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传
字体: 16 + -

第24节:第四章〓挥师北伐,烽火连秋月(3)

第二天拂晓,轻雾弥漫,总攻开始。

起初,第十七师向敌之右翼压迫,进展甚快,连续夺取敌两道防线,其重兵器火力,亦已控制了整个铁路,但敌人早有准备,顽强抵抗,北伐军屡攻不下。敌我双方陷于胶着状态。

杨杰十分焦虑,派作战参谋吴宗泰到第一师指挥部去联系,希望他们从正面派兵协同攻击。吴宗泰到一师指挥部后,才知道王柏龄根本不在师部,昨晚溜进南昌城玩去了,指挥部由参谋长叶剑英主持,叶剑英当即下令薛岳团从正面向敌攻击。

薛岳亲上一线,组织部队强攻,但受地形限制,前进不易,冲锋的官兵被敌人强大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连续几次进攻均未奏效。

这时,敌九江方向的援军已源源不断开来,并从右翼发动攻势,对北伐军实行反包围。双方激战至下午3时许,杨杰因态势不利,放弃再攻,命令所有部队向奉新附近转移。

薛岳参加北伐的第一场战斗也就这样草草结束,心里不禁窝了一口鸟气。

天忽然沉下来,一场无名的大风没头没脑地刮过来,飞沙走石,吹得官兵们抬不起头来。薛岳正顶风前进,岔路口遇见了六军的指挥官杨杰。

杨杰从马上跳下来,大声对薛岳说:“薛团长,你们的叶参谋长呢?”

“在后面,我带你去。”薛岳带着杨杰,在一棵大榕树下见到了叶剑英。

杨杰开门见山地说:“情况非常危急。我们两军向奉新转移以后,牛行车站的敌援军就会迅速向南昌反扑,这样,进占南昌城的我第十九师将非常孤立,我们军长程潜和你们一军军长王柏龄都在南昌城内。现在必须马上派人向他们报告敌情,并迅速把第十九师从南昌撤出来。”

大敌当前,叶剑英非常镇定,丝毫没有惊惶神态。他在树下摊开地图,与杨杰、薛岳研究起敌我情势。他分析说:“你们看,南昌西面的赣江东岸地区,现全被敌军控制。十九师要想从赣江渡过西岸,在奉新与我们会合是不可能的。他们应先向南昌以东地区撤退,然后再向西南地区转移,或者停留在南昌以东地区,采取对敌威胁的积极行动,等待大部队的到来,我们仍可以重新占领南昌。”

薛岳看了看地图,说:“这个方案好,即使撤退也是积极性的,没有失去主动权。叶参谋长,你的文笔好,赶快给程、王两军长写一个战斗报告吧。”

“对,叫他们快到奉新来。”杨杰催道。

“行。”叶剑英掏出一支钢笔,想了想,便在信笺上写起来。

这一个战斗报告,颇有文才的叶剑英没有采用军队惯用的形式,而是使用旧书牍的方式,首先说指挥无方,略加自责一下,然后告诉程潜、王柏龄,他们撤退的路线和当时的处置,并盼望他俩即到奉新来。

杨杰看了遍报告,道:“甚好,甚好。薛团长,你马上派人送到南昌去。”

“是。”薛岳封好信笺,交给自己一个最信任的警卫员,然后对杨杰、叶剑英说,“我先走,看看部队前行的情况。”

薛岳走后,杨杰对随后赶来的一师代师长王俊说:“王师长,你派一个团在奉新以东向东警戒,掩护全军的主力集结。行吗?”

“行。我叫孙元良的二团去。”王俊回答得很干脆。

可是谁想到,二团长孙元良并不执行命令,而是擅自撤离奉新。事后王俊既不指责,又无补救,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杨杰十分气愤,把这件事报给总司令蒋介石。当时蒋介石本人率领第一军主力已由高安到奉新。报告上去不久,他们就接到一件通令,说已将孙元良执行枪决,以肃军纪等语。但事实上,孙元良一直好好活着,后来还官运亨通。此是闲话。

第二天早上,薛岳听到一个令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消息,敌军攻进南昌后,但不知因何故十九师却在南昌撤不出来,不少官兵只得改装为群众,潜伏在南昌城乡附近民家,而程潜本人亦是只身化装成商人,乘一头水牛渡江才得以逃出。

最可气的是王柏龄,因怕担渎职罪而受军法惩罚,在南昌脱险后,便擅自离开部队,不知所踪,直到第二年才敢在上海露面。这王柏龄本来在东征时就因为胆小怕事而受处罚,如今一错再错,丢尽一军的脸面,就连一直袒护他的蒋介石也连骂“娘希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