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珠华点绛心
字体: 16 + -

第77章 离京遇阻遭险情

李纨见黛玉面色决绝,心里十分的不舍,便拍着她的手叹道:“好妹妹,你这是何必呢!我们女人这辈子,总要有个男人依靠的。你不想跟着王爷,又不喜欢何公子,难道还是记挂着宝玉?可宝玉已经跟宝钗成了婚,如今他那种情形也是自身难保,又如何给得了你一份安静的生活呢?”

黛玉淡淡的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嫂子,我这辈子只想一个人安静地过。谁也不想嫁。”

李纨大惊,叹道:“这怎么成?你还不到十六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这种话以后可不要再说了。”

黛玉悠悠一叹,不再多说。

李纨回头看了一眼雪雁,雪雁亦是微微摇头。

回静宜别院的路上,雪雁跪坐在黛玉身侧,不解的问道:“姑娘,您为何会跟大奶奶说终身不嫁的话?难道王爷不就是您的依靠么,不是您要嫁的人么?若非如此,您……”

剩下的话雪雁不敢问出口,但黛玉已经很明白她要说的是什么。

于是她淡然一笑,说道:“当时王爷北征在即,他的心中自然是放心不下我。再说,我的命是王爷几次三番救回来的,我已经无以为报。北去战场上瞬息万变,一念之间便是生死。我不想他带着遗憾上战场。他想要我这副身子,给他就是。我想穷其一生,恐怕都不可能有王爷这样的人对我,我把自己给了他,也算对得起我与他之间的这份情意了。”

雪雁惊讶的叹道:“奴婢还以为姑娘已经把自己托付给王爷呢。姑娘说对得起这份情,可为何又要离开呢?王爷对姑娘珍之重之,必会维护姑娘,纵然不能为正妃,将来也不会有谁敢欺负姑娘啊!离开这里回姑苏去,姑娘又不想依附何公子,姑苏城内已经没有我们旧日的家业,焉能有姑娘的安宁日子过?”

黛玉反而轻轻吁了一口气,神情由刚才的凝重变得轻松了许多。她抬手掀开车窗帘子看了看外边,又放下来低声说道:“雪雁,以你之见,觉得今日一早徐嬷嬷带着人过来说太妃的话要接我去王府居住是何意?”

雪雁想了想,说道:“自然是太妃承认了姑娘是王爷的人,所以才接姑娘过去的。”

黛玉点头,说道:“若我如此就顺从着进了王府的门,你以为凭着我的身份,可在王府平安的活多久?”

雪雁一愣,皱眉道:“姑娘何出此言,难道太妃接姑娘过去是为了害姑娘?”

黛玉摇头道:“太妃没有此意,但并不代表别人没有

。你可记得之前的尤二姐?她还是有姐姐依靠的人呢。你以为我如今的处境又比她好了多少?”

雪雁忙道:“姑娘何必担心,王爷又没有个正妃跟二奶奶一样狠辣。”

黛玉想起暮云归客栈的那场大火,无奈的失笑起来,摇头道:“你还没看懂么?比起外头这些人的手段来,二奶奶还不算是狠辣的。”

雪雁不解,还要再说,却见黛玉已经靠在车之蓬荜上疲倦的闭上了眼睛,她只得把到嘴边的话咽到了肚子里。

北静王府,太妃的瑞萱堂。

徐嬷嬷一番话慢慢地说完后,太妃便失望的叹了口气,说道:“是我们太心急了。况且那姑娘的身子弱的很,不像是个能生养的。”

徐嬷嬷忙劝道:“我们太心急是有的,不过太妃放心,张太医说了,林姑娘的身体虽然底子不好,但如今已经没有大碍了。这几日也就是有些忧郁,精神才不怎么好。这恐怕是王爷北去,她思念王爷所致。她不想过来住也是好事儿,这样也能让她自己在别院里养养身子。若是到了这边,一切皆不是她所熟悉,难免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若是真的怀孕了,反而对孩子不好呢。”

太妃闻言点点头,说道:“如此也好。只是你再派几个人过去照应着,别再有什么闪失。你们王爷不在家,就算她没有身孕,等王爷打完仗回来看不到他的心上人,也必然会怨恨我这个母亲。”

徐嬷嬷忙笑道:“太妃这话把王爷说的也太不堪了。他再怎么喜欢林姑娘,也不会怨恨太妃的。太妃放心,奴才把王爷的马车放在别院,便把赶马车的人也放在了别院。那边有什么动静,自然有人报过来的。”

太妃笑着点点头,说道:“你做事就是这点好,不着痕迹,又十分的周全。”

徐嬷嬷又笑道:“按道理应该派几个有经验的妇人过去照顾的,但那样的话未免让她多想

。太妃也知道,那姑娘敲上去便是个多心的人。”

太妃叹道:“这也怪不得她,从小寄人篱下,虽然是外祖母家,但毕竟荣国府家大业大人多嘴杂的,她若不处处留心,也不能熬过来。”

徐嬷嬷点头叹道:“太妃说的很是。所以这姑娘很是知道进退。就算是拒绝了奴才,也没让奴才感到难堪,这便比那些王公家的千金小姐更胜一筹。”

太妃笑了笑,没有说话。

恰在此时,有人进来回道:“回太妃,别院那边传来消息,说林姑娘出去了一趟,说是去锦华楼找她表嫂去了。”

太妃皱眉道:“有人跟着没有?”

那人回道:“她没用王爷的马车,不过驾车的却是徐嬷嬷带过去的人。”

太妃点头道:“这也罢了。她一个人寂寞无聊,去找她娘家的嫂子说说话也是常理。去就去吧,总不能像对待囚犯一样,连这一点自由都不给她。”

那人福身应了一声,徐嬷嬷摆摆手让她下去,方笑道:“太妃,那锦华楼也是林姑娘的产业呢。听说她还是大股儿,她那个表嫂李氏只不过给她管事罢了。”

太妃笑道:“哟?她还有这份本事?”

徐嬷嬷笑着把听来的话又细细的同太妃说起来。太妃也是长日无聊,听了徐嬷嬷的一番闲话,倒是对黛玉有了更深的印象。

黛玉回到静宜别院后便把紫鹃叫到跟前,问道:“东西收拾的怎么样了?”

紫鹃忙道:“已经差不多了。都是姑娘贴身的衣物首饰等,还有些银两盘缠奴婢已经都收起来了。”

黛玉点点头,说道:“很好,你今晚便把这些东西都拿出去,送到锦华楼交给大嫂子。”

紫鹃不解的问道:“拿出去作甚?难道姑娘不想住在这里了?”

黛玉点点头,叹道:“王爷不在,我住在这里算怎么回事儿呢?没得找人笑柄罢了

。”

紫鹃想了想,这话也在理,于是点点头,转身进去把五六个大包袱翠羽和雪雁帮着拿出去。至晚饭后,紫鹃说有事儿要去锦华楼,便叫洗墨驾车,带着那几个包袱往锦华楼去了。

两日后,黛玉又叫马车出门。

徐嬷嬷使唤来的人自然驾车相随。

到了锦华楼后,那驾车之人便被贾兰让至一旁喝茶。眼看着天色不早,那驭夫便催促贾兰:“小哥儿,烦请你进去通告一声我家姑娘,是时候该回去了。”

贾兰便进去见黛玉,黛玉已经换了一身男装,准备另坐马车去码头和何隽之汇合。临走时忽然有想着若自己这样走了,北静太妃定然找这锦华楼的麻烦,于是她吩咐紫鹃道:“你去叫驭夫把马车备好。”

李纨大惊,因问:“妹妹既然决意已去,为何还用北静王府的马车?”

黛玉叹道:“若我无故在锦华楼消失,太妃必然迁怒于嫂子。所以我不能就这样走了。”

李纨摇头道:“我岂是那种没担当的人?太妃不信尽管来搜查就是了。我又没窝藏人口,难道她还能把我送进大牢不成?”

黛玉劝道:“嫂子所言差矣!太妃是何等身份的人?她若迁怒于嫂子,嫂子是没地方讲理的。这锦华楼是我们的心血,不能就这样毁了。何况,我还想嫂子在这里等王爷回来呢。”

李纨又不解的问:“妹妹既然决意要走,为什么还记挂着王爷?”

黛玉无奈的叹了口气,此时她能说什么?难道她要告诉李纨,自己心里实在是放不下他么?这样的话,她又如何说得出口?

李纨也来不及想那么多,又叹道:“可若是你坐上王府的马车,又如何能上得了船呢?”

黛玉抿了抿樱唇,决然道:“赌一把吧。我相信雪空将军临走前不会没有安排的。听说她素来跟太妃不合,或许她安排的人会助我……若是真的走不了,也是我命中注定的,如此我也可以安心的在那只笼子里静守将来的日子了。”

李纨听她话语凄然,便忍不住落下了眼泪,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感慨着,自古皆道,红颜薄命,难道古今红颜都难逃与此?

黛玉出门后上了马车,紫鹃雪雁随后跟上

驭夫牵着马使出锦华楼后门的小巷子,刚要往静宜别院的方向拐弯儿,却听见车内一声清泠的吩咐:“不回别院,去城东码头。”

驭夫一愣,然多年来做奴才的习惯让他没有意识去反驳,于是牵着马缰绳调转方向,往城东的码头驶去。

此时深秋,运河上来往的货商船只很多,京城的码头尤其热闹。

马车在一片空地上停下,驭夫方有些茫然的回头问道:“姑娘,码头到了,有什么事情需要奴才去做的,请姑娘吩咐。”

“下车。”黛玉吩咐一声,率先往车外走。

紫鹃忙答应一声跟出去,提前跳下马车,转身扶着黛玉慢慢地下来。

驭夫见状,忙拉住马缰绳一动不动。马车后跟随的两个家人忙上前来询问:“姑娘有什么吩咐,请叫奴才们去做。”

黛玉摇摇头说道:“没什么事情了,你们回去吧。”

“什……什么?”两个家人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二人对视一眼,又转头问道:“姑娘,您让奴才们回去?那您……”

黛玉微微一笑,说道:“我要回姑苏去了。你们回去跟太妃说,黛玉此生都不会忘记北静王府的恩情。只是我离开家的日子太久了,很想回去一趟。若我今生还有机会回京城来,必当给太妃磕头赔罪。”说完,她便扶着紫鹃的手臂往码头边上停靠的一艘客船走去。

“姑娘且慢!”北静王府的家人立刻害怕了。徐嬷嬷的话素来都是太妃的意思,徐嬷嬷让自己在静宜别院服侍这位姑娘,若有什么举动立刻告之,今日这姑娘居然要不动声色的离京南去?这还了得!

说话间,两个家人便闪身到了黛玉身侧,挡住了她往客船去的方向。

那驭夫慌张的放开了马缰,上前劝道:“姑娘,事关重大,还请你回了太妃再做主张

。再说,你孤身一人带着两个丫头,如何到得了姑苏?这一路十分凶险,姑娘难道至自己的安危于不顾?”

果然是北静王身边的人,连一个驭夫也能在情急之下说出这番话来。

黛玉此时不得不对水溶更添了一分敬意。只是事已至此,她总不能凭着驭夫的几句话就放弃了。

微微一笑,黛玉又上前两步,逼得那驭夫往后退至那两个家人跟前,方淡然笑道:“你是跟王爷的人,还是跟太妃的人?”

驭夫道:“奴才是跟王爷的人。正因如此,奴才才劝姑娘。王爷对姑娘情深意重,必然舍不得姑娘孤身南下,还请姑娘上车,奴才送姑娘回别院去。姑娘若想回故里,何不等王爷凯旋归来后,陪姑娘一起去?”

黛玉淡然笑道:“你觉得若是王爷在,他会阻拦我么?”黛玉问完,看着那驭夫慢慢地低下头去,又道:“你只要回去替我禀明太妃,黛玉思乡心切,不能再等便是了。太妃英明,必不会怪罪于你。”

那驭夫神色一凛,忽然一抬手,说道:“姑娘,若你不听奴才的劝告,就请恕奴才无礼了。”说着,他回头看了一眼两个家人,低声道:“伺候姑娘上车。”

那两个家人闻言便上前来,一步步胁迫着黛玉往后退。

紫鹃之前替黛玉收拾衣物,还以为她只是想搬出来跟李纨一起住,却再也想不到她要回姑苏的。只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紫鹃也顾不得心里害怕了,眼见了驭夫和两个家人一起慢慢地走过来逼着黛玉回车上去,她赶忙上前护在黛玉跟前,对那两个家人和驭夫说道:“你们想干什么?王爷虽然对我们姑娘有救命之恩,但我们姑娘也是良家女子,并不是王府的奴婢!你们竟然在这光天化日之下逼迫我家姑娘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么?!”

此言一出,驭夫和两个家人都不由得止住了脚步。

继而,他们的身后发出‘啪啪啪’的击掌声,且有人笑道:“好个伶牙俐齿的丫头!说的不错,北静王府权势再大,也不能逼迫无辜之人吧?”

紫鹃闻言一喜,忙扬声道:“多谢何公子主持公道!”

驭夫皱了皱眉头,转身看见穿着一身藏青色长衫的年轻男子徐徐走来,便不得不抱拳道:“原来是新上任的何大人

。”

何隽之微微一笑,说道:“北静王府的人果然有眼力,我这刚上任还没几日,连王府一个寻常的驭夫都认得我了。”说着,他继续往前走了几步,站到驭夫和黛玉之间,对着黛玉一抱拳,说道:“本官等候姑娘多时了,行礼已经安置好了,请姑娘上船。”

黛玉点点头,却心中一叹,暗道如此何隽之便是得罪了太妃了,也不知道他这盐政能做几日呢!这个人也真是太莽撞了些。

此时,几人周围已经围了一些看热闹的人,大家凑在一起悄悄地议论,黛玉虽然听不清楚那些人说什么,但猜也猜得到几分。于是心中着急,便抬脚往前走。

驭夫和王府的家人虽然不惧怕何隽之,也不曾把他放在眼里,但周围这么多百姓围着,他们总不能仗着自己是王府的人就对朝廷命官如何。

眼睁睁看着黛玉已经走过何隽之的肩膀了,那驭夫又不甘心的劝道:“姑娘,我家王爷对你一片深情,你就是这样还报的吗?”

黛玉转头皱眉看着那人,不悦的说道:“王爷对我的恩情我自然记着,但也轮不到你来讨要。要讨还恩情,让你们家王爷自己来姑苏!”

驭夫被黛玉的话说得张口结舌,只是他再说不出话来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让黛玉就这么走了。于是他对身侧二人使了个眼色,那二人便要上前来。

紫鹃赶紧的上前去护黛玉,何隽之则怒喝道:“尔等敢胡来?本官便上书朝廷,参你们王府恶奴当街强抢良家女子!”

百姓们一阵哗然,驭夫和王府的两个家人正进退两难的时候,忽然听见一声马匹的嘶叫声,接着便有人慌张的叫喊:“啊——快闪开!马车!马车!”

之后便是更慌乱的嘶喊声接连传来,围观的百姓纷纷往四下里散开,并有人连哭带喊的吵嚷着:“谁家的马车啊!我的天哪!我的货……我的货啊……”

“马惊了!快闪开!”

“快躲开!马受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