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泪
字体: 16 + -

第五卷 (中) 第十八章 饮恨而回(1)

在往铁桥方向前进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发现艾军的身影,对方似乎连在铁桥外围布署都没有。正当尤琛为此而觉得不解的时候,空中却再次传来了令人恐惧的声音:那是艾尼亚战斗机与昂尼亚俯冲轰炸机掠过天空的声音,它们的出现,令地面上的奥军全都为之胆寒。

“隐蔽!”

知道现在依kao着己方火力完全不是敌人对手的尤琛,如此在无线电中向全营下命令。于是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纷纷试图进入路旁的树林或灌木丛中躲避。可是没想到敌人的战机好像并不打算放过他们,而是直冲着他们所在的道路而来。一枚又一枚的炸弹被扔到路中央,冒出一个又一个火球,在阳光还没有到来前的黑夜中,这些火光显得分外夺目,几乎照亮了这一片地区。

“他们已经知道我们在这儿了!肯定是得到了情报!”

尤琛脑海里掠过这个念头,而事实也证明,他的猜测是正确的。可能是艾军的小股侦察部队发现了他们的车队,所以通知了后方派遣战机前来阻截。现在尤琛和他的其中一支坦克营正不得不遭受来自空中的猛烈打击。在尤琛的命令下,坦克营奋起反击。有的士兵将自行火炮冒险推出路边,对掠过低空的轰炸机射击。还有的坦克则对准空中的战斗机,与别的坦克一起在树林与道路的上方交织出密集的火力网,好让敌机不至于如此轻易地对地面发动致命的打击。

漆黑的天幕中、寂静的树林中、泥泞不堪的道路上,火焰成为了这儿唯一的主角,爆炸声则是这个主角的怒吼。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战火的蔓延,正如没有人能够拒绝死亡。不管是攻击还是抵抗的一方,现在他们脑海中没有和平的影子、没有家人与故乡的模样,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已经忘却,他们只想着一件事情:杀死对方,让自己活下去!死亡的交响曲,并不仅仅只是在这里上演,它以更加可怕而且激烈的形式,充斥在战场的每个角落。

这场空中与地面的交战持续了两个小时,虽然天还没有亮,不过可能是弹药与燃料不足,所以敌机开始重新回到高空,盘旋着集结队形离开了这里。这时候,尤琛的坦克营也已经是筋疲力尽,包括他本人在内,即使运气好没有受伤,但也是疲倦不已。他清点一下损失,三辆坦克报废,除此之外还有四辆装甲车同样已经不能再上路了。而他们的乘员,有超过一半是在交战当时就已经毙命,剩下的几个,还在试图喘息着与死神作最后的抵抗。尤琛命人用一一辆车将伤员送回镇去,而自己则继续带领着剩余的坦克车队前进。无论如何,他也要去到桥边。

当尤琛他们的坦克终于来.到穆勒河边的时候,眼前的情景再次让人沉默了下来。这儿没有艾军,包括桥对面也没有。但那座原本横跨在两岸的铁桥,此时已经消失了,只剩下一些零散的桥桥,还散落在桥侧的地面上。不知在何时,它就已经被迫切希望夺桥的奥军的敌人给炸毁了,尤琛他们这次的行动上,只能再次无功而返。他心中倒不觉得怎么失望了:因为当艾尼亚军不在此地驻守的时候,他就隐约感觉到,对方可能已经觉得没必要在此地继续留下来,因为已经无桥可守。但是在命令全营回诺兹镇的时候,尤琛的心就跟这片天空一样,没有一点光亮。

“一二三,放!”

坦克的炮膛发出震天的怒吼,在.一阵浓烈刺鼻的硝烟之中,一枚炮弹划破灰暗的天际、划开弥漫着湿气与雪花的空气,一头砸落在一辆坦克与一门反坦克炮之间。顿时,反坦克炮旁的四五名士兵被爆炸的气浪摔上半空,之后再摔落在地,没一个人能再次爬起来。而那辆坦克左边着火,但仍然试图在向敌军炮火所在的位置还击。在潮湿的山区天气中,这儿的能见度很低,即使只相距不过六七十米,都很可能已经失去对面敌人的踪影了。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敌军的坦克和火炮仍然能如此准确地命中他们的坦克和武器,这不禁让驻守此地的艾尼亚人大惊失色。

“对准前方,敌人就在我们前面!”

在得到军官的示意后,操纵大.炮的炮手连忙转运着轴承,让炮管对准正前方开始轰击。一枚炮弹发出后,他们马上就听到了令人振奋的回音:充斥在耳边的爆炸声。紧接着,一辆奥登尼亚军的黑色坦克冲到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再次猛烈地爆炸,失去了它的战斗力和其中的车组乘员。同时,在艾军火炮附近的坦克,也在为这门无法移动的火炮进行掩护。但是艾军的坦克无论从火力还是从装甲的防护能力上来说,都逊色于奥军的坦克。在奥军的奇美拉和凯尔贝洛斯面前,简直就像狼与狮子的对比。

山区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灰暗模糊的一片,现.在在阳光洒落下来的时候,又变得清晰明亮起来。不过这一次,阳光却是为艾军的守军带来了令人畏惧的信息,因为他们的视线范围变得开阔起来,顿时看清了在他们的侧翼,有更多的奥军坦克已经绕到了那里,将坦克的火炮对准了他们所在的位置。原来刚才他们的还击让奥军了解到他们的方位,迅速采取了绕道迂回的策略,并且接连干掉了好几辆艾军的坦克,将他们的火力几乎完全消除。这样一来,孤军作战的艾军大炮与它的操纵者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敌人的坦克冲到自己面前,而他们却没有一点办法。

一辆在黑色车身上画着一个滑稽的清扫烟囱的.工人模样的坦克,碾过艾军坦克的残骸,将那些挡路的坦克推出路外、掉到悬崖下,直到冲到艾军面前才停下。这时,已经举起双手准备投降的艾军士兵,能够清晰地看见这辆敌军坦克上的装甲和车身上那个可笑的烟囱工人。这辆奥登尼亚军队的坦克,虽然在体积上比起一旁那些如同陆地之王般雄伟的奇美拉形坦克略逊一筹,不过它浑身的泥水与那些弹坑还有炮弹砸过掠过的凹坑,都显示出它是一辆身经百战的坦克。艾军自从登陆到曼尼亚之后,就知道奥军军中重型坦克有两大王牌:一是体积和重量都是第一的奇美拉,第二就是眼前的这种同样身为重型坦克的凯尔贝洛斯。都使用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神兽的名字来命名的奥军主战重型坦克,每一次作战中,都不辱它们的威名,令越来越多与奥军作战的敌人都清楚地了解它们的可怕之处。这次,也一样。

“举起手!离开那儿!”

从奥军坦克后冲来的士兵,纷纷举枪对准这些.刚刚失去反击能力的敌人。瞧他们那样子,要是艾尼亚人敢动上一动,那么他们手里的枪可绝不会轻易饶恕他们。有个艾尼亚士兵看到敌军士兵如此年轻又如此怨恨满怀恨意的眼神,不禁吓了一跳,赶紧将手放在脑袋后,与其他人一样蹲在地上,不敢动弹。这时候,这里的枪声和爆炸声已经渐渐平息,战斗基本宣告结束了。那辆冲在最前头的凯尔贝洛斯,顶端的炮塔打开了,一个黑色的身影出现在坦克之上。好奇的艾尼亚士兵,趁着敌军士兵不注意,抬头看了一眼。他看到在那辆凯尔贝洛斯之上的,是一个看起来不过比自己年长三、四岁左右的奥军军官,头上的帽子有点歪(不过幸好有那副耳机戴在上头所以才使帽子没有掉下来),在禁卫军黑色的军服外,还套着一件黑色的皮夹克,衣领下lou出白色毛衣的一角。此时,这个军官正对耳机和周围的士兵发出命令,要他们彻底解除敌人的武装。

难道这个人就.是敌军的指挥官了吗?艾军士兵有点不敢相信,因为这个男人太年轻了,怎么看也不像是他们曾经在曼尼亚俘虏过的不少奥军一线指挥官的模样翻版。有个奥军士兵——瞧他的模样只有十七八岁——见到这个家伙居然敢抬头,马上走过去对着他的脑袋就是一拳,并且冲着他喊:

“我让你看!让你看!”

那个挨揍的艾军士兵倒在泥地上,但双手意识地抱着头,好像想将对方拳头的威力减到最小程度。他身边的战友都敢怒不敢言,有的主动挨过去,似乎要阻挡敌军继续殴打他们的同伴。这时候,他们听到那辆凯尔贝洛斯上的军官发话了,声音平静有力,就像他的外表那样年轻:

“行了,乌勒!去看看那边的房子里有没有敌人。”

“是,长官!”

乌勒恨恨地看了这些俘虏一眼,扭头而去。这些战俘都被集中起来,他们看到奥军在镇上四处清查房屋和据点,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在得知奥军开始冬季反攻以来,他们还是头一次与奥军的部队交火,没想到这么快就败下阵来。虽然不甘心,但现在他们更在意的是,这些他们在传闻中听说相当残忍可怕的敌人,会不会不顾人道主义精神、将他们通通枪毙了事?这个谁也不敢保证,不过有的人看到那个年轻的奥军军官阻止了手下的暴行,心里又开始有点希望了。

这里是距离布隆尼亚边境线不远的塔拉镇,奥军原本进军到离这儿以南不到十公里处的诺兹镇,但由于该镇外的铁桥被毁,为了另寻过河的道路,奥军的先头部队才会离开诺兹,来到塔拉。虽然艾军已经收到情报、知道敌人有可能从他们的驻地经过,但谁也没有想到,奥军的速度会如此之快而且作战的勇猛丝毫不同于他们在曼尼亚时与奥军对垒的经历,所以此时败在对方手下,虽然很不甘心,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奥军的战斗力确实强大——完全不像他们平日里所听到的宣传,说什么奥登尼亚人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不堪一击之类的。

塔拉镇已经成为奥军先锋部队第一装甲团的新战利品,不过刚来到这儿的奥军,并不怎么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几天里一直在苦苦寻找跨越穆勒河的桥,但始终没有结果。不是桥早已被炸毁,就是当他们来到不久后马上被驻守在河对岸的艾军炸毁。面对这种不利的形势,身为第一装甲团团长的尤琛,此时的心情如何,自然是不言而喻。但他还不能将这种情绪流lou出来,以免影响到整个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