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105章 新的主人

第一百零五章 新的主人

罗夫康被召到曼蒂兰斯特进见帝王,帝国一师的将士对帝王急召罗夫康进都议论纷纷,他们认为帝王在这个时候让罗将军进都,定有要事相告。郑维浩、张国雄、段举飞和陈世允这四个联队长与周宾谈起了罗夫康进都的事情。张国雄说:“帝王在这个时候叫罗夫康进都面见,肯定有什么事要跟他说。”“北方出了那么大的事,这次帝王叫罗夫康过去,定是与北方的战局有关。”郑维浩点出了帝王召罗夫康进都的目的。“恐怕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这事,帝王说好让我们去打蒙古汗军的,到现在却未给我们一兵一卒。”段举飞肯定了郑维浩的看法。陈世允也说了一句:“难道帝王叫罗夫康进都是为了叫罗夫康去主持北方的战局吗?想想也不是没这个可能,看来帝国一师很有可能要被派到北方,去对付金军去了。”

周宾有点肯定地说:“很有可能就是这样,帝王让罗夫康主持北方战局,帝国一师就会北上,与金军作战。在这个节骨眼上,帝王最牵挂的肯定是北方的局势。所以帝王急召罗夫康进都就是为了北方之事,我们还是先做好准备,准备调动,去北方。”

郑维浩、张国雄、段举飞、陈世允都点点头,表示同意周宾的看法,他们心理都能感受到帝国一师去北方作战似已成定局,接下来他们要做的是,就是等待命令的下达,并执行上级的命令。

俗话说得好,开弓没有回头箭。罗夫康既然表态愿意去北方担任统帅,那么他即便后悔这么做,也来不及了。罗夫康要来了一张北方的地图,在去北方之前,他必须对北方有个大致的了解。现在的北方战局是,凌河城和莫亚比兹没了,想划出一条抗击金军的防线,那么从深克利特要塞到弗玻里圣,再到威川脱克,这条战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呈凹凸形。莫亚比兹失陷后,帝国的北方少了一个支点,使得帝国北方防线的后方显得空虚,很容易被敌人突破。必须得在北方重新再找座城市作为北方防御的中枢,罗夫康看着北方目前的局势心里想着。

帝王四世明威俊传话过来,再次召见罗夫康。第一次会面时,帝王明威俊在罗夫康表态愿去北方后,让罗夫康回去好好想想,把事情考虑好,等下次面见时,帝王叫罗夫康提出要求。明威俊问罗夫康,有什么要求要提?罗夫康回答说:“帝国一师必须跟他一块去北方”。明威俊同意了罗夫康的这个要求。罗夫康接着对帝王说道:“我了解了一些北方现在的局势,认为要稳住北方现有的局面,使北方不致进一步恶化,帝王必须得向北方增派大量兵马,唯有充实北方的兵力,才能稳定北方的战局。”

帝王四世明威俊问罗夫康:“那么你认为应该增派多少人马去北方?”

罗夫康答道:“帝王必须再给我十万骑兵”。

罗夫康认为,要想在北方抗击金军,十万骑兵是能否赢得对金作战的充分保障。如果手中没有雄厚的兵力,一旦遭到金军的进攻,即便制定出了对策,也会因兵力不足的问题而无法有效实施击敌的策略。罗夫康不愿打无把握之战,如果帝王让他去主持北方战局却又不给他增派大量的兵马,罗夫康带着帝国一师那几万人去北方,也干不出什么名堂。数万金军若气势汹汹杀过来,光靠帝国一师那二万人马怎么顶,只能是被动挨打的份了。所以在罗夫康眼里,稳定北方局势的第一要义是派出足够多的兵马前往北方。再说,帝王去年许诺过给他十万骑兵,这都过去一年了,十万骑兵连个影子也没见到,罗夫康觉得是该到兑现帝王承诺的时候了。

帝王四世明威俊听到罗夫康提出的给他十万骑兵的要求,没有作声。明威俊想起了莫亚比兹的沦陷,想起了莫亚比兹的军民在金军的屠戮下的悲惨之状,派个将领到北方去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必须还得加派足够的兵马才行,否则金军一来。一想到这,帝王明威俊下了决心,决不能再出现像莫亚比兹那样的事了。帝王明威俊对罗夫康说:“每当想起或在梦中梦到莫亚比兹沦陷敌手的惨状,我就会从恶梦醒来。我时刻提醒着我自己绝不能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你说要给你十万骑兵。好,我答应你,给你十万骑兵。”

帝王四世明威俊爽快答应了罗夫康给他十万铁骑的要求,明威俊答应罗夫康这个要求的背后是基于这样一个客观条件:在经过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厉兵秣马,帝王四世明威俊已经能够给罗夫康一支十万骑兵的部队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帝王四世明威俊有感到是时候把准备与蒙金军决战的骑兵部队派出去了。

罗夫康进一步向帝王提出要求:“我希望能快点得到十万骑兵,在我去北方上任后,我希望帝王给我的十万骑兵能马上到来”。

帝王四世明威俊看了一下罗夫康,对他说道:“好的,我会尽量满足你的这个要求。”明威俊问罗夫康:“罗将军还有别的什么要求吗?”

“帝王应马上令帝国一师全体将士迅速北上,先到曼蒂兰斯特,再北上去北方。”罗夫康说道。

“嗯,好的。”帝王四世明威俊答应道。明威俊问罗夫康:“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见罗夫康一时说不出来,明威俊对罗夫康说道:“罗将军回去后若还有别的什么要求,可托谭佐相告予我,可别放在心上,这样对你对我,还是对帝国都没什么好处。”

听了帝王的这句话后,罗夫康点点头,对帝王说道:“我回去后,再考虑一下还有什么事要跟帝王说”。

“好的。”明威俊回话道。

结束了与帝王的谈话后,罗夫康退了下去,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在曼蒂兰斯特,罗夫康拜见了谭佐相。谭佐相已经听到上头传出来的口风,说帝王要让罗夫康到北方担任统帅。罗夫康见到谭佐相,说的第一句话就提到了这事:“谭佐相,不瞒你说,帝王让我去北方,统率北方的各路军队,我已向帝王表态愿意担任这个职务。”

谭佐相说道:“嗯,这事我也已听到了些口风,罗夫康,你对此做好了准备了吗?”

罗夫康回答道:“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过我正加紧准备着,做好了去北方述职的准备。”

谭佐相提醒罗夫康道:“你现在去北方可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现在北方乱成这样,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对你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无论是你要面对的敌人还是你须处理的内部事务,你都要做好充分详实的工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依谭佐相所言,我去北方要做好哪些工作?”罗夫康问谭佐相。

谭佐相告诉罗夫康:“你现在去北方担任一个战区的统帅,这与你之前所担任的职务不可同日而语。北方是由各个武装集团组成的战区。你到北方统率他们,就要跟他们打交道,处理好跟他们的关系,这是一。二是你作为战区统帅,要处理好跟帝王,跟帝国中央高官之间的关系,跟他们的沟通交流亦不可少。总之,你到北方担任帅位,必须要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这对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听了谭佐相的这番话后,罗夫康深表赞同,确实到了北方就任统帅,处理好与上下级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整顿好内部,才能一致对外。罗夫康向谭佐相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谭佐相,我觉得帝王对我还是十分信任的。”

罗夫康这话一出,谭佐相就说道:“帝王对你的信任这当然是件好事,但是你跟上级的关系,不仅仅是跟帝王的关系,还有跟帝国中央那帮高官的关系。你不能因帝王对你的重视而忽视了他们的存在。”

罗夫康有所顿悟,对谭佐相说道:“谭佐相的意思是他们当中有些人对我有意见?”

谭佐相话中有话地说:“这世界上有统一的口径吗。有一群人喜欢你,赏识你;也有一些人会对你抱有成见,这其实也是十分正常的。”

“那,谭佐相,遇到这些事情我又该怎么办?”罗夫康问谭佐相,期望谭佐相能在这方面指点他一下。

谭佐相给罗夫康的答案是:“用你的行动来打消他们对你的看法。”

罗夫康明白了谭佐相的这个回答。接着罗夫康向谭佐相问起了黄杰驰的事情:“谭佐相,黄杰驰将军,黄杰驰到时帝王会怎么处置他?”

一听到罗夫康说起黄杰驰,谭佐相感慨万千,他说道:“唉,没想到黄杰驰竟然还活着,一直跟着淮王,真是没想到,没想到呀。”

“那谭佐相,黄杰驰被关起来后,帝王会怎么处置他?会不会判个。”罗夫康没有说下去,心里似乎有点不自在。

“黄杰驰这个罪,是死罪可饶,活罪难逃。”谭佐相对罗夫康说道。

听到谭佐相说黄杰驰“死罪可饶”,罗夫康心里一下子轻松不少。在罗夫康看来,黄杰驰所犯的叛国罪判个“活罪难逃”的罪也是合情合理的。

辞别时,罗夫康对谭佐相说道:“周宾他们要是来了,我会和他们一块再来拜见佐相。”

谭佐相笑着说:“好的”。

帝王四世明威俊已决定让罗夫康去北方,担任北方战区的统帅,但是明威俊先要向中央的高级官员和高级将领透露自己的这个想法,征询他们的意见。帝王四世明威俊召陈学相、徐统尉及一些高级将领进见,传达自己的这个想法。帝王四世明威俊说道:“我已经让罗夫康担负起统率北方的责任,罗夫康本人也表态愿意去北方,我这次召你们前来,想听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明威俊把话说完后,陈学相、徐统尉和将领们都没有作声。他们对帝王任命罗夫康为北方统帅没有异议。北方现在的处境,想必将领们都不太愿去北方任职,这又不是什么好地方,一去很可能会送命。既然帝王派罗夫康过去,那就让罗夫康去吧。徐统尉打破了短暂的沉寂,表态拥护帝王的决定:“帝王令罗夫康去北方,我觉得也可以让罗夫康去北方试一试。罗夫康也算是一个久经战阵的将领了,派他去北方,担起统管北方的重任未尝不可。”

明威俊见学相、统尉及将领们对此没有意见,说道:“那就先这么定了,明天早议的朝会上宣布这一任命。陈学相,你回去起草这个任命。徐统尉,我已经答应给罗夫康十万铁骑,这事你要帮我办好。关于骑兵的事,不可再拖了,罗夫康不日即将启程去北方,给罗夫康十万铁骑的事要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争取让这批骑兵部队早日开往北方。”

听到帝王下的命令,陈学相和徐统尉领命,表示会办好帝王交给他们的任务。帝王四世明威俊在高层小范围的吹风结束后,接下来明威俊就要向全体官员宣布对罗夫康的任命。陈学相拟好了委任状后,在第二天的早议上,当众宣读了任命罗夫康为北方统帅的通令。通令下达后,明威俊问:“在座的官员和将领们,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议会大殿一时鸦雀无声。沉静片顷后,佐相韩国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韩国谊被很多人认为是下一任学相的人选。他的沉稳、老练和睿智,颇受帝王四世明威俊的赏识。明威俊让韩国谊坐上了第一佐相的位子,很明显,他就是学相陈青兆的继位者。韩国谊说道:“我觉得帝王任命罗夫康为北方战区的统帅,要慎重。罗夫康虽然久经沙场,但是在统领大军的经验上却有所不足。他还未有统率大军的经验,现在让他急匆匆地去统领北方的各路大军,不知他是否可以胜任,完成帝王交给他的重托?”

韩国谊这么一说,不少官员和将领颇为赞同。帝王四世明威俊见状,看了一下韩国谊,略带趣味地说:“韩佐相既然认为罗夫康不足以担当此重任,那么就由韩佐相亲自挂帅,去北方为我分忧?”

一听帝王要叫他去北方,韩国谊赶紧推辞道:“不不不,我已老迈,不胜担当这个重任。”

“那么韩佐相推荐一个更好的人选给我,也可以。韩佐相,有吗?”明威俊问韩国谊。

韩国谊没有作声,帝王四世见此,就坡下驴道:“既然韩佐相没有更好的人选,那就先让罗夫康去北方试一试。”

帝王四世明威俊定下了调子,把任命罗夫康为北方统帅的命令以正式条文的形式下达给帝国各部各地区的官员及将官。罗夫康成为北方统帅已是既定的事实,失去了主心骨的北方,将迎来它的新的主人。罗夫康,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军事指挥官,能否带领北方军民重振起帝国在北方的雄风,北方军民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