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传
字体: 16 + -

第25节:第四章〓挥师北伐,烽火连秋月(4)

这次作战,给薛岳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因地图不准,造成三团与一师主力一度失去联络。从此,薛岳行军作战时,更特别注意研究实际地理环境和地图,确保作战地图的准确。

二、整军再战,攻克南昌

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畔,三秋时节已露出浅浅的湖滩,湖滩的芦苇花,在秋阳的温暖怀抱里闪烁银光。一群从西伯利亚远涉征程飞来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在翩翩起舞,让人不禁咏起那有名的佳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蒋介石迎风立在湖边的一个高坡上,南昌城就在眼前。对于南昌大败,他不说自己的嫡系一军作战不力,反而认为是六军指挥官无能,因而决定与苏联顾问加伦将军亲临前方督战,再攻南昌。

加伦放下望远镜,对蒋介石说,总司令,我这两天,仔细分析双方战情,我建议让部队休整两周,集结力量,再重新组织进攻。

蒋介石有些不悦,鼻子“哼”了一声,不再出声。他心中自有自己的主意。当天晚上,蒋介石下令,命第一师重回第一军建制,自以为第一军在自己的指挥下,一定能像东征那样,无往而不胜。

10月4日,蒋介石背着加伦、白崇禧,来到驻在奉新的第一军第一师,进行作战动员。他缓步来到站得笔直的薛岳面前说:“有人说,我们一师不行,你们第三团就打得不错嘛,堪称全师的模范。下一步,你们要打出更好成绩来,打到南昌喝重阳酒。你们有信心吗?”

薛岳头一昂,胸一挺,大声道:“有!”

10月12日,在暖和的秋阳下,蒋介石贸然下令部队攻击南昌,并令第二、三军和第一军配合,强渡赣江,将南昌合围。

为洗第一次攻打南昌之耻,薛岳在三团组建四个奋勇队(即敢死队),冒死攻城,连战三天,死伤无数,一部分奋勇队员一度突入城内,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然而,由于后援部队无法跟上,奋勇队员遭到敌军猛烈反扑,被分割包围,无法立足。薛岳只好组织部队仓猝撤退,部队损失惨重。

敌人趁势杀出,北伐军大败。蒋介石不得不下令撤退。第二次攻打南昌宣告失败。

南昌攻守战,是北伐军与孙传芳部队搏斗最烈的战役,也是北伐军此次出师以来遭遇最大的挫折。蒋介石觉得脸上无光,

10月15日,他给正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海外党部联席会发去电报,自我检讨说:“中正出师三月,北伐无功,对党对国,罪累弥深。此后唯有服从党令,向前奋斗,鞠躬尽瘁。”

连打两次败仗,部队损失又相当大,薛岳同样心里不好受。他只能忍着,加紧整顿部队,补充兵力,尽快恢复元气。然而,战事仍在残酷地进行着,根本没有给人喘气的机会。这时,他所在的第一师接到命令,立即开赴南昌西北的王家铺,参加支援北伐军第七军的战斗。

原来,9月下旬,李宗仁的第七军奉命前来江西参战。他们进入江西后,便与孙传芳的部将陈调元所率三个师在王家铺南约十里处,鏖战几天几夜,不分胜负。蒋介石闻讯,恐第七军独力难支,即派第一师自奉新前去增援。

第一师急行军赶到王家铺后,薛岳随代师长王俊、参谋长叶剑英爬上高地察看战况。他们看到交战双方已打得精疲力竭,战斗接近尾声,唯有昆仑山一带敌仍在据守。

叶剑英便向王俊建议:“敌我双方已经打了三天三夜,我们稍加砝码,敌人就退了。”接着,他提议将部队主力自白水绕到昆仑山侧背,迂回到敌人侧后,正面则用一小部分兵力佯攻,命炮兵向山上开炮,迫使敌军退却,然后在运动中拦头截尾,一举歼灭之。

薛岳认为这个主意非常好,表示愿意带三团迂回到敌后,包敌军的“饺子”。

“不,用不着这样费劲。我们来一个冲锋,就可把敌人拿下。”王俊急于立功,不听劝告,将部队全部拉到正面,发起进攻。

双方刚接上火,敌军看到北伐军援兵到来,连忙撤出阵地向后逃跑。王俊得意地喊起来:“敌人退了,薛团长,快率领部队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