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39章 可怕的敌人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可怕的敌人

第二次凌河之战结束后,帝金两国的军队各自回到了出发的地方。当罗夫康得知金军全部撤回到噶巴布斯河以北的上区后,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保卫凌河城之战终于结束了。罗夫康率领帝国一师也回到了阿里斯达。连日的作战,使罗夫康身心俱疲,用罗夫康之妻周亚莉的话来讲就是回到阿里斯达的罗夫康“累坏了”,他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躺着来化解身心的疲劳。

当凌河城保卫战的胜利传到帝都曼蒂兰斯特,帝王四世明威俊及其一批文武官员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罗夫康率军出征凌河城时,帝王明威俊担心罗夫康能否率帝国一师击退围困凌河城的金军,毕竟这是罗夫康第一次率大军出征,对手又是金军,出征的前景如何?帝王明威俊的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知是什么滋味,心情十分复杂。好在,当凌河城保卫战的捷报传来,驱散了帝王明威俊心中的乌云,明威俊的心情顿时是一片大好。

回到阿里斯达后,身体恢复好了的罗夫康给帝王四世写了一份凌河城保卫战的报告,报告中详细阐述帝国一师与金军争夺凌河城的战斗情况以及帝国一师将士的人员伤亡和金军的伤亡。帝王四世明威俊在阅过罗夫康呈上来的这份战斗详情后,复文罗夫康“此战罗将军及麾下将士表现甚佳,吾甚感高兴。吾已令军部给帝国一师全体将士一笔丰厚的赏金,嘉奖作战的将士,并对伤亡的将士以抚恤。望罗将军厚待之。”

第二次凌河之战,帝国一师和金军的伤亡都不算多,一万多人的伤亡相比两军的一场决战来言,让帝国那些对这场战役抱以期望,幻想着两军能大打出手的不免有些失望。那些帝国非官方的军事点评人,因第二次凌河之战帝金两国未能爆发一次真正大规模的对决,评论这场战役“毫无亮点”。有的点评人则以身后诸葛亮的角度指出这场战役中罗夫康过于保守的作战风格令帝国一师丧失了可以取得更大战果的机会。事后的评论总是会有失偏颇,在罗夫康看来,凌河城保卫战中金国君王迈卡威的两面割裂攻势已经点燃了帝国一师与金国军队决战的导火线,只是这场两军大规模的对决因金军过早的退出而草草结束。在与金军的作战中,罗夫康对金国君王迈卡威及其将士的韬略和战斗实力有了一番切身的体会。金军创造战机的能力,捕捉战机的水平及铁骑迅猛穿插的战斗力在与帝国一师的作战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要不是帝国一师全体将士万众一心,奋勇作战,顶住了金军的进攻;要不是罗夫康一直让帝国一师出征的将士稳扎稳打,密集推进;要不是金军有点出人意料的自行撤退;最后结果到底会如何,罗夫康实难预料。很有可能帝国一师又会栽在金军的手上,这绝不是没可能的。也许在罗夫康的眼中,凌河城保卫战的胜利来得有点侥幸。有了对金军作战能力的切身体会,埃西霍,这个颇有能耐的将领栽在金军手上,似乎并不冤,因为卡布诺尼人的金国君王及一批将领是“一群可怕的敌人”。

金军在凌河城之战中的不战而退,引来金军将领议论纷纷。金国君王迈卡威撤退的决定,是令不少金军将士不满的。一些将领认为争夺凌河城的战斗以这样的方式退出战场,他们是心有不甘的,他们觉得金军没有必要惧怕来援的罗夫康的帝国一师。迈卡威知道他的这个撤兵的决定肯定会引来底下将士们的非议,但迈卡威并不后悔这么做,因为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回到金都米里斯提,迈卡威就向他的将士们解释自己在凌河之战中为何选择不战而退的理由,在发给将士的《告广大将士的书》中,迈卡威解释道:“我们之所以在凌河城之战中选择自行撤退,让罗夫康的援军能以一种不怎么艰难的方式解凌河城之围,并不是因为我们惧怕罗夫康的军队,而是出于我们长远的考虑。诚然如一些将领所说,我们完全可以与帝国的援军决一死战,击退来援之帝军。但是即便我们能击退来敌,我们必然也无法困住凌河城。此话怎讲?此次来援的帝国军队有十多万人,兵强马壮,来势汹汹,在作战中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想必与之交战过的金军将领必有一番体会。帝国军队在罗夫康的指挥下密集靠拢,稳步向前。我们绞尽脑汁想割裂其一部的歼敌计划在敌人的稳重下均未得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与敌人开战,必然是重兵对决,即使我们能打败敌人,自己本身也元气大伤,哪里还有余力围困凌河城?何况,在我们与援军决斗时,帝国若三旗军也全力来援,战斗前景实难预料。所以在我们没有必胜把握的情况下,冒然与敌人决战,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也不符合金军的利益”。

迈卡威在回到米里斯提后,他首要做的便是安抚军心,向全军将士阐述自己为何率军自行撤退的原因。在与将领的会谈中,迈卡威向在座的将领说到“即使我们这场仗打赢了,其实我们也失败了”的话,迈卡威说:“我们与帝国相比,兵力远不及帝国的军队,帝国的兵力要远多于我们。这就使得承受一次十多万人的伤亡,帝国能承受好几次,而我们却是一次也承受不起,这么大的伤亡对我们来讲是伤筋动骨。所以,争夺凌河城之战即使我们这场仗打赢了,但因为我们伤亡过重,其实我们也失败了。因此,我们与敌人的决战不能意气用事,跟敌人拼消耗。敌人消耗得起,可我们却消耗不起,此一利害关系,你们须要懂得。”

迈卡威还向他的将领说道:“罗夫康虽然解了凌河城之围,这定会滋长他们骄傲自大的心绪。罗夫康这个人不是一向喜欢主动出击吗。我们就等着他主动出击,等着他犯错误。到时我们完全可抓住这一战机,痛击罗夫康的军队。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迈卡威向他的将士讲了那么多头头是道的道理,再加上迈卡威在金军的威望,使迈卡威总算平息了凌河城之战失利中因自己作出的撤退的抉择引发将士们对他的不满。迈卡威安定了金军的内部后,他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外部的敌人上。帝国在北方的兵力已今非昔比,再加上罗夫康的指挥,迈卡威心中已然清楚金军要再像取得莫亚比兹这样的大捷是非常困难的。金军在帝国北方的攻城拔寨业已发展到要让金军大出血的程度,这一过重的伤亡代价显然让迈卡威难以接受。基于凌河城之战的教训,迈卡威不得不审视金军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对付帝国北方的军队。

迈卡威并没有因战斗的结束停止金国下一步对帝国北方所要采取的策略。迈卡威没有死心,既然发动战争已让迈卡威尝不到多少攻城掠地的甜头,那么迈卡威就会尝试战争以外的另一种形式——和谈。

迈卡威顺应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变换着自己的打法,以图用最小的损失攫取最大的利益。正如罗夫康所言,金国的君王和他的那帮将领是“一群可怕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