蒂。周敏华部只是负责策应我们作战,现在将军把这么重要危险的任务交给他负责,难免有种避重就轻之嫌。一旦周敏华率部诱敌不成,周敏华恐心怀不满,他会认为是将军你让他当作战失利的替罪羊,是在推卸责任。帝王既然让我们担起主战的任务,引诱敌人前来的任务理应由我们来承担,把周敏华的部队放在与敌人的正面较量上,这么安排我看对我们来讲是最有利于我们的。”

听了陈同国的话,赵迪昊也感到自己原先的安排确有不妥之处。赵迪昊毕竟还年轻,他的处事还不够练达,当然赵迪昊让周敏华去引诱敌人决没有坑周敏华之意,赵迪昊只是想让他的部队全力应付前来的蒙古汗军,与之一较高下。于是,赵迪昊改变了作战计划,由费玉通领一万五千精骑,执行偷袭河南蒙古汗军的任务,周敏华部则与赵迪昊部一起,对付被费玉通部引过来的蒙古汗军。

常言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赵迪昊这次引诱敌人前来依然建立在偷袭的基础上,但赵迪昊的这次偷袭不同于上一次的偷袭,上一次的偷袭只是引诱河南的蒙古汗军,这次偷袭是要把更多的蒙古汗军吸引过来。河南的蒙古汗军人数并不多,费玉通所率的一万五千精骑足够对付得了他们,因此河南的蒙古汗军的首领必会叫来援军对付费玉通部,而由于费玉通部队人马不多,蒙古汗军不会倾巢来袭,只会派一部前来。这样的话,就为赵迪昊部与蒙古汗军的对决创造了前提条件。

费玉通部把蒙古汗军引诱过来,赵迪昊率部与前来的蒙古汗军在河南地区一决高下。出危都城,费玉通部在前,在群山中进入蒙古汗国,赵迪昊的大部队在后,大部队在山中前行,进入蒙古汗国。承担偷袭任务的费玉通部寻找河南地区的蒙古汗军。

俗话说得好,事不过三。在接连遭到帝国军队的突然打击后,左仆大将提德烈科总结了此前的教训,他把辖地的蒙古汗人的部落集中在源河一带一个个分散开来,同时相距不远,构成一个个多边形的部落集聚形态,这样一旦哪个部落遭到帝国骑兵部队的突袭,其他部落就可以迅速行动起来,合力对来犯之敌予以打击。提德烈科看到上一次帝国骑兵部队的偷袭时间是在天未亮快亮的时候,提德烈科格外注意帝国骑兵部队在这个时间点上的突袭。果然,如提德烈科所料,费玉通部的偷袭依然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上。提德烈科在得到帝国骑兵部队来袭的消息后,心中大喜,提德烈科正愁帝国军队不来呢。提德烈科高兴地说:“总算让我逮到他们了”。

在得悉敌情的那一刻,提德烈科已想好了对敌之策:来敌若人数不多,河南蒙古汗军能解决,则自己解决;如敌人人数甚多,河南蒙古汗军无力解决,则先拖住敌人,叫来援军,与援军一起打击消灭敌人。提德烈科率所有部众与费玉通部厮杀在了一起。提德烈科部众人数略多于费玉通部,两军较战一时难分胜负。提德烈科见自己的部众无力解决帝国骑兵部队,就派人去王庭,面告蒙古汗王,让蒙古汗王派一部人马增援。

蒙古汗王尹稚单见提德烈科所部遭到帝国骑兵部队的攻击,需求增援,提德烈科派来的人告诉蒙古汗王,敌兵人数不足二万,提德烈科的部众正与敌人鏖战。蒙古汗王尹稚单获知来袭之敌不足二万,遂亲率四万蒙古汗军前去增援提德烈科——一切如赵迪昊所料,蒙古汗军不会兴师动众,率主力部队来援,“他们(蒙古汗军)只能一部过来”。

费玉通率部与河南蒙古汗军激战一天,双方杀得难分难解。费玉通知道,自己的部队必须等蒙古汗军援军到来的时候才能撤退,否则之前自己所作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也许有感到蒙古汗军的援军即将到来,第二天,费玉通所部在与提德烈科作战时边打边撤,同时派人与赵迪昊部联系。在蒙古汗军的援军快要到来的时候,费玉通命令部队撤退,提德烈科死咬着费玉通部不放,紧紧缠着费玉通的骑兵部队。

提德烈科的部众与费玉通的人马在旷野的草原上追逐厮杀,尹稚单则率蒙古汗军紧紧追赶。天又黑了,蒙古汗王和提德烈科各率部集结在一起,预备明天对帝国军队发起进攻,一举消灭敌人。费玉通也集结自己的人马,决心在此地等赵迪昊主力部队的到来,与蒙古汗军一较高下。

草原上的风呼呼直响,夜漫漫,黑夜笼罩在草原上,星星眨着眼,月亮亮着光。赵迪昊闻讯后,率部往费玉通部赶来。赵迪昊知道,明天就是他的部队与蒙古汗军决战的时刻。天亮了,蒙古汗王尹稚单和提德烈科率部向费玉通部发起进攻,费玉通率部顽强抵抗着蒙古汗军的攻击。赵迪昊也率部赶到了战场,在高地上的赵迪昊见两军厮杀在了一起,当机立断,下达了第一个命令,令刘实肯率一万骑兵部队,配以重型钢甲车、战车,在费玉通左面对敌人发起进攻;令周敏华率部在费玉通的右面对敌人发动进攻。

随着双方投入的兵力不断增多,战事愈发激烈。在战场上,箭矢如蝗虫般飞窜,炮弹在人马群中开花,刀剑戟矛盾牌的尖锐碰撞声像旋风在战场上刮来刮去,在马嘶人叫中不断有人马倒地。战至中午,赵迪昊观察前来的蒙古汗军都已投入战场,下达了他的第二个命令,令达特乐和任建诚各率一万骑兵在蒙古汗军的左右两翼迂回包抄。赵迪昊作战目的是等左右两支迂回部队对蒙古汗军形成包围圈后,对敌人进行围歼。

蒙古汗王尹稚单起初对歼灭帝国军队持乐观态度,但是随着帝国人马逐渐增多,尹稚单感到当面帝国人马为数不少,而当尹稚单得知在蒙古汗军的左右两翼有帝国骑兵部队运动时,尹稚单顿感敌人兵马众多。自知无力取胜的尹稚单急刻率部众撤出战场。尹稚单和提德烈科率部快速撤退,赵迪昊见敌人要逃跑,令所部追击逃敌。囿于帝王明威俊曾有严令“不得越过源河”,所以赵迪昊所部没有过于深入的追击,在截杀敌人一部后即行返回。

赵迪昊与蒙古汗王和提德烈科的战斗中,共消灭蒙古汗军二万二千余人,自身伤亡四万人,并再次取得了对蒙古汗军的完胜。

胜利的捷报传到帝都曼蒂兰斯特,帝王明威俊及一众文武官员面露喜色。赵迪昊,这个年轻的帝国将领在与蒙古汗军的战斗中展露了自己的军事指挥才华。帝王明威俊颁发给了赵迪昊一枚金质勋章,所部将领及表现出色的官兵分别授予银铜勋章和金银奖章。但是帝王明威俊并未给赵迪昊加升军职,这是缘于一位大臣的进言。当帝王明威俊问身边的近臣,赵迪昊这人怎样?这位近臣答曰,赵迪昊才华横溢,气度不凡,只是刀子太锋利就容易折断,一个人如过于锋芒毕露,恐不会长久。帝王明威俊听了这位近臣的话后,有所感悟,使明威俊认识到对赵迪昊不能过快提拔。故这次赵迪昊率部得胜回都,帝王明威俊没有加升赵迪昊的军职。

一个人的事业到了顶峰就会下滑,辉煌过后就是暗淡;一个人恃才傲物,过于骄傲自满,那么他离失败就不远了。这就好比是弹簧,压到最低点便会急速反弹,升至最高处。正所谓,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