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刀史评杂论
字体: 16 + -

第二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批驳道家杨朱、墨家墨翟等人,是儒家思孟学派的领袖人物。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列国,但没能被当时的各国统治者所接受,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治国理念。其代表作《孟子》由孟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现有《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和《尽心》七篇传世。“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仁者无敌”、“舍生而取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等名言警句皆源出于此。孟子学说的出发点为“性善论”,进而提出“仁政”、“王道”的概念,主张以德治国。其行文畅达、气势充沛,逻辑缜密、长于论辩,代表了先期诸子散文写作的最高峰。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一文后,孟子逐渐被视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其人其书的地位也随之得到大幅提升。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进行合编,定名为“四书”,确立为公认的儒家核心经典,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孟子也因其在继承并发扬孔子儒家思想方面的杰出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在“性善论”和“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将其真正地运用到了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仁政”主张,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评暴力,反对战争。这是儒家“仁政”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仁”、“义”是孟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不难看出,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主体的王道思想,可概括为:其一,尊民心,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理念,认为民心的向背是关乎天下得失的关键问题,并将争取民心作为争夺政治领域主动权的根本策略;其二,亲民众,即主张君主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并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己及人的外推方式,结合“民有恒产、减轻赋税”的经济手段,不断拉近与民众的关系,认为如此才能够真正得到民众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的目的;其三,用贤良,即要求君主重用有才能的人,形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政治局面,形成“明其政刑”的效果,以减少民怨、巩固民心。此外,孟子非常重视民众个人的道德修养,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种,将人伦关系划分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类,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其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这种伦理道德观来看待和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就有了根本的保证。孟子这种把伦理和政治相结合、将修身与治国相联系的政治理念非常具有特点,既充分强调了社会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搞好国家政治的根本,又使得其“仁政”思想不再空洞,也不再仅仅局限在统治集团本身,而是成为民众的责任所在,故而调动了所有社会成员的能动性,使得君民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不在偏执于一方,充分发挥了君、民两大社会力量的正面作用,不愧为是儒家中庸思想在政治领域的灵活运用。正如《易经》中所讲:“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上行下效、下行上感”局面的形成才是政局稳固、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一切政令成功推行的切实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