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传
字体: 16 + -

第16节:第二章〓悠悠忠心,从军为报国(4)

他布置道:“我们整个部队只有700余人,叛军数倍于我们。我们要造成中山先生还在总统府的假象,吸引敌人的兵力,确保中山先生安全撤退。现在我命令,叶挺率第二营固守总统府前院,薛岳率第一营固守总统府后院,卫士队负责守卫粤秀楼,保卫孙夫人的安全。大家有信心吗?”

“有!”官兵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按事先约定,鸣炮三响,以示孙中山安全抵达楚豫舰。震撼夜空的三声炮响传到粤秀楼,宋庆龄和卫队人员才松了一口气。

在孙中山走后半小时,忽然炮声四起,划破夜空,叛军开始向粤秀楼发起进攻,还疯狂地喊着:“打死孙文!打死孙文!”

由于四周漆黑,看不清敌兵,薛岳令卫士们节省子弹,暂不还击。

黎明时,敌人已近身,薛岳大喊一声:“打!”

卫队开始用来福枪和机关枪与叛军对射,奋勇抗击,击退叛军30余次的进攻。

叛军又用炮猛轰粤秀楼,洗澡房被炮弹击毁。但卫队仍英勇作战,毫不畏惧。叶举恼羞成怒,指挥叛军分兵三路,向总统府和粤秀楼发起新一轮进攻,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

8时许,叶挺穿过浓浓的烟雾,来到薛岳跟前,低声说:“我们卫队的子弹快打完了,现在在山上固守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孙夫人决定下山。我们一起火力掩护。”

“行。”薛岳抓起一挺轻机枪猛扫,把敌方的火力点压住。

卫士长姚观顺率两名卫士趁机护着宋庆龄,沿着天桥往前爬行。流弹在空中飞鸣,有一两次正从宋庆龄的发部穿过。当他们刚刚穿过天桥,天桥就被叛军炸塌。

姚卫士长中弹倒下。两位卫士先把孙夫人安置好后,又跑回来把姚卫士长抬入总统府后院进行包扎。

上午10时左右,薛岳见警卫部队伤亡过多,决定放弃粤秀楼,撤到总统府。叛军冲上粤秀楼,疯狂地放火焚烧,孙中山保管于此的著作手稿及珍贵藏书,都被大火吞没。

下午4时,太阳偏西。广州卫戍区司令魏邦平派副官到总统府来谈判。陈可钰提出的条件第一就是保证孙夫人宋庆龄的安全,但那个副官说他不能担保宋庆龄的安全。正在谈判间,叛军不顾信义地冲开总统府前面的两层铁门,一轰而进,大肆抢掠总统府的枪弹、财物。

在一片混乱中,几名卫士护卫着宋庆龄冲出大门,薛岳急中生智,为吸引叛兵,连忙把手中包裹里的东西撒在地上,并趁叛军们抢夺钱物之机,从人丛中逃出。

宋庆龄此时身怀有孕,行动不便,逃出大门后,凭着机智勇敢,多次躲过叛军,艰难地走到沙面一位友人处休息,后又乘电船到达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校址)校长钟荣光家里。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宋庆龄在钟荣光家里流产,这是“一生唯一的一次妊娠”。

有关薛岳等人在突围中的表现,一直未有记录。2005年,叶挺之子在中央档案馆意外发现叶挺当年在狱中所写的一篇《囚语》,其中正好有较详细的记述:

民十一年与薛伯陵、张向华同任孙大元帅府警卫团营长。六月间,陈炯明以二师之兵围攻总统府,余与伯陵两营人守御之。激战一日夜,当攻破之际,余与伯陵偕同向前门逃出。乱兵拥入,余一手撒五万元钞票于地,乱兵争拾取,余辈乘机挤出。在街上,复前后受机枪扫射,余二人逃散。余走数街,为乱兵追逐入一穷巷,一洗衣妇助我,取一梯登瓦上,走数十栋,始入一印刷店,为一老妇所收容。事后,为陈炯明视为叛逆而通缉。此一次也。兵败之后,不数日,余偕伯陵潜乘轮至黄浦(埔),登总理及委座所指挥之“楚豫”舰后突入白鹅潭。

正如文中所述,薛岳安全脱险后,化装来到珠江边,登上楚豫舰,见到了中山先生,向他报告了警卫团被打散的经过。中山先生嘉勉了薛岳的忠勇,把他留在身边继续担任卫士。

第二天,为了联络友军前来平叛,孙中山交给薛岳一个任务,要他率几个人秘密到广西梧州,与驻梧州的粤军第四师营长兼梧州卫戍司令莫雄联系,策动第四师平叛事宜。

薛岳等得令后,乘小舰偷偷离开广州,溯西江而上。当他们辗转一个多月,好不容易找到莫雄时,人称“莫大哥”的莫雄遗憾地告诉薛岳,你们来晚了,北伐大军已经回师失败。

原来,在江西前线指挥作战的胡汉民、李烈钧、许崇智等北伐军领导人接到孙中山的电报后,率部迅速回师,结果在韶关遭到早有准备的叛军的有力阻击,经过一个多月较量,北伐军被击败,退回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平叛行动受阻。

薛岳等人十分悲愤,又不知如何是好。莫雄劝他们留在第四师,待机行动。可薛岳坚决地说,我们是中山先生的卫士,不能离他而去。请莫大哥帮忙,送我们去上海找中山先生。

莫雄见薛岳他们去意已决,不好强留,便把他们化装成水手、伙夫,躲过敌警的检查,坐上梧州至香港的轮船大明号,安全来到香港,并巧遇刚从广州逃出来的叶挺。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