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苍龙
字体: 16 + -

第一六八章 香炉礁里 师徒见怪联

船到了沙河子,王贵住上客店后,就脱衣服要睡觉。

谁知,腰上缠的珠子撒在了坑上,被客店的伙计看到了,这伙计马上对店掌柜讲了。

客店的张掌柜是个见多识广的明白人,他听说以后,就到客店里,亲自向王贵行礼说:

“请问先生大名?小店若有怠慢之处,请多多包涵。”

王贵顿时被弄愣了,咱这穷人一个,何曾有人向自己表示过这种尊敬哪?

因此,赶紧回礼:

“俺叫王贵 ,从山东老家到这找点活干,您老这样客气,俺可担当不起啊。”

掌柜的一听,也不奇怪,和颜悦色地让伙计把他的行李搬进了上等客房,并吩咐说:

“每天要好酒、好饭伺候王先生,一切费用都算柜上的。”

见掌柜的这样对待自己,王贵不解其意。

两天以后,王贵找到老掌柜,说要搬到便宜的客房,老掌柜却执意不肯。

王贵便哀求说:“老掌柜,你这样厚待俺,真不知为了什么?

俺老家很穷,若不出去找个活干,恐怕连饭也吃不上了。”

老掌柜听后,哈哈大笑地说道:

“这不必犯愁,你尽管住下,要缺钱花,尽管到柜上拿。

我虽是小本生意,可还能养活起你。”

王贵只好又住下了。

这一天,张掌柜和老伴一起来对王贵说:

“请问王先生多大年纪,成家了没有?”

王贵难为情地说道:

“不怕老人家笑话,俺今年二十五了,家里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次闯关东,就是想挣点钱,回家好娶个媳妇。”

老两口一听就乐了,当面就对王贵说:

“我们有个十七岁的小女,还没找婆家,想嫁给你,不知肯不肯?”

王贵听后,当然是喜从天降,哪有不愿意的,当时就点头应允了。

良辰吉日,他在张掌柜的一手操办下,同那个如花似玉的张小姐拜了天地,成了亲。

这时,王贵才在老丈人的认定下,知道拣得那些珠子是宝贝,他们就仔细收藏起来。

后来,老掌柜岁数大了,就把客店交给王贵掌管。

小两口过得挺和睦,又派人把山东老家的父母、兄弟都接来安了家。

客店的生意也十分兴隆。

谁料,好景不长。

一次,店里突然发生了火灾,整个房屋被烧得一干二净。

全家人眼看就要受穷挨饿,老丈人对女婿说道:

“你那些珠子还在吗?现在,可以用上了。”

原来大火中,王贵什么也没顾上拿,只是将珠子抱在怀里。

这时,他才明白了,老掌柜为什么将闺女嫁给他了。

他们走遍了整个沙河子,因为这珠子太过珍贵,所有的珠宝店,都不能全部买下这些珠子。

最后,只卖出五颗,却收入了三千两银子。

这可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用这些银子,他们又重新置办了家业,并且开了一个很大的绸缎庄。

后来,京城里来了几个大珠宝商,才将剩下的六、七颗珠子,用五千两银子全买走了。

从此,王贵便成了这里有名的大富户。

又过了十多年,王贵为了报答使他发了财的地方,就专门带了人和银子来到青泥洼。

看:^书[!网首发:了,终于,最后靠到了岸上。

然后,从那船上下来了几个人,把船上的东西往下搬,当最后一筐海鲜从船上搬下来的时候,交易便开始了。

那船上搬下来的东西,品种特别丰富,而且非常新鲜,各种鱼类和海鲜,几乎都是活蹦乱跳的。

这时,看来东西也不贵,海岸上没有讨价还价的声音,有的只是秤盘与银元的交响。

不一会儿,所有的海鲜就卖完了。

买到海鲜的人们满足的走了,还没买到海鲜的人们,脸上有了一点儿失望。

不过,那没有关系,当海面上又有一只小船出现时,他们的目光中就又有了热望。

在这里看了一会儿,清风道长师徒俩被眼前人们的平和心情感染了。

从人们的脸上,从人们的交谈中,可以看出:

由于大海慷慨的恩赐,这里的人们,过着一种比较富裕的生活。

也许是受大海的感染,这里的人们心胸比较开阔。

大家之间能够相亲相爱,对于现在的生活,人们感到满足。

从口音上可以听得出:这里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山东那边过来的,山东口音几乎是这里的乡音。

由于这种语言的作用,山东的风俗也带到了这边。

清风道长对山东特别熟悉,眼前那海岸上的海鲜交易,以及人们的表现,与山东那边几乎是一模一样。

又到了黄昏时分,漫天升起了片片彩霞。

夕阳西照,将灿烂的金光洒到了宽阔的海面上。

晚风吹着海浪,向岸边涌过来,海岸线上布满白色的浪花。

站在岸边的礁石上,师徒俩欣赏着眼前的一切,闭目聆听那发自大海深处的天籁。

突然,耳边传来一阵“欧欧”的鸟叫声,睁开眼睛一看:

在那海天交接之处,蔚蓝一色之中,披着满身的夕阳,几只白色的海鸥正在上下飞舞,好似正在欢送今天这最后的一缕霞光。

晚霞退了下去,天便渐渐地黑了下来。

晚风送爽,师徒俩还不想这么早,就找地方休息。

海边上的人逐渐地减少了,于是,师徒俩就离开海边,朝着有灯光的地方走去。

走进村庄里,他俩发现:

这里的村庄,已经开始繁华了起来。

人明显的增多了,村子里已经修好了道路,在宽阔的道路两旁有杂货铺,有菜市,有服装铺,甚至还有饭庄。

此刻,都没上门,大街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顺着大路,师徒俩向前随便走着。

此时,正值人们吃晚饭的时候,走过的饭庄里,不断地传出酒肉的香味。

但是,师徒并不为所动。

他俩就像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勇士,尽管,此刻已经是饥肠辘辘。

但是,他俩却坚信:等再过一会儿,那口袋里的干粮和水果,照样可以使两人茶余饭饱。

忽然,在一个饭庄的门前,清风道长却停下了脚步。

杏儿哥很奇怪:

不会是师父要带自己进饭庄吧?

看看师父,此时,正站在这个叫做“茶饭香”饭庄的门前,在聚精会神地,盯着饭庄里面墙上的一副楹联在看。

饭庄里面点了两个灯笼,此刻正有四、五个人在吃饭。

只见那幅楹联上写道:

“案上洪福齐天日,堂前山鹤归西时。”

横批是:“斌尖卡傀”。

对联上的句子不难看懂,词语句子也很华丽,再加上那很有功力的书法:

这模仿的完全是颜体的笔法,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确能给人一定的美感。

但是,这杏儿哥把这对联连续读了两遍,却越读越觉得不是味:

这上句还好,说的是:等到饭庄里发了财的那一天。

可是,下一句就有点儿不对头了:

“山鹤归西”,那不是死了吗?

哪能贴这样的对联?

哦,等到人家发了财,人家就得死呀?

这也太恶毒了点儿!

而那横批:“斌尖卡傀”是什么意思?

就不太懂了。

但看这几个字的字形,似乎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这就得问师父了。

本文由看书网小说(.)原创首发,阅读最新章节请搜索“看书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