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74章 前途未卜

第七十四章 前途未卜

罗夫康和周宾到鞑朗国的期间,孙炳南没有停止攻击瓮城的脚步,帝王四世在给孙炳南的指示中说道:“不可求急效,瓮城甚固,但只要你们发起一次次不懈努力的进攻,总会有成效。”帝王四世的指示意思明确,就是让孙炳南对瓮城不断施加军事压力,在一次次的攻城战中消耗瓮城的淮军,使得守城的淮军不断减员,总有一天他们会撑不下去。孙炳南坚决贯彻帝王四世的指示,在让部队休整几日后,又开始为新一轮攻打瓮城的战斗作准备,在孙炳南看来,攻打瓮城不管结果如何,总比不攻打要好。

与此同时,罗夫康和周宾,这两个帝国一师的一号人物和二号人物的消失,令西路军的将领们议论纷纷。罗夫康去鞑朗国的事除了帝国一师四个联队长知道外,罗夫康只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孙炳南,考虑到知道此事的人越少越好,罗夫康请孙都尉替他保密,孙炳南自然也知道这件事的秘密性有多重要。一些将领问孙炳南,罗夫康和周宾去哪里了?孙炳南的回答是:“罗夫康和周宾有事到外面去了,很快就会回来,你们不用担心。”

一些将领向帝国一师的四个联队长问起罗夫康和周宾的去处时,四个联队长的回答和孙炳南是一个调子:“罗将军和周宾将军有事到外面去了,很快便会回来”。西路军的其他将领不知道罗夫康和周宾到哪里去了,去问问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模棱两可,不知所云。当西路军的将领关心罗夫康和周宾的具体去向时,在瓮城的淮军将领也在为罗夫康和周宾的突然离去大惑不解。

黄杰驰得到罗夫康和周宾离开帝国一师的情报,在情报中黄杰驰还得知罗夫康和周宾并未带多少人离开帝国一师,他们是向北前行。罗夫康所带的人马不多,且是向北而行,黄杰驰心里琢磨着罗夫康这次丢下帝国一师的目的,他到底想干什么?淮军的将领对此也纷纷猜测,有的将领说罗夫康是去搬救兵去了,有的将领说是被帝王召到曼蒂兰斯特面授要意去了;还有的将领说罗夫康身体不适,在周宾的陪同下看病去了。黄杰驰无法判断罗夫康这次离开的真实意图,罗夫康此人向来诡计多端,出兵打仗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只不过在黄杰驰的眼中,只要淮军坚守瓮城,不在野外与帝国军队交战,罗夫康也没什么牌可出,该出的牌罗夫康也打出来了,罗夫康还能打出什么特色的牌来?

黄杰驰很想看看黩驴技穷的罗夫康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黄杰驰没有把太多的心思放在罗夫康的离去上,因为当面孙炳南的部队又将对瓮城发起攻势,黄杰驰眼下要做的是打退敌人的进攻,守住瓮城。

在孙都尉向西路军将士下达即日攻打瓮城的命令后,代理指挥帝国一师的郑维浩作出了一个决定:把自己的联队的三千人作为预备队。董向焘对这一调动有点不理解,他所率的部队一直是主攻部队,怎么这次不叫他们直接参加战斗,调为预备队了呢,董向焘找郑维浩联队长,说出了他和他手下将士的不解引起的牢骚。郑维浩则对董向焘说:“我把你们调为预备队是另有目的,这事我暂且不会对你说,到时你自会明了,你们的不满我知道,但是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你们的天职,你回去后,让你的部队接受这一安排,别的话我也就不说了。”

董向焘听完郑维浩的话后,心里一直怪怪的,他不知道联队长调他们为预备队有什么别的目的。

孙炳南的西路军攻打瓮城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攻击持续几日依旧未取得新的战果,西路军被守城的淮军挡在外城的外面,徒唤奈何。

攻城战果不佳,但孙炳南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罗夫康派来的人到了,罗夫康一行人西去鞑朗国的目的已经顺利达成。

罗夫康派来的传话兵来到帝国一师的驻地,向郑维浩、张国雄、陈世允、段举飞四个联队长带来罗夫康和周宾说服鞑朗国国王从他的国家取道的好消息。郑维浩闻知罗夫康和周宾已经成功后,把这个好消息转告给孙炳南都尉。孙炳南知道此事后,叫郑维浩忙准备起来,尽快派一支部队行动出发,实施罗夫康的偷袭计划。

郑维浩以帝国一师休整为名,让一部分部队到后方休整,副联队长董向焘的部队和张德能的特兵队也在其中。帝国一师休整部队来到商信城。郑维浩把董向焘和张德能叫到一间密室,郑维浩对董向焘和张德能说道:“我叫你们到这里来是向跟你们说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

董向焘和张德能看着老团长,郑维浩说:“张德能从你们特兵队中调出二百人交由董向焘指挥,连同董向焘的部队一起,去执行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

张德能问郑维浩:“执行什么任务,这么重要。”

郑维浩回答说:“这事我到时再跟你说,你们也不要跟任何人说,对外则说是总部的命令,张德能你先回去执行我的命令。”张德能离开后,郑维浩对董向焘说:“这次任务由你全权指挥,考虑到任务的特殊性,你和你指挥的部队装扮成普通人,你们要穿上便装,带上粮弹武器物资,此次你们行途较远,到时等你们见到罗将军便会知道你们到底要干什么,罗将军会告诉你们要实行的具体行动的,便装、粮食、弹箭等物资我们都会为你们备好,你们要去的地方会有人作向导,带你们前去,我现在跟你交待完后,你回去准备一下。”

董向焘听完郑维浩的话后,知道摆在他面前要完成的任务,虽然董向焘不清楚要执行什么任务,但是从郑维浩所说的话中,他听得出这个任务很重要。

张德能从特兵队中抽出李炜的二百人,归董副联队长指挥,李炜问张德能:“把我们调出去,有什么事要做?”张德能说道:“不知道,郑联队长没有详细告之,不过把你们交给董副联队长,肯定有重要的事要做,你们听从指挥,董副联队长叫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李炜的二百人充入董向焘的部队后,集中起来,都统一换上便装,随行的车马也都准备好了。临行前,郑维浩对董向焘说:“这次你们执行任务,须轻装而行,所以所带武器火炮只带鸟铳炮;考虑行军迅速路途又远所带粮食多备干粮,有向导为你们带路,到了目的地等碰到罗将军和周宾将军,他们会把具体的事情告诉你。”说着,郑维浩拿出地图,一边比划,一边说道:“你们由现地先向北,然后折向西,穿过麦戈沙漠,向西南前行,带路的向导会引你们前去与周宾将军和罗夫康将军见面。”

出发的工作准备就绪,董向焘的部队在向导的带领下启程出发,对于董向焘和他所部的官兵,他们对此行的目的不甚明了,对到底要去哪里也并不清楚。在路上,董向焘问带路的士兵:“我们这是要去哪里?”“一个小国。”带路的士兵回话道。一个小国?董向焘想着,“那个小国在哪里?”董向焘问道。“在帝国的西南角边,与帝国接壤。”带路的士兵说道。

董向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仿佛明白了一些。董向焘的部队穿过麦戈沙漠,离开国境,进入二郎山,带路的士兵告诉董向焘,走入这条山路,他们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叫鞑朗的小国,罗将军和周宾将军都在那里。走出群山,带路的士兵说:“我们已到鞑朗国了。”董向焘问:“周宾将军和罗将军在哪里?”“不远,你们很快就能见到他们,鞑朗国国土不大,不用费太多时日,这里的人跟我们长得差不多,互相交谈也没什么问题,他们本地有一种特制的酱,沾在烤翅烤腿上特别的好吃,叫什么来着的。”带路的士兵侃侃而谈道。

进入鞑朗国,董向焘的部队走了没多长时间,他们就看到周宾将军在前面等着他们。董向焘跳下马,走到周宾的面前,敬了个礼。周宾示意说不用了,然后他对董向焘说道:“你们先在这里住一晚,去见罗将军之前,我有些事要特地对你们说一下。”晚上,周宾召集董向焘、李炜等中队长以上的将官开会,会上周宾对开会的将官说:“这次你们到鞑朗国其实是来执行一项军事任务,只不过我们对鞑朗国的国王和高官说你们是出海人员,借道入海,所以你们这次穿的是便装,是为了掩人耳目。你们到这里来后,要把自己看成一群航海人员,而不是打仗之人。”说着,周宾把目光扫到董向焘身上,对他说:“董向焘,你见到我后我之所以打断你的敬礼,就是想告诉你,由于你们到这里的身份不同了,已假扮成航海人员,所以到鞑朗国,你碰到我和罗将军,就不要再敬礼了,因为这也许会暴露你们的身份,点个头就行了,你们听清楚了吗?”

周将军的一番话,使董向焘和与会的将领终于知道他们为何要穿便装,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周宾接着说道:“由于你们是假扮为航海人员,所以你们要统一口径,不要说漏嘴,这也是我为什么召集你们开会的原因,到了鞑朗国,你们最好不要出声,鞑朗国的官员如若问你们,你们就按我的话说,说你们是航海人员,你们要把我会上所说的话给你们所属的官兵们讲,大家统一口径,这也是我为什么让你们在这里住一晚的原因。”

会议行至末尾,周宾说了最后一句话:“那好,话说到这里,你们把我的话传达至部队的每个人,明天我带你们到鞑朗国的王城,去见罗将军。”

第二天,在周宾的带领下,董向焘的部队来到鞑朗国王城的城下,董向焘和李炜两人跟随周宾进了城,其余人留在城外。董向焘在鞑朗国王城的城墙上见到了罗夫康,罗夫康看到董向焘和李炜到了,对他们说:“等你们很长时间了,来,你们过来。”罗夫康挥挥手,示意让董向焘和李炜走到他身边,罗夫康拿出一张刚绘制而成的地图,在地图上对董向焘和李炜比划说:“这张地图是我让绘图员刚绘制而成的,你们现在这边,我叫你们过来是让你们率部从鞑朗国王城的入江的河流,沿着河流顺江而下,穿过密林,绕到瓮城的后面,偷袭瓮城的淮军,以此配合大部队的正面进攻,里应外合,攻下瓮城。”

董向焘看着地图,他明白了罗夫康让他们来到鞑朗国的作战意图:取道鞑朗国,顺江而下,穿越丛林,从瓮城的后面偷袭敌军。

罗夫康接着补充道:“你们悄然来到瓮城的后面,敌人必然浑不知觉,到时你们采取何种偷袭方式,由你们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若你们偷袭成功,攻入瓮城的内城,发一束彩色信号弹作为你们偷袭得手的信号,不管怎样,若成功,一定不要忘了给我们发信号。”

“明白了,罗将军。”董向焘和李炜答复道。“对于此次的偷袭行动,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罗夫康问道。见董向焘和李炜没出声,罗夫康叮嘱道:“此次偷袭敌人路途远,所经之路又都是密林,我已经派人在几个必经路段上设好了路标,方便你们前行,林中道路难辨,你们前行不要迷路,路上不要生火煮饭,免得暴露目标。”罗夫康询问董向焘:“粮水弹箭是否备足?”董向焘答道:“足以应付这次行动。”“好,你们快做准备,竹筏我已为你们备好,休息一下后你们即刻行动出发。”罗夫康用命令的口吻对董向焘说道。

董向焘的部队在鞑朗国官员的带领下,来到王城东面的一处渡河口,把一只只装着鸟铳炮及炮弹、炸药、强弩、弓箭、箭矢、矛、戟、长刀、斧头、盛满水的水囊、干粮等物资的木箱搬到竹筏上,部队的官兵乘着竹筏,顺着漓江的支流而下,踏上了征途。

罗夫康目送着董向焘的部队渐渐远去,受到第一次偷袭失败的打击,罗夫康的头脑清醒了不少,对这次偷袭能否成功,罗夫康心里没有多大的把握,他深知这次偷袭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孤军深入敌后,董向焘的部队就像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他们未来的动向罗夫康无法准确予以掌握,至于他们能做到何种程度,罗夫康更难以预知。在罗夫康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中,这次军事行动如同是当年的北上进攻,作战目的明确而又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