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苍龙
字体: 16 + -

第一六九章 侃侃而谈 杏儿说渊源

想到这里,杏儿哥拉了一下师父的手,小声地问师父说:

“师父,你是不是在看饭庄墙上的对联呀?”

“是呀。杏儿,你看那对联,没感觉到那里有问题吗?”

清风道长也是小声地说道。

“师父,那对联是不是说:等到饭庄里发财的那一天,也就是开饭庄的人要死的那一日?”

杏儿哥又小声地问道。

看师父默默地点了一下头,杏儿哥又问道:

“师父,只是他那横批我还没明白,什么叫做“斌尖卡傀”呀?”

“哦,那是写这幅对子的人,刻意杜撰的四个字。

那四个字的意思就是:

“不文不武、不小不大、不上不下、不人不鬼”,那是什么?

那只能是杂种、混蛋之类的!这是骂人的话。”

清风道长说道。

“哦,是谁能这么恶毒?”杏儿哥自言自语地说道。

“杏儿,看来这饭庄掌柜的得罪了什么人?

这里读书人又不多,结果,这对子里的意思,就没有人给指出来。

既然我们看到了,应当给他指出才对呀!”

清风道长又说道。

“可是,师父,我们怎么进去呢?

这样突然闯进去,给人家指出,多少有些唐突吧?”

杏儿哥有些犹豫地说。

“杏儿,这样吧:这里是饭庄,你那里不是还有一些零钱吗?

我们进去每人要一碗茶水,喝茶时,见机把事情点破就可以了。”

清风道长想了一下,说出了主意。

“师父,这是好主意,我们现在就进去吧。”

杏儿哥说着,扶着清风道长,两人就进了这个饭庄。

饭庄里面掌柜的,看到从外面又进来了两个人,很是高兴。

跑过来一看:这两个人一老一少。

从打扮上看:穿的衣服与本地人没有什么两样。

只是当看到两人一个拿剑,一个拿棍时,心里就知道这是远道而来的人。

于是,热情地走上前去招呼道:

“两位客官,远道而来吧?

是不是饿了?想吃点什么?赶快请坐。”

两人也不说话,只是笑脸相迎。

等到两人都坐到椅子上后,又把身上的背家,与剑、棍等物放到旁边的椅子上。

这时,清风道长才说道:

“掌柜的,我们远道而来,口袋里有吃的,只是口渴难耐。

想借贵方宝地要一壶茶水,润一润嗓子,再吃下一点干粮,也好继续上路。”

清风道长这是投石问路,实话实说,想试探一下这掌柜的人品怎样?

我不吃你的饭菜,我只是在你这里喝你的水,借你的地方吃我自己的干粮。

这在一般的饭庄里是不允许的:我这又不是茶馆,哪能只喝茶不吃饭的?

你到别的地方去吧!别的饭庄都会这么说。

可是,这位掌柜的,听了清风道长的话后,仍然是笑容满面的说道:

“好的,好的!

我这里有上好的龙井,我马上给你们沏好,送来!”

说完,那掌柜的一溜烟沏茶去了。

时候不大,那掌柜的端着茶盘走过来了。

将两只茶杯从茶盘中拿出,手提茶壶,麻利的为师徒二人倒好了茶。

然后,客气地说道:“客官,你俩还有什么吩咐?

尽管说出,我这饭庄虽小,但是,也会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

说完,站在一旁,等着二人的回答。

这时,清风道长手拿茶杯放到面前,对杯中的茶水,先用眼睛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又用鼻子嗅了一下,然后,才慢慢地品了一口。

立即赞道:“掌柜的,你这龙井名不虚传,真的是今年的明前龙井哇!”

掌柜的一听,

/看书网^!女生;钱,我好言相劝了几次,他也不知悔改。

已经好多次了,偷拿我账房中的银两,我是小本生意,实在负担不起。

没有办法,就在去年春天,我让他走了。

临走的时候,也许是一时高兴,他就写了这幅对联给我。

我识字不多,觉得这字写得好看,就找人裱糊好了,挂在墙上,一直到如今。”

李掌柜说道。

“哦,那么,李掌柜,以后也没有人对这幅对联说什么吗?”

清风道长又问道。

“没有,这里的人多半是从山东过来的,都是来干活的,识字不多,大家都没理会这件事儿。

哦,想起来了:

我那账房先生,今年过年前曾来过一趟,还看了那对联,说裱糊得很好,我还送他一两银子呢!”

李掌柜说道。

“哦,看来这个地方,真的是识字人不多。

李掌柜,我直说了吧,你可不要太往心里去:

你的这幅对联写得有问题,你的账房先生在心里恨你呢!”

清风道长说道。

“什么?不能吧?

他在这里时,我好酒好菜的伺候着,总是认为他是我家犬子的先生。

就是让他走了,回来时,我还是好酒好菜的伺候着,临走时,还给他钱,他怎么会恨我呢?”

李掌柜着急地说道。

“李掌柜,这就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呀!

他那对联中在说:待到你发了财,你就要乘鹤归西了。

“乘鹤归西”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死了,这是在诅咒你呢!

尤其是那横批“斌尖卡傀”,那是骂你是“不文不武、不小不大、不上不下、不人不鬼”,那是什么?

我就实难说出口来了。

这心中若对你不是怀有深仇大恨的人,是不会这样写的呀!”

清风道长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怎么会是这样?我真的待他不薄呀。”

那李掌柜对这件事情,真是有点儿惊讶,也有点儿不理解。

看李掌柜对这件事情没弄懂,清风道长也不便多说。

于是,对李掌柜说道:

“掌柜的,我这徒儿也算是一个读书人,你愿不愿意听听我这徒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当然是愿意的。

你这徒儿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一看就像是个读书人。

请问小老弟:你有什么高见?”

那李掌柜笑着问道。

杏儿哥一直是在认真听着两人的谈话,忽然间,听到师父让自己说话,心里明白:

这是师父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这时,正好听到掌柜的在问自己。

于是,对那李掌柜说道:

“掌柜大哥,你也别说什么高见。

既然我师父想帮助你,就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

我想请问大哥:

你家这账房先生,他究竟是个什么来历?”

“要说他的来历吗,可也算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我们都是同乡,没过二十岁时,他就考取了一个童生。

才二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是个秀才。

他爹拼其一生的积蓄,想让他考取一个功名。

可就在这时,他却迷上了赌钱。

就这样,把他爹供他读书和科考的钱花光了,也就只能回乡里靠教私塾过活了。

一直到他爹去世,他已四十多岁了,也没讨上一个老婆,一直就这么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直至到了这里,我让他帮忙,却也没能留住他。

唉,他可能就是这么个命了!”

说到这里,那李掌柜长叹一口气,不再往下说了。

“哦,掌柜大哥,我明白了。

你那账房先生的家里,原来也算是个殷实的人家。

他爹对他从小就娇生惯养,一心想让他考取功名,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由此,他已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

不过,他的天资不赖,竟也能考个秀才。

按理说,只要他再稍微上进一点,就可以考上一个功名,一生也就衣食无忧了。

但是,他从小就不知生活的艰难,竟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于是,他自己就葬送了半生的努力,也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他家里也因此财产尽失。

这个时候,他的爹,对他已经无能为力了,也只能任其贫困潦倒下去。

这样的人,一般都是恃才傲物,自视清高,做起事来刚愎自用,不计后果。

特别是他那虚荣的心理,几乎可以干扰他的一切行动。

掌柜的,你收留了他,在你:你觉得那是对他的尊重。

可是,在他:他却认为那是应该的。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吗!

而当他私自拿了你的钱,去赌博时,被你发现了,以至后来你让他另谋生路。

这时,他心里觉得是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那简直是斯文扫地,颜面尽失。

于是,那真是“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一气之下,就写了那幅对联。

从那对联的笔法上看,他也确实很有天分,字写得很好。

从对联的遣词造句上,也很有功力。

只是可惜了,他的天赋没有发挥到正经地方,反而用来坑害他的恩人了!

掌柜大哥,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杏儿哥本来就有仙缘,在他的家人以及清风道长的教导下,又经历过这么多的艰难,特别经历了这次的远游,眼界越来越开阔了,对人也越来越了解了。

因此,说起话来,情理交融,令人信服。

本文由看书网小说(.)原创首发,阅读最新章节请搜索“看书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