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97章 大战在即

第九十七章 大战在即

困城之策确定下来后,金国君主迈卡威便开始着手实施这个新的攻城之术,迈卡威决定对镶红旗固守的凌河城进行围困,拔掉这座突出于两国对峙线上的坚城。这次迈卡威对凌河城是志在必夺,但对雄心勃勃的迈卡威来讲,拔掉凌河城只是他要打破北方僵局的第一步,他还有更大的动作在后头。

走在莫亚比兹的城墙上,埃西霍望着前方,城外出城的百姓熙熙攘攘,一片安详平和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是与金军对峙的前方。帝国的北方地区,由于紧临金国的缘故,它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战区。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帝国北方像样点的城市不多,用十个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除了远离陆地的卡里几亚岛,在陆地上有点规模的城市只有凌河城、弗玻里圣、威川脱克、深克利特要塞、阿里斯达、都哈滨、鲁斯珀德、拜柏巴以及莫亚比兹。莫亚比兹是北方的中心城市,亦是军事重镇。

作为北方战区的最高指挥官,埃西霍名义上控制着北方所有的帝国军队。帝国的北方军队有纽爱尔军、帝国中央军、哈盛莱的镶红旗军、巴达武的镶白旗军、卡德茨的镶蓝旗军和卡里几亚岛的陆希莱的卡瓦勒海军。镶红、镶白和镶蓝三旗军驻守的地区是在北方战区的最前线,是抵御金军进犯的第一道篱笆,但是这一道防线若没有后方莫亚比兹的支持,就会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所以,莫亚比兹在帝国北方的防御体系中是一个不可缺失的支点,支撑着北方整个防御体系。

看着眼前详和的和平景象,埃西霍掐指算着,金军已经差不多有十年没来攻击莫亚比兹了。金军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没来进攻莫亚比兹,并不是金军对莫亚比兹动了善心,不忍进攻莫亚比兹,而是莫亚比兹在金军建立它的威慑力所致。莫亚比兹,在帝国对金国的初期战争中,是帝国军队的后方物资补给基地。庞倪胄将军率十五万大军出击金军,其大军的物资补济基地就是莫亚比兹。结果,庞倪胄率军歼敌不成,中了金军的“围魏救赵”之计,反被金军伏击,大军惨败,庞倪胄将军也战死在沙场上。

有了庞倪胄将军失败的前车之鉴,帝国开始重视莫亚比兹,派重兵固守,同时加固其城墙,使之成为一座堡垒式的要塞。在第一次攻击莫亚比兹尝到甜头的金军把莫亚比兹当作了香饽饽,时不时要窜到莫亚比兹,对莫亚比兹实施进攻。在金军对莫亚比兹的不断“锤打”中,作为北方本土人的埃西霍在保卫莫亚比兹中从一名普通军官渐渐升到莫亚比兹的一位守城将领。

帝王三世第十七年,金军进犯莫亚比兹,莫亚比兹被金军团团围住,莫亚比兹的守城将领是吴法焕将军。吴法焕将军率城内军民拼死抵抗金军的攻城,在战斗中,吴法焕将军被金军的一发炮弹击中不幸身亡。城内防务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这时埃西霍站了出来,挑起了守城的重担。埃西霍令城上的重炮手发炮轰击金军,同时用火攻在挖城墙的金军士兵,埃西霍率军民浴血奋战,组织起一道抵御金军的血肉城墙。经连日苦战,终把金军击退,莫亚比兹又得以保全。

这场莫亚比兹的保卫战,得到帝王三世明正诚的高度评价,帝王三世明正诚评价道:“在金军倾巢来犯,意欲踏破莫亚比兹的雄雄野心下,我莫亚比兹的守城军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击退了来犯的强敌,光荣地保卫住了莫亚比兹这座重城”。

一位亲眼目睹这场莫亚比兹保卫战的文人生动写下了当时战斗的情景:“黑压压的敌军像泥石流一样狂暴地袭卷上来,莫亚比兹的守城军民奋勇作战,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堤坝,任凭敌人炮箭飞鸣,屹然不倒,挡住了敌军的狂攻。在我守城军民坚若磐石的防御下,敌人的兵马无奈地哀吼着,退了下去,一去不返。”

在这场莫亚比兹的保卫战中,埃西霍脱颖而出,他在守城战中展现出的指挥才华引起了帝王三世明正诚的关注。帝王三世明正诚不久便任命埃西霍主持莫亚比兹的防务,节制莫亚比兹的守军,管理城内的百姓。埃西霍晋升为莫亚比兹的市守兼中尉。善于思考的埃西霍从这场保卫战中看到了在守城中击退金军,城内军民必须齐心协力,在具体的守城上,埃西霍总结出了“凭坚城,用大炮”的御敌之策。埃西霍认为,只要城内粮草箭炮等物资充足,军民齐心,凭借坚城,充分发挥城上大炮的威力,就有把握击退来犯金军的进攻。埃西霍依据这样的守城思路,积极备战,加固城墙,添置火炮,储存粮草箭炮弹药等物资,迎接金军的下一次进攻。

金军对莫亚比兹的兴师动众,使帝王三世明正诚认识到莫亚比兹的重要性,莫亚比兹“实为抵御金军进攻的必不可少的一座坚固的城池”。为了统一协调指挥北方的各支军队,便于以后更好地抵抗金军的来袭,帝王三世明正诚任命埃西霍为北方战区的统帅,节制在帝国北方的各路军队。鉴于莫亚比兹在北方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帝王三世明正诚给埃西霍三万中央军的骑兵部队,归埃西霍调派。埃西霍手头上又增加了三万骑兵,他感到自己守城的底气更足了。金军若敢来,必给予其迎头痛击,叫他们不敢再来,埃西霍心中暗暗想着。他卯足了劲,自信满满地等着金军下一次进攻。

帝王三世第十九年,新上任的金国君主迈卡威亲率十万金军铁骑朝着帝国北方杀奔过来。迈卡威这次进攻手伸得比较长,他首先进攻镶红旗军固守的凌河城,连攻几日,见攻城效果不大,金军无法在短期内攻破凌河城,迈卡威挥师南下转而去攻莫亚比兹。迈卡威留下一部分兵力用于继续围攻凌河城和监视弗玻里圣的镶白旗,率主力部队杀向莫亚比兹。迈卡威的金军来到莫亚比兹,见莫亚比兹城外整齐排列着骑兵部队,莫亚比兹的守将埃西霍早已严阵以待,等着金军来攻。

迈卡威一看帝国军队在莫亚比兹城外的排兵布阵和城上的防御,感到莫亚比兹的防御力量比凌河城要强得多,更难攻取。可迈卡威不甘心就此罢手,他传令金军向莫亚比兹发起进攻,在城外帝国骑兵部队的顽强抵抗和城上炮火的轰击下,金军连攻到莫亚比兹城下的机会也没有,更别说是攻城了。无奈之下,迈卡威只能收兵撤出战场。在莫亚比兹碰了一鼻子灰的迈卡威率军在返回途中作了最后一次努力,对凌河城又发动了进攻,毫无战果,迈卡威率金军不得不无功而返。

这次率军亲征的失利,使迈卡威意识到帝国在北方依托坚固的城池有着很强的防御力量。凌河城、弗玻里圣、威川脱克、莫亚比兹这几个城镇的守军防御力量甚为坚固,一时的强攻难以获得成效。金军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易地攻城掠地。考虑到这几个城镇是帝国在北方仅存的硕果,三旗军和当地的守军是绝不会轻易丢掉它们的,故而他们在面对敌人的进攻时表现出了旺盛的战斗意志。认识到了帝国在北方的防御力量,迈卡威决定养精蓄锐,不再作徒劳无攻的进攻。帝国在北方的战局就这样稳定下来。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金军与帝国北方守军相持在凌河——锦央——塔子山一线,期间两军没有发生大的战斗。

也正是考虑到帝国在北方坚固的防线,迫使迈卡威另辟蹊径,派使者出访蒙古汗国,与蒙古汗国结成军事同盟,派出以阿勒儿为首的八万金军与蒙古汗军一起侵犯帝国的西北部,给帝国西北部的军民造成深重的灾难。当然,这一切跟埃西霍没有关系,他的任务是守住还在帝国控制下的那部分北方地区,对帝国西北部人民的悲惨遭遇埃西霍只能表以同情。

埃西霍对自己这么多年来主持北方大局所获得的成就颇感满意,至少金军十年没来进犯莫亚比兹这个事实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当埃西霍回忆起他最后一次击退金军的场景时,即会津津有味地想起他在那次守城战中祭出的招式——凭坚城用大炮+城外布列的骑兵部队。把骑兵部队放在城外,背靠莫亚比兹,又有大炮的帮助,金军的攻城连城墙都没碰到就仓皇逃跑。这次守城战打得极为漂亮,埃西霍心里每每想起这次胜利,心里就倍儿爽。

十年的太平光景并没有消磨埃西霍的斗志,在北方帝金两军相持的战局下,埃西霍上文给帝王四世明威俊,提出了一个积极进取的策略:采取筑垒推进的方式逐步收复失地。在上呈给帝王的这个策略前,埃西霍已开始实施自己提出的这个策略了:埃西霍传话给驻守凌河城的镶红旗统领哈盛莱,叫他做好准备,派一部人马前往废弃多年的小凌河城,把这座荒废的城池重新修筑起来。

埃西霍把镶红旗军对小凌河城的修筑看作是他推行筑垒收复失地的第一步。埃西霍心里尚不清楚这第一步能否取得成功。但是他知道,在有限的兵力下,尤其是没有大量用于打击敌人的机动部队的情况下,筑垒推进的主动出击看似是最稳妥的进取方式了。可是埃西霍不知道的是,他的主动出击会给金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金国君王迈卡威决心改变先前攻打帝国北方城镇的惯招,一种新的夺城战术开始着手实施。沉寂了十年之久的北方均势将被打破,一场大战即将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