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

第一百二十章 和平的希望

镶红、镶白、镶蓝三旗援军的救援给金军增加了不小的压力,金国君王迈陆理指示拦截三旗援军的金军将领,负责拦截的金军“只要能够阻拦三旗援军与镶黄旗会合即可,不需给敌以过大的杀伤,目前我军以消灭镶黄旗为头等重要的任务”。金军把歼灭镶黄旗列为优先目标,三旗援军因而得以逃脱金军的追击,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安全回到自己的领地。在金军的围攻下,吴挺承的镶黄旗难逃覆灭的厄运,金军侵占了盛哥昂冷,并顺便灭掉了策布阿拉的雪狼兵。噶布巴斯雪狼兵与镶黄旗争斗的结果是迈陆理的金军获得了最大的收益——把吴挺承的镶黄旗和策布阿拉的雪狼兵一并灭掉的同时,夺占了镶黄旗的领地盛哥昂冷。

发生在帝国北方的大战,使帝国为之震动。刚刚率军戡平了南方杰庄的黄金甲的独立叛变的帝王二世明青栋闻之,大为惊讶。帝王二世明青栋和他的那帮中央高官们之前对卡布诺尼人知之甚少,他们没想到卡布诺尼人这么富有侵略性,且有这么强的作战能力,把吴挺承的镶黄旗灭掉了,镶黄旗的领地盛哥昂冷也落入了金军的手中。有关北方战况的紧急情报送到帝王二世明青栋的面前,明青栋一一阅过了这些情报,深知北方局势大为不妙,尤其是明青栋在看到吴挺承给他的信后,知道帝国军队若不出手相援,到时金军吞占的不仅仅是一个盛哥昂冷,而是整个北方的疆土。

在得到镶红、镶白、镶蓝三旗军的求援后,帝王二世明青栋决定派朱古夫将军指挥十万中央军讨伐卡布诺尼人的金军。朱古夫所率的十万中央军,步骑兵各一半。帝王二世明青栋催促朱古夫迅速赶往北方,尽可能快地打击逗留在北方的金军。帝王二世明青栋打算以快速出击的方式打金军一个措手不及。帝王二世明青栋认为金军刚刚经历大战,人马疲惫,若帝国军队能在金军喘息未定时对敌人发动进攻,定能使金军疲于应战,难以应付,最终落荒而逃。所以帝王二世明青栋催促朱古夫率部尽快赶到战场,以期能打金军一个猝不及防,击退来犯的卡布诺尼人的军队。

金国君王迈陆理在得到帝国派出大军来援的消息后,制订了诱敌深入的作战计划:派出一部金军吸引帝国军队前来,进入到金军预设的伏击圈,在顶住帝国军队的正面进攻时,埋伏在两侧的金军把帝国军队拦腰截断,分割成一块块,把他们逐一消灭掉。朱古夫率十万大军深入北方,寻机歼灭停留在盛哥昂冷的金军。碰到金军,在与金军短兵相接后,看到金军逐步退却,朱古夫下令追击“逃窜之敌”。朱古夫的大军在金军的引诱下进入到迈陆理设好的伏击圈里。在帝国军队大多数进入了金军的伏击地域后,迈陆理下令埋伏在两侧的金军出击。在金军的分割截击下,朱古夫的大军陷入慌乱混战之中,在被金军分割成一块块后,各自为战。

朱古夫将军率部拼死抵抗,但在金军铁骑迅猛的冲击力下,渐渐处于下风。朱古夫见状,急忙下令部众撤出战场。在战斗中,朱古夫本人身受多处刀伤,差点死在金军的刀下,幸赖身边将士的保护,才得以活着逃了出去。朱古夫的十万大军在金军的伏击下,死伤大半。朱古夫虽活了下来,但由于伤势过重落了个终生残疾,不久便去世了。

朱古夫十万大军兵败盛哥昂冷,帝国震动,帝王二世震惊,帝国北方更为之骇然。帝国北方一些地区的实权人物在看到连帝国的军队都打不过金军,那北方还有什么可指望的,这些人中不少人已暗中做着投靠金军的准备了。帝国北方的均衡格局在被金军打破后,暗流涌动,但金军并没有趁胜扩大战果,金军的作战能力也达到了极限。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大小战斗后,金军的损失不小,在击败了朱古夫的军队后,金国君王迈陆理下令金军撤回金国休整。至于刚刚占领的新土地,迈陆理认为先把它们置于一旁,不去管它,等时机成熟后,再派兵屯驻。迈陆理担心帝国不会因朱古夫的战败而善罢甘休,帝国很有可能会派出更强大的军队再次与金军一决高下,迈陆理因此须谨慎对待当前北方的局势。

朱古夫讨伐金军的失败使帝王二世明青栋痛定思痛,真正开始重视金军这个横空出世的劲敌。帝王二世明青栋总结失败的教训,轻敌,进军过于迅速,对敌战斗准备不足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有孤军作战,没有与三旗军配合作战也是失败的一个原因。总之,帝王二世明青栋认为与金军这样一个敌人交手,战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是准备必需的兵马粮草,还要有详细切实的对敌作战计划,并与镶白、镶红、镶蓝三旗军协同作战,才有可能击败金军。

帝王二世三十一年,金军击败朱古夫的四年后,帝王二世明青栋决定派庞倪胄将军率十二万大军出征北方,十二万大军中有骑兵八万。庞倪胄将军汲取了朱古夫将军失败的教训,他提出了“包围与反包围”的对敌策略:即派出一部分兵力深入敌境,吸引金军的包夹,待金军精锐尽出,帝国的其余军队全部压上,对包围我军一部分的金军施以反包围,予金军以毁灭性打击。帝王二世明青栋对庞倪胄提出的“包围与反包围”的战术颇为欣赏,予以赞同,遂令庞倪胄挂帅出征。这次帝王二世明青栋集结了大量的兵马,尤其是骑兵,达到八万之众。帝王二世明青栋对这次出征抱有很高的期望,并定下了“重创卡布诺尼军”的目标。为此,帝王二世明青栋令镶白、镶红、镶蓝各派一部协助庞倪胄部作战,共同打击金军。

庞倪胄在出征前拟定这次大军深入金国境内,在金国与敌军一较高下。庞倪胄知道,在镶黄旗的故土上虽驻有一部分金军,但人数不多,庞倪胄想好了,这部分驻守在帝国北方的金军交给三旗军来对付,帝国军队则进入金国境内,在卡布诺尼人的土地上跟他的军队来一场决战,让卡布诺尼人尝尝帝国军队的厉害。

庞倪胄自信满满地统领着十二万人马向北驶去。帝王二世明青栋和庞倪胄想通过这次征战来解决金军对北方的威胁。

帝国派大军讨伐金军的消息一传到金军将领的耳中,引起了他们的恐慌,因为正在这个时点上,金国君王迈陆理不幸病逝。金国在大敌压境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政治状况。“非常之时,用非常之人”,本来应继承金国君王的迈任容(迈陆理的长子)在众将一致要求下,主动让贤,把金国君王的位子让给了迈尔哥(迈陆理的亲弟弟)。金国在新君王迈尔哥的领导下,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迎接帝国大军的进攻。

庞倪胄的大军进入北方后,与镶白、镶红、镶蓝三旗军会合。此番三旗军各派出一万五千人马与庞倪胄的大军协同作战。庞倪胄对三旗军作出的作战指示是:三旗军各抽出五千人马,组成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部队用来对付驻留在北方的金军;其余三旗军的人马与二万帝国中央军一起,深入挺进,寻机与敌人作战。庞倪胄放出了他的“诱饵”,一支五万人的部队,深入挺进,来引诱金军上钩,包围他的“诱饵”部队。庞倪胄亲率十万兵马,跟在后面,前锋与后继部队保持大约二天的路程。

五万人的前锋部队在还没到拉赫耶母,就碰到了金军的主抵抗线,大量的金军正源源不断朝着前锋部队涌来。得到这个情报后,庞倪胄闻之大喜,他感到与金军决战的时刻到了,金军正按照他所设想的那样,开始“咬饵”了。而庞倪胄要做的就是在金军包围他的前锋部队时,对金军施以反包围,给予金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可战斗的进程却并未像庞倪胄所想的那样进行,金军一支约莫八万人的主力部队长途奔袭,竟然直插帝国军队的后方,袭击了帝国军队在北方的物资补给基地——莫亚比兹。

面对着金军的变招,庞倪胄面临着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是该与前锋部队一道,围攻与其缠斗的金军?还是折返回去,追击绕到他们身后的那支金军?庞倪胄最后作出的决定是:他亲率大军掉转回头,追歼深入后方的那支金军。八万金军在迈任容的指挥下,在直入莫亚比兹的峡谷处埋伏三万军队,其余金军仍去进攻莫亚比兹。迈任容和他的将领制订好了三套歼敌的方案:如果帝国的军队进入峡谷,那么埋伏在峡谷的金军与其余的金军在峡谷与帝国军队决战;如果帝国军队不经过峡谷,那么到时两支金军共同夹击帝国军队;如果帝国军队没有按他们预想的那样,掉头回援,金军先攻占莫亚比兹,在把莫亚比兹城内的物资掠夺焚烧完后,再伺机与帝国军队决战。

庞倪胄在得到金军正前往莫亚比兹的消息后,率部走直径,进入了金军埋伏好的峡谷。当峡谷两侧出现大量金军的骑兵后,庞倪胄所部仓皇应战。迈任容闻讯后,率其余金军也赶到战场,金军三面围攻庞倪胄的帝国军队。在战斗中,庞倪胄不幸被流箭射中身亡。大军统帅的意外身亡,使处于金军围攻中的帝国军队的处境变得更加被动,除四万人马逃脱外,其余尽数被金军歼灭。

庞倪胄大军的战败,使在前线与金军作战的前锋部队和三旗军也难逃一劫。金军对他们的夹攻让前锋部队和三旗军损失惨重,许多将领在战斗中牺牲,其中就包括镶白旗的巴克洛。

庞倪胄率大军北上出征的失败,不仅使帝国从此丧失了主动进攻金军的能力,开始居于守势,而且还导致北方联盟的瓦解。拉赫耶母、脱布涅顿、斯甘尼斯,在金军强大的攻势下,归附金国,成了金国的势力范围。不愿屈服的北方三旗在金军的不断打击下,丢城失地,损兵折将,镶白旗只剩下弗玻里圣这片地域,镶蓝旗还控制着威川脱克这一带地区,镶红旗则只保有凌河城和深克利特要塞……

翻看这段时期的帝国北方史,金军在战斗中体现出来的强悍善战和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给罗夫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这段历史中,金国君王迈陆理在“六军大战”中坐等镶黄旗和噶布巴斯雪狼兵斗得两败俱伤后再出击的精明算计令罗夫康不禁联想到了当年北上进攻时阿勒儿的金军坐视蒙古汗军的右大将部被黄马军全歼的那一幕。看来金军将领在战场上那精打细算的作风乃是一脉相传。

在三旗军的首领中,镶白旗的巴达武给罗夫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巴达武的外观形象(光头,俊朗的外表,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以一种强悍硬朗的军人形象),还有巴达武才三十岁的年纪就当上了镶白旗的统领。与镶红旗的哈盛莱和镶蓝旗的卡德茨相比(这两人都四十多岁了),年轻了许多。

罗夫康问巴达武:“巴克洛是你什么人?”

“他是我的伯父。”巴达武回答道。

罗夫康又问:“镶黄旗还有他们的旗军吗?”

“没有了,他们都战死了,在与金军的战斗中。现在他们的子民和家眷都在镶红旗那里。”巴达武说道。

罗夫康知道,自己要在北方有所作为,必须得与北方三旗的将领们搞好关系,要让北方三旗的将士们紧紧围绕在以他为中心的北方集团军的身边。作为一股可以抗击金军的北方武装集团,由于三旗军与金军在历史上的血海深仇,三旗军是值得罗夫康信任的。罗夫康邀三旗军的首领来阿里斯达,就是相互之间增加沟通与了解,共商北方的时局,应付金军在未来对北方发动的战事。

在阿里斯达城住了几天后,巴达武、哈盛莱和卡德茨的人马离开了阿里斯达,返回各自的领地。在回去的路上,巴达武转身望了望阿里斯达城,这座有着“小提丽亚托娜斯”之称的城市,巴达武希望新来的统帅罗夫康将军能为饱受战乱苦难的北方带来和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