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珠华点绛心
字体: 16 + -

第76章 结伴而行回故里

徐嬷嬷站在屏风旁边瞧着太医给黛玉诊脉,那神情竟比给太妃诊脉还紧张。

张太医倒是没怎么耽误工夫,左右脉都诊过之后便站起身来往外走。徐嬷嬷忙跟上去,悄声问道:“张大人,这脉象如何?”

“这位姑娘的身体倒是没什么大碍,只是有些结郁于中,身体原本就虚弱,像她这样的身子,若是能日日开怀,便无大碍了。”张太医想了想,又说:“只用食疗便可,不用开方子。”

徐嬷嬷很是着急,看看左右没有多余的人在,便压低了声音问道:“其他的呢?只是结郁于中么?没别的病症?”

张太医疑惑的回头看着徐嬷嬷,皱眉问道:“嬷嬷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不相信在下的医术?”

徐嬷嬷忙笑道:“不是不是。”说着,她便一伸手拉着张太医出了房门,一直行至游廊一头僻静之处,方叹了口气说道:“太医您也不是外人,我们家太妃的心思您还不知道吗?王爷如今领兵北上,为国御敌,老王妃这不是担心我们王爷的子嗣嘛!”

张太医了然的叹了口气,又细细的想了想,说道:“若说这事儿我倒是没想到,这会儿想想这位姑娘的脉象,却不像是有孕在身。但也许是日子尚浅的缘故,嬷嬷可知这位姑娘的月事如何?”

徐嬷嬷忙道:“这个好办。太医稍等。”说着,她转身回去,叫了翠羽来,当着张太医的面问道:“你们主子的月事有多久没来了?”

翠羽一愣,不知徐嬷嬷此为何意,只是想来太医看病,问这个也是常理,于是细细的想了想,说道:“按日子算起来,这两日也该来了。只是却没有来,不知为何。太医,我家姑娘莫不是有什么隐疾?”

徐嬷嬷一听这话,立刻啐道:“别胡说!什么隐疾?姑娘的身子好着呢!快些回去,好生伺候着。姑娘若是有半点闪失,别说王爷,就是太妃也饶不了你。”

翠羽吓了一跳,忙答应着转身离开

徐嬷嬷方又问张太医:“太医,您看……我们家这位姑娘有没有可能已经怀孕?”

张太医笑了笑,撵着花白的胡子说道:“嬷嬷太心急了些。你也听见那小丫头说了,这姑娘的月事该是这几日来。按照常理,前后错个三日两日的也没什么。且等过几日,确定姑娘的月事推迟不至再做确定可也。”

徐嬷嬷听了这话,点头称是。只是心里未免有些失望。但细想想,又觉得有许多希望,于是便打起精神来打发张太医离开,又把紫鹃雪雁等人叫到跟前细细的叮嘱了一番,方坐车离去。临走时把水溶的马车留了下来,并吩咐道:“这马车留给姑娘,姑娘若有什么急事,尽管坐着这马车去王府便可。”

马车的驭夫忙答应着,把马车牵去了别院西侧的空院子里。

眼看着徐嬷嬷坐车离去后,黛玉转身问紫鹃:“我们的东西收拾的怎么样了?”

紫鹃一怔,问道:“姑娘不是不想去王府么?为什么还要收拾东西?”

黛玉轻轻地叹了口气,皱眉道:“如今我是使唤不动你了么?”

紫鹃大惊,忙深深一福:“姑娘恕罪,奴婢这就去收拾。()”

黛玉点点头,吩咐道:“嗯,你和翠羽去收拾东西,雪雁跟我出去一趟。”

“姑娘要出去?为何不叫奴婢随身服侍?”紫鹃不解的抬起头来看着黛玉,想了想又道:“姑娘这样出去怕会有危险啊!”

黛玉下意识的看了看对面的屋顶,忽而想起前天夜里自己睡不着觉,半夜推开窗户看月亮时,偶然发现屋顶上的人影。她暗暗地想,就算雪空不在,她肯定也安排了人暗中保护我。今日何不试一试呢?

于是她淡淡一笑,伸手拉过紫鹃的手,说道:“我只是想去绣庄看看,有些日子没见着大嫂子了,怪想她的。你和翠羽收拾东西,你不在,我那些东西谁知道该如何收拾呢?”

紫鹃依然不放心,又道:“奴婢实在不放心,不如叫翠羽也跟姑娘去吧,奴婢一个人收拾东西便够了

。姑娘身边多一个人便多一分照应。”

黛玉摇头道:“不必了。”

紫鹃见黛玉话虽然不多,但却是少有的决然,便不再多话。当时服侍她换了一身衣裳,又拿了件披风给她披上,又叮嘱了雪雁几句话后,方送黛玉上车。

原本家人还想把徐嬷嬷留下的那辆水溶的马车牵来,然黛玉不允,便只准备了一辆寻常的马车来给她用。

黛玉上了马车后出静宜别院的大门,吩咐驭夫往锦华楼的方向去。

马车不紧不慢的行驶在大街上,京城的街道依然繁华,黛玉安静的坐在车里默默地想着徐嬷嬷的一举一动,心底暗暗地为自己下一步做打算。却不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被人汇报到鲸门的欧阳小冶那里。

欧阳小冶此时正在一家酒楼的二楼上喝酒,听了属下的汇报后,把酒壶放下,转身去掀开窗户上挡着的湘妃竹帘,低头看着大街上一辆缓缓驶过的马车,淡淡一笑,说道:“这是白无常想保护的人,北静太妃那老女人又插一手做什么?爷我平生最恨皇家的人,她想做什么,爷偏不让她如愿。”

那属下不解的看这欧阳小冶的背影,迟疑的提醒道:“北门主,那白无常也是北静王府的人啊。北静太妃算是她的主母呢。”

欧阳小冶转过身来啐了一口,骂道:“混蛋!她算哪门子主母?她若不是公主的身份怎么可能当上那个太妃?我呸!皇家的人一个个都是出尔反尔口是心非的孬种!白无常乃我辈中人,若不是当初……”欧阳小冶欲言又止,恨恨的瞪了一眼属下,骂道:“还不快滚去保护林姑娘?弄清楚这姓林的小丫头的意图,若是她想跟北静太妃那老婆子唱反调,爷我倒是不介意多帮她一把。”

“是,属下遵命!”

欧阳小冶看着匆匆退下的黑衣手下,又缓缓地转过身去看着窗外。

窗外的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只是刚刚那辆马车已经走远了。

黛玉到了锦华楼后,从后面的院门进去,先去绣房转了一圈,因不见李纨在,便又出来往前面的贵宾间来

李纨已经听见消息从前厅里寻了来,一见黛玉,李纨便快步上前,拉着黛玉的手左看右看,细细的打量了一遍方叹道:“如今姑娘住在王爷的别院里,我们这些人不能随意走动,可是闷坏了!整日里想着也不知道姑娘一个人住在那里连个说话儿的人也没有,定是闷坏了!我倒是去了一次,只是刚走到街口便被挡回来了。之前不觉得,如今才算是明白了什么是‘一如侯门深似海’。妹妹可真是让我们担心死了。”

黛玉拉着李纨的手,二人去榻上坐下,她方悠悠一叹,说道:“嫂子这句话说得对极了。果然是‘侯门深似海’,之前我们整日呆在里面倒不觉得,如今才深深体会到。嫂子这些日子过的可好?”

李纨忙道:“很好很好,有王爷关照,我们这铺子里也从未有过乱七八糟的人来捣乱。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对了——回头我叫兰儿把账本拿来给妹妹过目。”

黛玉摇头笑道:“我巴巴的出来可是为了看账本来的么?嫂子真是的。”

李纨也吃的一声笑了,又自己抱怨道:“可是我糊涂了!妹妹闷坏了,我陪妹妹四处走走?”

黛玉又摇头,却低声叹了口气,说道:“嫂子,我不想回去住了。你也别住这里了,我们找个小院子或买或租,搬过去一起住吧?”

李纨一愣,不解的问道:“这是如何?”

眼看黛玉不想多说的样子,便拍手道:“不愿回去就不回去了。正好我这几日叫兰儿找了一处院子,是安徽商人在京城置办的一座小别院,专门为了上京进贡暂住的,如今听说那徽商已经捐了官职,在京城置办了大宅院,这小别院就不要了。他要卖一千六百两银子,我叫人过去说了说,一千四百两咱们就可以买下来。妹妹若是觉得好,咱们就定下来,叫人收拾干净了,选个日子搬进去,大家住在一起又热闹又有照应,岂不开心?”

黛玉笑着点点头,说道:“这话很是,一千四百两也不算贵,这就叫人去买下来吧。”

李纨刚点头叫人去唤贾兰进来,外头一个小丫头回道:“回大奶奶,何大人来了,听说姑娘在,想进来见姑娘一面,不知姑娘允否?”

黛玉皱眉看着李纨,不解的问道:“何大人是谁?”

李纨笑道:“何大人就是之前的何公子呀

!如今他已经被皇上封为苏州盐政使,即日起就要去上任了。可不就成了何大人!”

黛玉心神一动,喃喃的问道:“何公子被皇上封为苏州盐政使?”

李纨点头道:“是啊,这还是前几天的事情呢。何公子这几天每日都来,说是临行前总要跟姑娘道个别。不想今日妹妹就来了,可巧便随了他的心愿。算起来,他与妹妹也算是患难之交,今日妹妹不如见他一见?”

黛玉忙道:“何公子对我有救命之恩,自然应该一见。”

李纨便吩咐那小丫头:“快去请何大人进来吧,说姑娘答应见他了。”

小丫头听了吩咐立刻飞奔而去。

黛玉一再想着何隽之被封为苏州盐政使的事情,一时间儿时的记忆便一点点的清晰起来。恍惚中,她似是听见细雨落在青石板街道上的滴答声,又像是听见了乌篷船的木浆划开清水的哗哗声,伴着那悠长甜软的叫卖声,织成她记忆里最美好的画面。

也不知如今的姑苏城是什么样子了!

黛玉陷入对儿时的沉思之中,连何隽之进来都没察觉。

何隽之连声叫了她两遍,她依然混沌不知,还是李纨轻轻地推了她一把,方才回过神来。

“林姑娘想什么事情,居然想的如此入神?”何隽之坐在对面的椅子上,温和清润的目光看着黛玉,似是舍不得移开双眼。

黛玉微微苦笑,说道:“刚听大嫂子说公子已经官拜苏州盐政使,我便想起儿时的事情。如今离开家乡这么久了,都快忘了乡音乡貌了。”

何隽之轻笑道:“姑娘是几岁时进京的?”

黛玉想了想,说道:“父亲没有的那年,我方七岁。如今算起来已经有八年多了。”

何隽之叹道:“是很久了。我离开不过一年有余,如今想想回去便有些情怯

。姑娘此时的心情,在下也只能理解十之一二。”

黛玉沉默片刻,忽然抬头看着何隽之,殷切的说道:“若我想回姑苏,不知公子可愿一路同行?”

何隽之立刻喜笑颜开:“自然愿意,自然愿意。”说完,他又有些担心的叹道:“只是不知姑娘需要多少时日准备行装,在下奉旨上任,怕是没有太多的时间耽搁下去……”

黛玉忙道:“我并没有多少行装可收拾,不过是些随身的东西,不过一两日便可收拾利索。绝不会耽搁公子的行程。”

何隽之又有些歉然的说道:“不必太匆忙,算下来再有四五日动身也是可以的。姑娘娇贵,该带的东西一定要带全。嗯……这样好了,姑娘只带随身用的,其他的东西还是在下去准备好了。我们走水路,加上行礼的话,一共三条船便够了。”

黛玉看何隽之一下子变得高兴起来,那话也连珠炮似的,自顾自的说着,便觉得有几分好笑。

李纨也笑道:“何大人不必着急,我家妹妹用的东西,我叫人去准备便可。怎敢劳烦大人?只是妹妹只带几个丫头随行,我还是不放心。大人需得带上兰儿方是正理。”

何隽之想了想,也觉得黛玉总要有个男性亲眷在旁才好照应,自己再怎么说也只是个外男,若只自己跟她一路南行,恐怕会对她的闺誉有损,于是点头应道:“这个自然。”

李纨便叹了口气,又拍拍黛玉的手,说道:“原想着妹妹搬出来是跟我作伴儿的。如今看来那小院子还是先不用买了。你走了,我一个人也不愿去住那空荡荡的院子,倒不如还跟绣娘们住在这里更热闹些,还便于照顾生意。”

黛玉拉着李纨的手,歉然的说道:“大嫂子,辛苦你了。”

李纨笑道:“这有什么辛苦的?如今我们衣食无忧,兰儿跟着去,不仅仅是为了妹妹,况且跟着何大人也能奔个前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黛玉微微一笑,回头看了一眼何隽之。

何隽之忙道:“小公子聪慧的很,定然是前程无量的。跟着我倒有些屈才了。”

李纨忙道:“我们怎么敢当大人这样的话

。大人不嫌弃我们母子,便是我们的福气了。只求大人看着咱们曾是邻居,又患难一场的份上,多多照顾我这妹妹吧!”

何隽之笑道:“这个大奶奶无须担心,林姑娘跟我还有同乡之谊呢。”

李纨点头笑着说道:“是啊,妹妹跟大人还是同乡呢。”

当时几个人又说了些闲话,无非是讨论南下需要准备的东西,黛玉又叮嘱何隽之同行之事需要密之。何隽之自然满口答应。

商议完毕后何隽之便要告辞去准备。李纨说请留下用饭,何隽之心里高兴,之前是不想准备行李南下,如今有了黛玉通行,他又有些迫不及待了,便以形成匆忙为由告辞去了。

何隽之走后,李纨又拉着黛玉回去坐好,屏退了众人,方悄声问道:“妹妹,你跟北静王爷之间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好呢?之前看王爷对妹妹一腔深情,如今匆匆北去,临行前怎么没有安置好妹妹呢?难道王爷竟对妹妹不管不顾了吗?”

黛玉苦笑摇头,说道:“嫂子,这事儿你别问了,好不好?”

李纨看黛玉的神情,越发的焦急。只是黛玉不想多说,她也不能多问,只得叹息一回,又反过来解劝黛玉:“罢了罢了,咱们刚说了‘侯门深似海’,这会儿也是我又痴了。北静王爷虽好,但他毕竟贵为王爷。若是之前老太太还在,家里还没败落时,这门亲事到可以攀附一下,如今你我已经沦落到如此地步,妹妹又心高气傲不愿做小伏低,再多想这事儿也只能是徒增伤悲而已。如今妹妹能够放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看何大人对妹妹倒是一往情深,妹妹若是不嫌弃他出身低,或许倒是一门良缘。”

黛玉听了这话,心中更觉刺痛,便摇摇头说道:“嫂子,这话以后也休要再提。我与何公子不过是同乡而已。这次与他一起回姑苏也是万般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至于姻缘一说,黛玉从不敢妄想。”

说完这话,黛玉又想起今日徐嬷嬷的一番言语,想着自己今日可以拒绝太妃,却躲不过明日。这次是徐嬷嬷来,下次说不准就是太妃来。到那时自己被逼无奈进了王府也是暗无天日的活着。倒不如今日快刀斩乱麻,痛快的离去,纵然是死,也死在自己爹娘的坟前,不枉父母养育自己一场。

请牢记本站域名:g.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