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传
字体: 16 + -

第59节:第九章〓跟踪追击,湘江风浪急(7)

正是有这样的“宠遇”,薛岳对何键的湘军及白崇禧的桂军这样摆长蛇阵未阻止红军通过湘江表示不满,向蒋参了一本,并对白、何等怕中央军抢地盘的处置也有所揭露。

可以说,红军正是利用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军阀的矛盾,在夹缝中求生存,冲破四道封锁线,保存了有生力量。湘江之战后,红军上下都知道李德不行,要请毛泽东出山,这是湘江之战最大的收获。打完这仗后,毛泽东逐渐走到领导岗位,领导红军打破敌人的包围,闯出一条生路。而且蒋军并没有把红军消灭,没有把中共中央消灭,这就留下一个火种,可以星火燎原。

[ 书客网 shuke.com ]红军渡过湘江后,蒋介石最担心的还是中央红军会走萧克的老路与贺龙会师,除电王家烈率黔军在黔东堵截外,一面电何键、李宗仁派兵尾追,一面电薛岳率主力经武冈、芷江入黔以防阻红军会合,并重新将周浑元部归薛岳指挥,加强其实力。

追剿总司令何键见湘江之战并没有全歼红军的主力,赶忙在新宁、武冈、洞口、城步、绥宁、通道、靖县、会同、芷江和黔阳筑起了四道碉堡线,其中仅在绥宁、靖县、会同、黔阳和城步五县就建有碉堡210座。

12月2日,薛岳得令后,即率主力由东安、黄沙河线,转向新宁,经武冈向芷江方向运动。12月16日,薛岳率部到达黔阳,很快构筑起一道严密的封锁线。

情势对红军十分危急。

再说,中央红军翻过高高的老山界,于12月12日到达通道境内后,战斗力已空前削弱。面对敌人步步逼近,若再坚持到洪江建立根据地,就会钻进敌人布置好的“口袋”,显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一紧急关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在湖南通道县一个小镇召开了紧急会议,毛泽东被邀请参加。

在会上,毛泽东竭力说服当时的领导人,放弃和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以免落入敌人的圈套,并提出了西入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争取主动,并创造新根据地的意见。毛泽东的主张虽未能说服博古、李德两人,但得到了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与会多数人的支持,终于被通过了。于是,红军改向黔北进军。

通道转兵,成为红军长征的一个转折点。

薛岳见红军在通道停留了几天,由此推测红军“另谋他图”,倒是挺有道理,只是他不知道这一阶段红军的指挥权已不在朱、毛掌握中,否则红军也不会打得如此“窝囊”。

就在薛岳步步推进到黔阳一带时,12月14日,红一军团先锋部队突然占领贵州黎平。17日,中央红军也全部离开通道县,进入贵州,把十几万围堵的敌军一下甩在湘西。12月18日,在周恩来的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正式做出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师的决定,从而避免了钻进敌人布下的罗网,打破了蒋介石在湘西南歼灭红军的计划。

薛岳获悉红军进入贵州后,感到有些失落,只好调整计划,决定率部进入贵州。

国共双方新一场战斗在贵州就此展开,只是蒋介石、薛岳的对手不再是博古、李德,而是具有军事天才的毛泽东,好戏才刚刚开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