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88章 西入岭南

第八十八章 西入岭南

瓮城攻坚战结束后,帝国的西路军伤亡不小,光是最后的攻坚决战,西路军伤亡就超过三万人。在整个攻打瓮城的战斗过程中,西路军的伤亡近五万人,其中战死者一万八千余人(肃西军战死八千多人,帝国一师四千多人,厉荣部和王芝贵部以及鲁军各战死二千多人),重伤者六千多人。瓮城的淮军除约五千人突围而出外,其余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西路军在瓮城战中共歼灭淮军三万五千余人,其中有一万五千人被俘(包括七千多人的重伤员,很多人不久便死去,但未统计在战死者名单中)。可以说,西路军与淮军的瓮城攻坚战,两军拼得筋疲力尽,伤亡惨重。

攻取瓮城后,孙炳南把攻取瓮城的捷报快马飞送给帝王四世。在捷报中,孙炳南除了报告瓮城已被我军攻克的好消息外,也提到了攻打瓮城西路军付出的惨重的代价,西路军“伤亡逾四万,估计战死者近二万”。帝王四世在给孙炳南的复文中,除褒奖了孙炳南的西路军,抚恤阵亡将士,奖赏作战有功的将士外,还特地在最后面写上这么一句话:“稍事休整后,即向摩棱口进发,务必尽早攻破摩棱口”。

摩棱口是守卫岭南西面的最后一道天险,如果把瓮城比作是岭南西面的外大门,那么摩棱口则是岭南西面的内大门,只要西路军攻破摩棱口,岭南的西边就再也无险可守,前面是一片开阔地,西路军可以畅通无阻,一直可以攻到江都。

淮王当然知道摩棱口对岭南的重要性,一旦丢失摩棱口,岭南的西部将无险可守,帝国的军队可以**,兵临江都,所以淮王在摩棱口部有五千兵力,由鲁珉昌负责指挥。在得到瓮城被帝国军队攻占的噩耗后,淮王又向摩棱口增派了三千人马,力图在摩棱口阻击前来的帝国军队,使其不得而入。

在摩棱口的淮军指挥官鲁珉昌在从瓮城逃出来的溃兵中得知瓮城失守的消息后,开始行动起来,命令所部淮军做好战斗准备,迎击来敌。淮王派来的三千援兵归鲁珉昌指挥后,鲁珉昌的底气就更足了,以摩棱口的天然险要的隘口,再有八千众的作战士卒,鲁珉昌自信满满地向淮王表示:“敌若来,必将予敌以沉重打击,叫他们不敢再来”。

在攻占瓮城后,帝国西路军不得不休整一段时间,恢复元气。攻打瓮城,罗夫康的帝国一师伤亡八千多名将士,其中负责偷袭的董向焘所部的三千人,最后只剩下一千余人活了下来。在休整期间,罗夫康派出侦察兵深入前方,去刺探摩棱口的敌情。过了瓮城这一关,还有摩棱口这道坎,罗夫康知道要过摩棱口不容易,突破淮军把守的摩棱口对于西路军来讲注定又是一场苦战。果然,从侦察兵探来的情报中罗夫康得到在摩棱口的淮军有数千人,并新又增加数千兵力。淮军在摩棱口的守备兵力得到了增强,这也就预示着攻破摩棱口的难度大大增加了。

在帝王四世的催促下,孙炳南的西路军在休整一些日子后,开始向南挺进,在密林中的被淮王开辟出的道路上行进,朝着摩棱口进发。这条由淮军开辟出的道路不宽,部队拥挤在道路上,罗夫康担心部队在密林中行进会遭到淮军的偷袭,罗夫康向孙炳南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建议孙炳南都尉“加强对部队侧翼的保护”。孙炳南同意了罗夫康的主张,命令各部派出一部进入密林,护住自己部队的侧翼。

西路军在路上没有受到小股淮军的偷袭,顺利走出密林的西路军看到了挡在他们面前的摩棱口。面对着即将要攻打的摩棱口,孙炳南及不少将领对眼前要攻打的一道天堑惊讶不已:

我们用望远镜抬头一看摩棱口,果然这里地形险峻极了。沿沟两边的山头,仿佛是一座大山被一把巨型的大斧头劈开了似的,既高又陡。周围全是崇山峻岭,无路可通。从下往上斜视山口只有三十来米宽,又像是一道由厚厚的石壁构成的长廊。山口两边的悬崖上筑着淮军一个个石堡,石堡里弓箭手和炮兵把箭炮对着我们必须经过的三四十米宽、百米长的一小片开阔地。石堡下面,淮军还筑有工事,与石堡互为依托。透过两山之间三十米的空间,可以看到口子后面是一个三角形的谷地,山坡上筑有不少工事。口子后面的摩棱山,横空出世,山脉纵横。据情报可知,淮军在这里屯驻着数千人,扼守着口子至后面高山之间的峡谷,组成交叉火力网,严密封锁着我军的去路。

摩棱口,是孙炳南的西路军进入岭南唯一一条通道上的险要隘口。

看到摩棱口的险峻地形,罗夫康不禁想起了当年随许景良作战攻打的蛮夷人把守的险要隘口,其险峻程度跟摩棱口相差无几。从侦察兵中获取的情报里,罗夫康知道了敌人在摩棱口的防守上有两个弱点:一是敌人的石堡上面没有顶盖;二是敌人所有的火力全部集中在正面,试图凭借隘口天然险要的地形对前来进犯的西路军进行封锁。

敌人防守的这两个弱点都是由地形造成的。由于摩棱口是一个狭窄的山口,两边全是高耸的绝壁。绝壁是笔直的,陡峭得根本无法攀登,因此敌人把火力都集中在正面,在绝壁的顶端没有设防,石堡也用不着要顶盖。

孙炳南召集罗夫康、厉荣、王芝贵、安易鲁等将领开会,商讨攻打摩棱口的对策。针对敌人在摩棱口防守上的弱点,会上的将领们对攻打摩棱口的办法很快便达成一致,即派人攀登绝壁,迂回到敌人的侧后,同时抽调一支部队对摩棱口进行正面强攻。孙炳南从肃西军中选派二千人为突击队,负责从正面强攻摩棱口,罗夫康的特兵队则攀登绝壁,迂回到敌人的侧后去。

孙炳南确定了作战计划:由都团黄成彪率二千人的突击队正面强攻摩棱口。罗夫康的张德能的特兵队攀登绝壁迂回,到达迂回地点后,发出一红一绿的信号弹。总攻击的信号是三颗信号弹。

为了掩护迂回部队的行动,正面强攻的部队必须先开始行动。黄成彪率领二千人的突击队向着摩棱口发起进攻,面对着帝国军队的来攻,摩棱口的淮军表现出了决心利用天堑和帝国军队决一死战的气势,淮军在摩棱口形成的密不透风的交叉火力网令黄成彪的突击队在进攻中受挫,迟迟无法取得进展。

在突击队正面强攻的时候,张德能的特兵队来到绝壁下一个敌人看不见的死角。张德能先让一个战士爬上去看看,这名战士腰上缠着一条长绳,拿着竹竿,先钩住了一棵小树的树根,往下拽了一下,似乎很结实,于是猛地向上一蹿,像只猴子一样登了上去。战士的身影越来越小,一会就不见了。绝壁下的每一个人都不敢出声,但都很焦急。不一会儿爬上去的那名战士在上面把绳子顺下来,上百名特兵队战士开始抓着绳子攀登绝壁。

天黑了下来,孙炳南把总攻的时间定在第二天的清晨,天亮了,迂回的部队还没有任何动静,孙炳南决心不再继续等下去,三颗信号弹升上了空!

西路军的总攻开始了。

在摩棱口的前沿阵地上,炮火轰鸣,参加总攻的官员从隐蔽处蜂拥而出,向着摩棱口隘口冲了过去,杀声在峡谷中回荡。就在这时,一红一绿的两颗信号弹从山后升起来了,淮军的石堡上面突然出现了墨绿色的帝国部队,扔下来的炸药如雨点般落下来,在石堡内和四周开花爆炸。淮军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封锁摩棱口的火力顿时减弱下来,总攻的官兵冲过了摩棱口的隘口,向着敌人防御的纵深席卷而去。

面对着源源不断冲过来的帝国军队,鲁珉昌的淮军渐感不支,整个防御体系被帝国军队冲得支离破碎。兵力不占优的淮军在潮水般涌过来的帝国军队的冲击下,难以再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不少淮军放弃了抵抗,溃退而去。

孙炳南很快就得到了报告:摩棱口已在我军手中。

孙炳南心里一阵高兴,心中的担忧一扫而光。攻占了摩棱口,西路军已经打开了进入岭南的通道,即将西入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