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勋章帝国勋章
字体: 16 + -

第31章 沧桑的脸

第三十一章 沧桑的脸

史大尉不同意撤,其他将领也不好说什么,包括爵王。爵王赞成撤退,留在这里危险,爵王的等级职称比史大尉高,但是他到这里只是代表帝王来慰问的,说到底爵王只是一个慰问团的团长,军队的实际指挥权握在史大尉及一批将领手中,爵王无法也不能过问军队的决策指挥事宜。史大尉说不撤,爵王也只好把要撤的想法深藏起来。爵王开始关心起罗夫康的部队来了,这罗夫康到底什么时候到,慢吞吞的,爵王心里想。

回到自己的宿地,见爱妃正在**铺被子,晚上入寝,爵王和爱妃睡在**,爱妃**的身子紧靠着爵王,一只手放在爵王胸上,问爵王:“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走?”

爵王一听,顿时心烦意乱起来,敷衍道:“好了,好了,睡觉。”

心感烦躁的爵王不知道还要在这里呆几天,眼睛直直看着,夜深了,爵王的眼皮被倦意拉在一起,闭上眼睛,一觉醒来,天亮了。

“一夜过得好快,眼睛一闭一睁就这么过去了。”爵王小声自言,他睡不着了,起床,穿上衣服,走出棚外,天边那片朦胧的亮色逐渐扩大,山野草地骤然映入爵王眯着的双眼。

天空出现鱼肚白,已翻过几十座海拔在三四百米到二千米的山后,罗夫康的部队终于踏上平地,视野渐渐明晰,眼前铺展开来的是一片草地,草地尽头没多远是那座白雪皑皑,直入云霄的嘎巴斯大雪山。

松布达草地,是布拉哈山脉最大的湿地,南北绵延最长六七十公里,东西最宽上百公里,罗夫康部队所经的一段,南北约二十多公里。

草地野草丛生,水流交错,小草上雾气缭绕,没有树木,没有石头,几乎没有干燥坚硬的地面,只有长在沼泽上的一丛丛几尺高的乱草。草丛下是无法预测的泥潭,脚踩在上面软软的,若是一不小心下脚过猛,就会陷下去直至被吞没。

在草地的边沿,那些没见过草地的将士们,心情骤然紧张起来,罗夫康要求部队每个人跟着前面的先头部队走,一个个紧跟着,不准偏离,不准喝也不准用草窝里的水,因为草地里的水是淤黑的,有毒,喝了肚子发胀,会死掉。

罗夫康让那些曾走过草地的帝国一师的官兵作宣导,告诉其他人过草地不该做什么,该注意什么。在罗夫康眼中,过草地不是件难事,部队干粮和饮用水都还够用,所经草地不长,很快就能过去。

部队过草地没受什么损失,人员一个没拉下,都平安无事过了草地,只是有几匹马陷入泥潭,被淹没。一名士兵身边的一匹马踏入泥潭,那个士兵想拉马一把,因为那匹马驮着很多东西,其中有鸟铳炮和数箱炮弹,那名士兵舍不得,正要拉马时,被自己的队长拦住了,队长对他说:“你想死呀,你拉它反倒会把你搭进去。”草地的泥潭使劲越大,陷得越深,马匹吼叫着,越挣扎越下沉,直至完全沉没,咕噜咕噜冒出几个气泡。

过了草地后,挡在罗夫康部队面前就是那座嘎巴斯大雪山。

嘎巴斯大雪山海拔五千六百八十米,在它两旁矗立着一座座跟它一样山头披着银装的雪山,这片地域是布拉哈山脉少数几个高海拔地势,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有许多海拔在五千米以上的雪山,嘎巴斯雪山是其中最高的一座,超过五千五百米。

传说布拉哈山脉在远古时期所有的山都被冰雪覆盖,天神派出一条火龙,令他熔化盖在山上的冰雪,火龙用火舌熔化了所有山上的冰雪,除了几片地势高的大山,由于那里的山神势力强大,火龙无法飞得太高,只能化掉一部分冰雪,山头的部分,火龙爱莫能助,只好由它存在着。

这当然只是传说,雪山上有一层积雪是因山势太高,空气稀薄,天气寒冷等自然条件所致,跟火龙什么的没有关系。

部队将要过雪山了,罗夫康让部队停下来,向将士们讲了有关雪山的一切譬如雪崩、寒冷、缺氧等。罗夫康还下达了一个过雪山的“三不准”命令:

不准长时间待在原地;不准喝雪地里的水;不准大声叫喊

出发前,部队的炊事员给每个人烧了一碗辣椒水,御寒,壮气。

罗夫康带着部队走上了嘎巴斯大雪山,从阴冷潮湿的山脚到寒冷的雪线之上,山势越来越陡,空气逐渐稀薄,官兵们开始剧烈地喘气,雪面上反射的强光令他们睁不开眼。阳光刹时间不见了,狂风骤起,卷起漫天雪雾。冰雪在官兵们的脚步下发出令人心惊胆战的“嘎嘎”声,雪流撞击在冰岩上,激起巨大的雪浪。不少战士和骡马也被狂风刮下了雪谷,不断有骡马因在雪山上滑倒而跌落雪谷;有些骡马一头栽倒在雪地上,再也起不来了,被大雪湮没,冻死在雪地上;有的战士被风刮倒了,就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

有些女医护人员实在爬不动了,就抓住骡马的尾巴,被拖着一点点往上前行;抬着单架的战士由两人增至四人,步履缓慢地在雪地里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挪动。接近山顶时,天空下起了冰雹,冷得人呼吸都冻了冰,手和嘴唇冻得发紫,冷风像刀子一样吹打在每个人的身上,那些坐下来休息喘喘气的,就在原地冻僵。爬行队伍的人堆中,不少人用手势和拍打鼓动随行的战友们继续前行;有些人走到那些停在原地,大口喘气的士兵前,拉着他们的胳膊,叫他们快走,不要呆太长时间;也有些人弯下腰去,想拉坐在雪地的同伴起来,可是发现他们已咽了气,一动不动地像一塑冰雕,任凭暴风雪的肆虐,他们永远地留在了这座雪山上。

罗夫康拄着根木棍,爬行在雪山上,他没有严重的不适,在喘得太剧烈的时候,他会停下来站片刻。看着皑皑雪峰和不断拍打过来的雪片、雪粒、雪块以及雪地上冻死的人马,罗夫康和部队所有人都抱着坚定的信念:他们一定能爬过雪山,部队一定能度过这道难关。

走下雪山,进入平原地带,罗夫康部队的每个人看到了令他们难忘的景色:和煦的阳光照耀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五彩缤纷的野花在草地上蓬勃盛开,在微风的轻抚下,摇曳着。

罗夫康的脸上露出了微笑,部队总算度过了最艰难时刻,此地离史大尉驻地已不远,且前面多是平原,只有几座海拔几百米的山,在翻过这些山后,就可顺利走出布拉哈山脉,与史大尉会合。

天色渐暗,罗夫康让将士们好好休息一个晚上,明天天亮后,吃顿饱餐再走。周宾提议派几个人到前面探探情况,看看有没有敌情。罗夫康认为敌人不可能会到这里及附近地区,但出于安全考虑,他叫张德能派几个人去前面侦探敌情,到时汇报。

罗夫康心里想好了,部队刚爬过雪山,身体疲劳至极,休息一夜,明早再吃顿饭,然后不停地行军,中途只作短暂歇息,一直走到史大尉那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罗夫康看着部队在地图上的大致位置,与史大尉驻地的路程,估摩着三四天即可跟史大尉会面。

部队度过一夜,早上吃过饭后,罗夫康告诉大家,行军尽可能快,中途少休息,争取早点与史大尉的大军会合。前方探查的人向罗夫康汇报,前面没有敌情。为了以防不测,罗夫康命令张德能的特兵队继续作开路先锋,走在前面,并与主力部队拉开距离,发现情况,及时前来汇报。虽然罗夫康的部队在接下来的路途中,不再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但是罗夫康心里明白,只要没跟史大尉会面,就不能排除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对于多数将士来讲,他们是抱着喜悦的心情踏上这段归途的,历经重重磨难的他们怀抱着结束艰苦流离的日子,到达目的地的美好憧憬,他们快速行走,以期早日结束移动不定的状态,落下脚,好好休息一下。

史大尉一直等着罗夫康的部队,等待的日子对史大尉及将领们来讲,真不好受,那也是一种煎熬,史大尉见将领们有点沉不住气,安慰他们说:“再等一天,如果罗夫康还不来,那我们就率部队先撤,留下一拨人马接应他们。”

话音刚落,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了:在东面发现罗夫康的部队,他们正滚滚而来。

史大尉、爵王等其他将领都走了出来,落阳之下,远处有一条长龙正向这里靠近。墨绿色的军服,史大尉一看就知道是罗夫康的部队。罗夫康部队将士的身影在史大尉眼中越来越清晰,当他们走到史大尉面前,停下来后,映入史大尉眼帘的是一张张沧桑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