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传
字体: 16 + -

第50节:第八章〓进攻苏区,甘当马前卒(4)

薛岳完全按照德国法西斯老师的新战术,稳扎稳打,先派部队抢在雨季前把路一截一截修通后,又让行营运输处派16辆军车把粮食运到籐田的粮库。待路通粮足后,这才准备开打。此时已是2月7日,刚过完小年,离春节还差一个星期。

2月8日,薛岳指挥部队向籐田各山头进攻,并令各师沿途修建碉堡和土堡。赣南产竹,薛岳就地取材,让官兵们以竹子编成篓筐盛土作垒,步步推进,推进后即筑碉堡,堡与堡之间,构成封锁线,企图使红军无路可走。如此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把宁化、石城、宁都、兴国和古龙岗等地,都划在包围圈内。

主攻目标指向红都瑞金。

2月20日,大年初八,国共双方在军事要地沙溪正式展开激战。

红军警卫师首先占领沙溪北端高地,并筑起碉堡,欲阻止薛岳部前进。薛岳有些纳闷,红军不是擅长打游击战吗,怎么与国军打起阵地战来了?

殊不知,这次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围剿各地苏区,直接用于中央苏区的达50万人,而且“步步为营,堡垒推进”。反之在红军方面,毛泽东已受到王明等左倾路线领导者的排挤,离开了红军。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博古等不懂军事,全听共产国际顾问李德的。

[jp2]李德也是德国人,反对游击战术,采用一套完全不适合中国红军的战法,继续实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指导,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企图以阵地战、正规战在苏区外制敌,守卫苏区每一寸土地。因此,规定给陈毅他们的作战方针只是阵地防御,步步设防,结果正好以己所短对敌所长。陈毅所做的一切努力仍然无法避免错误路线带来的失利,这正好让薛岳占了便宜。[jp]

薛岳急令先头部队第九十师抢占沙溪高地,令第四军主力向沙溪攻击前进。陈毅见打阵地战伤亡很大,心里对李德的瞎指挥窝着一团火,而且敌人来势凶猛,炮火强大,他便命令部队坚持到天晚后,借着夜色转移。

21日晨,薛岳又令所有炮火向沙溪北端高地倾泻一番,见没有反应后,才于上午9点半占领已是空城的沙溪。

薛岳一进沙溪,便沾沾自喜地直接向蒋介石发报捷电报,同时不忘提条件,电请派税警团的炮兵营一部来支援,他知道红军大都没有炮,国军正是利用炮火优势拿下沙溪的。

在沙溪狂欢了一宿后,诸师长都以为薛岳会让他们乘胜追击。可是,薛岳却要他们“莫着急”,先把碉堡建起来。任务是修筑瑶岭——荔门——马鞍石——沙溪间碉堡,时间从3月1日计,每个师都有具体任务数,如九十师筑碉楼28座,五十九师筑碉楼21座及土堡一个等等,计划建筑一条长65公里的封锁线,像铁箍般把整个苏区紧紧箍住。

四军的一个师长想不开,说:我们四军最擅长的是**,猛打猛进,哪用干这些大姑娘绣花般的活?简直把我们战斗队当建筑队了。

薛岳耐心解释说:前四次“围剿”,我们国军吃亏还少吗?这修碉堡至少有三利,其一可使永吉线以南、永沙线以西民众,均为我有,得以从事春耕;其二可使永丰吉水线守兵向前迈进,以节约守兵兵力;其三呢,可使我后方巩固,能立于不败之地位。总司令已批准了我们的计划。

当然,中央红军并不会让薛岳他们这么轻易修碉堡的,不时派兵来扰。薛岳一旦听到有风吹草动,就命令部队像乌龟一样缩进乌龟壳里,四处警戒,并不断打电报催交通处加派运输车,把粮食、汽油等送来,囤积于籐田、古县的两个大仓库里,“严阵以待匪军主力之西来”。

3月的江西山地,气温变化大,由于山高地冻,风雨骤袭,3月20日晚,一场“倒春寒”,竟然冻死了负责筑碉堡的连排长各一名、士兵15名,因冷而病者,达50余名。薛岳气得大骂这鬼天气。

4月上旬,薛岳采取蚕食战术,攻占了乐安县的招携、善和两地。

当时,蒋军东路军李延年纵队在朋口,汤恩伯部在泰宁,遭红军反击受创;北路军陈诚的三路军在黎川以南之团村、黎川西南之横村及南丰之王家山、五都寨等地区,也受到红军反击:南路军李扬敬纵队在粤赣边之筠门岭,受到红军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