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君来不负清
字体: 16 + -

第九十二章 决心

胤祯的回来显然没有什么好事可言。 才刚允许他入宫拜忌康熙,到了康熙的灵柩之前,他就立刻与胤祥发生了巨大的冲突。 真是不惹出点事端来绝不罢休的典型啊!

胤祥的脾气向来豪爽,被圈禁了十年则早已把他的那些戾气消磨怠尽。 此次回来,即便胤禛待他仍与从前别无二致,但他仍是多了份小心谨慎。 否则也不会坚持不愿单独保留名讳中的胤字了。 让听晗不得不感慨,他现在与胤禛终究是君臣有别了,再回不到过去了!不过好在胤祥对听晗,是没有这方面的顾忌的。 无旁人的时候,他始终是真心的唤她晗姐姐。 这让听晗很是欣慰,不管怎么说,她看着出生长大的胤祥,在自己面前,从来都没有任何的改变!

而对于其他的兄弟们,自小在皇宫里长大的他深知新君即位,曾经的政敌……接下来他们的日子是绝对不会好过。 念及父皇的恩情与兄弟的情谊,他即便是要帮着胤禛打击他们,也从来都是和气友善隐忍不爆发的。

所以能让这个样子的胤祥将脾气爆发出来,听晗还真是不得不佩服这老十四胤祯的本事……呃,不对,现在为了避讳胤禛的名讳,老十四的名字是两个字都得改:谁让他的名字与胤禛同音呢?老十四现在的名字是允禵。 而胤祥的名字也该是允祥才对。

二人就这样在灵堂里大打出手。 其实明眼人怎么看都大致明白,十三若单纯为了自己。 绝不至于发这样大的脾气。 定是十四在言语里侮辱了胤禛,十三有心劝和却无用,才会如此不可收拾地:毕竟在当时,康熙在位的最后那两年,所有人包括十四他自己都坚持的认为,自己没意外便是这皇位的合法继承人!突然被人这样夺了去,自己必须居于臣下的位置。 他,驰骋疆场的大将军王。 又如何能甘心,如何能服气?

德妃这一次倒是很爽快,应该说,很机警。 她是在胤禛之前收到风声并迅速赶到现场的。 一到康熙地灵柩之前,她就对着十四就是一顿痛骂与责罚,没有给他说半句话的机会,弄得十四一脸委屈、不服与愤怒。 却因对方是自己地母亲而显得无可奈何极了。

十四的性子本就比较冲动,从小又被德妃宠坏了,有些自负,此刻的他自然无法了解德妃的苦心了。

他也不想想,德妃那么疼爱他,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又怎么可能舍得责罚于他?实在是形势所逼啊——现在坐在那龙椅之上的,的地确确是雍正皇帝!不再是康熙。 更不是康熙的其他儿子!大局已定,不是他这样明目张胆的闹腾、抗议、反对就有用的!只会落人以把柄。

德妃清楚的明白,十四这个本与胤禛同父同母的皇帝在胤禛的眼里根本从来就是一文不值的,甚至可以说是碍眼地绊脚石,是厌恶的讨厌鬼。 他不仅剥夺了胤禛所有的母爱,更是始终与其他人一起谋算胤禛。 从没当他是亲哥哥……可十三却不同,十三从来都是与胤禛同一战线的人,从始至终都只尊敬支持着胤禛这个哥哥。 他是胤禛最疼爱的弟弟,最得意助手,最亲密的伙伴——试问当他们两个发生争执地时候,不论谁对谁错,胤禛有可能会不维护着十三么?有可能不为了十三去责罚十四么?

所以‘经验丰富’的德妃必须先声夺人,必须抢先发起攻势——既然她已经先责罚过骂过十四了,相信胤禛多少会有所收敛,给她几分面子。 从某方面看来。 为了十四。 德妃服软了。 德妃,她是真的很爱她的这个小儿子啊!

事实也果然如德妃所料。 胤禛来到康熙灵柩之前的时候,只是冷冷的扫了一眼满是不服,想说什么做什么却都被母亲死死拦住的十四,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也算是给了德妃面子,让她几份人情。

只可惜,十四并不懂得珍惜。 他似乎不把一切搞得在坏些就不甘心似的。 回到自家府邸之后,他居然公然在家中继续辱骂起了新君来。 这对一个皇帝的威信,是多么大的挑战?

胤禛从来就不是什么好脾气地人,这点康熙早看得透彻。 这些年来,他不过是刻意隐忍,韬光养晦罢了。 第一次他可以忍,不代表他会一直忍。 再说忍地忍耐性本来就是有限的。 于是十四地这个事件发生之后,他就毫不客气的剥夺了他大将军王的头衔,并命他留在自己的府里思过,暂时不得入宫。

这本已是最息事宁人的做法,作为皇帝,胤禛对这个弟弟的忍让可谓已经到了极限。 可这样一来,胤禛与德妃好不容易有所缓和的关系又变得剑拔弩张了起来……在德妃看来,十四是应该发泄出自己心里的怒气的。 而胤禛的行为,就是故意针对十四,故意不让他好过……

于是,她继续死都不愿接受皇太后的封号头衔;于是,他继续死都不让她与十四有见面的机会…...更有甚的,在雍正元年的四月,胤禛送先帝往遵化东陵之后,就将十四阿哥允禵囚之汤山…….也因此导致了德妃,在得知消息的当口,再度闹起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

不同于以往的假打假闹,这一次,她把头都给撞破了!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胤禛正在承乾宫里小歇。 如今,朝里朝外包括后宫之中,实在有太多事要他操心了,唯有在听晗的身边,唯有在有孝懿味道的,他们一起成长的承乾宫里,他才能感觉到一丝欣慰与舒畅。 只是不想,这难得的平和,竟是被这样生生的被打断了。

听晗看着疲惫不已的胤禛,着实心疼。 皇帝这个位置,好是好,高是高,就是真的会累死人啊!加上有那么多反对的声音,那么无情的母亲,那么任性的亲弟弟……听晗不禁叹道。 如果,他们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如果她爱上的胤禛不是必须顺应天命成为皇帝的人,该多好啊……

可惜,这个世界上的事,没有如果。 胤禛注定是帝王,他只能是帝王,必须是帝王。

不过,没有关系,就算再难熬,她都会陪伴在他身边的!早从决定与他在一起的那一刻起,早从不惜再度穿越三百年的时空的那一刻起,她就下定决心了……听晗这样想着,微微一笑,不觉的哼出了一首熟悉的老歌:

“当你握紧我的手,我决定和你走。 经历再多的挫折,也绝对不退缩。 当河流都倒流,我还在你左右,一直陪伴你到时间的尽头。

就算有一天,天和地都会分离,也永远不离也不弃,要和你在一起。

呜~~~~~~~~~~~~

为了你我可以,因为爱你我只能爱你。 生命荡涤轮回里,你是唯一不忘的记忆。 真正的爱过,才算真正的活过,爱你从此绝不会放手。

不曾褪色的承诺,比永久还要久。 痛过哭过也恨过,从未想放弃过。 莫问我要理由,爱就是我所有,今生来世你是不变的守候。

就算全世界,都要来与你为敌,也还要紧紧抱着你,泪不会掉一滴。

呜~~~~~~~~~~~~

为了你我可以,因为爱你我只能爱你,只要为你我愿意,牺牲一切都不觉可惜。 真正的爱过,才算真正的活过,爱你从此再无他所求。 ”

唱着唱着,听晗忽然起金庸笔下那活灵活现叫人羡慕不已的,黄蓉与郭靖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一起生,一起死。 这是他们之间不变的承诺。 生我背着你,死我还背着你……这是他们做到的结局。

她曾经不管过的,不甘他为什么在她‘死’后仍能……但事后,她想明白透彻了。 死亡,是懦夫的行为。 死亡,更是最简单轻松快捷的解拖方式。 唯有坚强勇敢的活着,好好的活下去,代替爱的人勇敢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勇者!活着,有时候比死更可怕!

但她是个弱者。 又或者,是每个人选择的方式不同吧。

总之她知道她自己,更知道如果雍正十三年到来了,如果他死了,她将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去陪伴他的……她,是顺治的女儿,血液里遗传了父亲的深情不悔。 她甘愿与父亲一样,用这样强烈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爱人炙热的爱意……哪怕他也许是希望自己好好的活下去的。

随着听晗所唱的歌声的响起,胤禛往外走的身形不觉的顿了一顿。 那皱紧了的眉头却总算有所舒缓,嘴角也不自觉的往上扬了起来。

歌唱出的正是歌者的心声。

而他,能够有这样一个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人始终陪伴在自己的左右,甚至下定决心要与自己同生共死了,他还有什么好计较的?相信往后的路,再疲惫,再辛苦,他都能支撑下去。 因为他的身边始终都会有她的陪伴……

也许他们之间早已没有轰轰烈烈,也许他们之间的**早已归于平淡。 但是,那份深刻的情谊早已刻在了他们彼此的血液里面,永远都不会流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