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传
字体: 16 + -

第18节:第三章〓讨伐陈逆,关山度若飞(2)

张民达从小在南洋长大,通晓各种语言,很早就参加同盟会,是孙中山的一个忠实信徒、民主革命的一员骁将。1917年孙中山南下护法,张民达复返国投效,在大元帅府随侍中山先生左右。1918年,他在漳州加入援闽粤军,并任许部五十七营营长,始崭露头角。这次东路讨贼军回粤之役,张民达由团长擢升为第八旅旅长,他打算物色一批有才干的青年军官到八旅任职。

许崇智问:“你要谁?”

张民达说我想好了,一个叫叶剑英,一个叫薛岳,就他俩。

许崇智说好你个猛张飞,看来是有备而来啊。他心里有些舍不得,可拗不过张民达的“死缠烂打”,只好同意放人。

薛岳自从参军以来大都在司令部做参谋工作,他一直想上前线指挥打仗,这次能到一线部队当上校团长,正合他意,于是没有二话,和叶剑英两人来到第八旅赴任,一个任十六团上校团长,一个任参谋长。

随后三年中,薛岳与叶剑英成为生死战友,两人并肩参加了东征和北伐。

孙中山知道陈炯明一日不除,广东则无安宁之日,便以肃清盘踞于东江的陈炯明叛军为急务,命各路军队围攻惠州。他将剿灭叛军最大的希望寄予许崇智的东路讨贼军。1923年春节刚过,薛岳便接到东路讨贼军迅速回粤讨伐陈炯明的命令。

2月1日,草长莺飞。许崇智率东路讨贼军三个军十二个旅(其中四个旅留闽)两万余人,兵分两路入粤:一路从漳州、诏安入粤境饶平;一路经南靖、龙岩、上杭、峰市入粤境大埔,薛岳所在的张民达旅属此一路。

薛岳率部来到大埔,张民达告诉他,陈炯明见大兵压境,恐怕前后夹击,干脆宣称下野,其所部洪兆麟四个师在汕头通电“独立”。中山先生虽有所怀疑,但还是派大本营总参谋长李烈钧、安抚使姚雨平等分赴汕头、惠州,收抚叛军,又令许崇智总司令率部接管潮汕地区。

“旅长,我们旅也要开到潮汕地区?”薛岳问。

张民达摇摇头:“不,许总司令已率部进驻潮州,他令我旅逐步向松口、梅县、兴宁推进。北洋军阀政府已任命陈炯明的干将林虎为潮梅护军使兼粤军总指挥,林虎有近万部队,潜伏于粤赣边寻邬一带,对我部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我旅的任务就是负责监视林部,确保这一方的安全。”

张民达说着,猛咳起来。薛岳连忙轻拍他的后背,并叫副官端一杯开水来。

因一路急行军,张民达身染重病,咳嗽不止。他喝了口水,平静后,说:“这一段战事应该会平静些。部队到梅县后,我想抓紧到广州看病,部队日常事务由参谋长叶剑英负责。伯陵,你和叶参谋长等一定要看清局势,小心从事。提防林虎袭击。”

“旅长,你放心去吧。我们会警惕的。”薛岳答。

谁知张民达走后不久,洪兆麟部再度叛变。许崇智所率东路讨贼军被腰斩成两截,情形甚为狼狈,他们在揭阳又遭到自赣边南下的林虎部队的袭击,从揭阳入丰顺要地言岭关失守,人马损失惨重。

在梅县,薛岳最为忧虑的就是林虎部队,如今意料之中的事果真发生,特别是言岭关的失守,对整个部队威胁很大。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旅部,与参谋长叶剑英商量对策。

叶剑英眉头一皱,说:“当务之急,就是夺回言岭关,挡住来势汹涌的林虎部。我已向总司令请命,由我率第八旅组织反攻,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言岭关。我已报告正在广州养病的张民达旅长。张旅长闻知,正带病兼程驰返前线督战。”

薛岳拳头一握,说:“有旅长坐镇,我们更有信心了。这一仗就由我团打先锋吧,就是牺牲我们整个团,也要拿下言岭关。”

叶剑英点点头:“关键时刻,是得让你这头老虎打先锋,多保重。”

薛岳亲率奋勇队冲锋,以一当十,经过一天一夜激烈战斗,终于挫敌破关,夺回要地,取得言岭关大捷,粤军士气大振。薛岳也因打赢这个硬仗,在粤军中初露锋芒,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