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传
字体: 16 + -

第20节:第三章〓讨伐陈逆,关山度若飞(4)

这支奇兵在黎明前及时赶到,顾不得休息就立即投入战斗,配合张国桢指挥的陈得平、许济等部友军,再次克服泰美,缴枪千支。紧接着,他们又穷追猛打,协助柏塘的粤、滇联军,经一天一夜的恶战,终将敌人击溃。这就是有名的柏塘、泰美之役。

在战场上,薛岳见到了卓仁机一旅独立团团长张发奎。一身战尘的张发奎乐哈哈地抱着他说:“老弟,如果晚来一步,老哥这条命恐怕就要丢到柏塘了。”

薛岳对着张发奎宽厚的肩膀就是一拳:“你这个山大王,小小的柏塘怎么能容得下你?快请我喝酒去。”

但两人还来不及喝酒,惠州方向传来不妙消息,进攻惠州的滇、桂联军遭到叛军的夹击,全部向樟木头、石龙一带撤离。叛军林虎部从而得到收容整理,再次组织猛烈反攻。

11月12日叛军攻占石龙。讨贼军向石滩退却,溃兵如潮。孙中山见此情景,心急如焚,亲自出面阻止败军退却。他在石滩车站竖起一面大旗,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我在石滩,退者枪毙!”

尽管如此,仍然阻止不了败兵的溃退。孙中山的专车停在桥上,溃兵们向专车开枪,车上的玻璃都被打破了。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孙中山仍坚持督师不退。最后,左右参军无奈,只好假传命令,命司机把专车开走。孙中山被迫退回广州。

直到晚年,薛岳对这次撤退印象颇深,真可谓兵败如山倒,数万人拥过石滩桥,秩序甚为混乱,人仰马翻,自相践踏,许多人跌进水中,浮尸一片。好在薛岳平时率兵纪律严明,撤退时队伍并没混乱,而是另从他路从容过桥,降低了损失。

孙中山返回广州后,下令东路讨贼军各部集结整编。

张民达的第八旅从进军福建,攻克水口,到转战潮汕,大战言岭关,解围博罗,克服泰尾,连战皆捷,屡建战功。许崇智报请孙中山批准给张民达旅长记大功两次。1924年3月10日,孙中山特意召见了东路讨贼军第八旅所部长官,并发表了讲话。

他表彰说:“诸君是许总司令和张旅长的部下,许崇智同张民达都是我们革命很热心的同志。第八旅是一支真正的革命军队。这是旅长张民达正确指挥的结果,同时也与官兵们奋勇当先分不开的。”

孙中山的召见和讲话,给了张民达、叶剑英、薛岳等第八旅广大官兵极大的鼓舞。

三、参加东征,新立战功

1924年是战事相对平静的一年。经过大半年的较量,孙中山的革命军与陈炯明的叛军彼此都元气大伤,急需休整。

孙中山于1月20日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明确国民革命的任务就是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建设三民主义的新中国。这给薛岳这些年轻热血的军官,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

紧接着,孙中山着手进行军事上的整顿。他将原属中央所辖的粤军和东路讨贼军,统一改编为建国粤军,以许崇智为总司令,蒋介石为参谋长,下设四个师及若干独立旅,第一师师长李济深,第二师师长张民达,第三师师长邓润琦,第四师师长许济。

正是这次部队整编,薛岳离开张民达的八旅,重回粤军第一师,担任副官长,旋任参谋长。

对于薛岳的归队,张发奎(第一团团长)、叶挺(第二旅第三团第二营营长)、余汉谋(第二旅第三团第一营营长)、陈诚(时任连长)等老同学、老战友异常高兴,摆酒庆贺,一个个喝得烂醉如泥。

1925年1月7日,身处粤东的陈炯明趁孙中山抱病北上北京,广东群龙无首之际,便勾结江西的方本仁,兵分三路,杀气腾腾地扑向广州。

面对敌势,广州大元帅府迅速决定东征陈炯明,任命建国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兼任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任前敌总指挥。2月1日,东征部队分三路东进。

此次东征的主力为右翼军,它由建国粤军和黄埔学生军组成,共有3000多人。右翼部队在短短一个月间,先后占领淡水、海丰、潮安、汕头等地。陈炯明的部队节节败退,叶举只身逃往香港,熊略部败退闽西南的武平,洪兆麟部败退闽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