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苍龙
字体: 16 + -

第一七三章 古朴茶道 访友又初归

清风道长正这么想着,忽然,又听那李掌柜说道:

“这叫做“涤茶留香”。

这是因为乌龙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叶上可能会沾有一点杂质。

所以,品茶时,要先用水洗涤一下茶叶。

并让茶叶吸收一定的水份,使茶叶处于一种含香欲放的状态。”

清风道长赶快集中精神看李掌柜的表演。

紧接着,李掌柜拿起紫砂壶的壶盖。

用壶盖轻轻刮去茶壶中、水面上泛起的泡沫及茶叶,使壶内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这时,他说:“这叫做“春风拂面”。”

再接着,只见李掌柜提起茶壶,把壶中的茶水全部倒入大茶海中。

一边倒,一边说道:

“这叫做“乌龙出海”。”

按照他的话音看过去:

这时,壶中的茶汤已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就真的好似蛟龙入海那样。

倒完了壶中的茶汤,李掌柜用罐中的开水,把茶壶再次注满,并且盖紧了壶盖。

然后,手捧瓦罐,将罐中余下的开水,几乎全部浇到了紫砂壶的外面。

顺手又把茶海中的茶汤倒入茶盘,用瓦罐中剩余的开水,把茶海也冲洗干净。

洗完后,才说道:

“这叫做“重洗仙颜”。”

看到这里,清风道长明白了:

这“重洗仙颜”,原是武夷九曲溪畔的摩崖石刻,在这里只是一种比喻。

实际上,这第二次冲泡完,加上壶盖后,还要用开水洗烫壶的表面,这其实是内外加温。

目的就在于:更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这时,看到杏儿哥已经好久不做声了,清风道长决定点拨他一下。

于是,轻声说道:

“杏儿,李掌柜所说的“重洗仙颜”,它实际上是武夷山中的一幅石刻。

只不过,是利用它的喻意罢了。

其实,从壶外面浇水,可以提高壶里面的温度,这样做,更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听到这里,只见杏儿哥眼睛一亮,轻轻点了一下头,也是轻声地对师父说道:

“师父,我这是第一次见识茶道。

你不说,我还真不明白呢!”

这时,再看那李掌柜,拿起桌上的干布。

其实,这干布此时是在充当茶巾使用,正在擦拭紫砂壶底的残水。

一边擦,一边说道:

“这是“游山玩水”。”

擦完了壶底,把壶中的茶水注到了茶海里,然后,说道:

“这是“慈母哺子”。”

杏儿哥这次似乎明白了:

敢情是茶海中的第一遍茶汤被倒掉了,茶海还没享受到茶水的滋润。

这紫砂壶就是慈母,它要用自己肚中的茶水,再一次好好滋润它。

其实,此时的茶海,正在被当做公道杯使用:

大红袍那属于顶级的乌龙茶,而乌龙茶冲泡非常讲究时间。

就是几秒、十几秒之差,也会使得茶汤质量大大改变。

所以,即使是将茶汤从壶中倒出的短短十几秒时间,开始出来的、以及最后出来的茶汤,浓淡也会非常不同。

为避免浓淡不均,需要先把茶汤全部倒至公道杯

看书网?同人

眼睛又朝碗中仔细地看了一看,又说道:

“这叫“鉴赏茶色”。”

这边师徒两个模仿着他的动作,也做“喜闻茶香”的动作。

鼻子一靠近茶碗,一股清幽的好似桂花,又像兰花的香气,扑面而来,使人顿感心旷神怡。

接着,又做“鉴赏茶色”的动作。

只见眼前的碗中,汤色橙黄明亮,略显一点微红,香气飘袅,对人充满了**。

就在这当儿,只见李掌柜把碗放到唇边,随着“吱—”的一声吸茶声,一口茶水,已被吸到嘴中。

待到他慢慢地把茶水咽了下去,才犹有余味的说道:

“哎,这叫“细品茶韵”。”

模仿着李掌柜的动作,清风道长与杏儿哥也“吱—”的一声吸了一口茶。

那滚烫的茶水,伴随着外面凉气的混入,落到舌头上,倒也没感觉得特别的热。

分几次,将嘴里的茶水慢慢咽到肚里,吧唧吧唧嘴,只觉得那茶的香气直坠肺腑。

留在舌根上有一种非常清澈的甘甜,甘甜中还有一种清凉,真给人以神清气爽的感觉。

三个人几乎是很贪婪地、将碗中的茶又猛吸了两口,一碗茶水算是下了肚。

看到三人的碗中都空了,那李掌柜提起茶盘中的茶海。

采用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的方法,把茶海中的茶水均匀地倒进了三人的碗中。

李掌柜的手法极其娴熟,在点斟的过程中,尽管碗小,他的动作却很快,手中的茶海又是上下起伏。

但是,冲到茶碗中的茶水,竟然一滴也没有溅到碗外。

直到倒完了茶海中最后一滴茶水,放下茶海,那李掌柜才说道:

“这叫“凤凰点头”。”

当然,清风道长还是把自己的右手食指和中指前部弯曲,在桌面上轻扣了两下,以示谢意。

这次,作为回礼,李掌柜又行了躬身礼。

那茶道演示到这里,它的主要仪式基本都演示过了,剩下的,那就是正式品茶了。

三个人端起茶碗,慢慢地又品下了这一碗。

紫砂壶中需要添水了,李掌柜又是“啪啪”拍了两掌。

还是刚才那跑堂的,笑眯眯地又捧着一罐开水走了过来,放下水罐,转身走了。

李掌柜又重新往紫沙壶中充水,然后倒茶,品茶。

看着眼前三人悠然自得的样子,杏儿哥记起在爷爷房中曾看过的一本书。

那本书,是明朝钱塘人许次纾写的,书名叫做《茶疏》。

那书中说道,最宜于饮茶的时间和环境是:

“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棼乱,听歌闻曲;

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语;

明窗净几,洞房阿阁,宾主款狎,佳客小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