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象庄园
字体: 16 + -

第45节:第十章:选举日(2)

这些年电脑投票越来越普及,但是也越来越遭到质疑。原因是电脑投票没有留下纸张记录,一旦电脑出差错,投票的记录就会受到挑战。电脑出了问题甚至无法像佛罗里达的打孔票那样进行重新点票。目前比较通行的建议是,重新设计一种投票机,在电脑储存信息的同时也留下纸张记录。但是这中间还有不少技术的问题正在讨论之中。

选民如果碰巧投票那天要出门,或者有病有事不能到票站去,就可以预先填好选票,邮寄到有关部门。这种选票叫做"absentee ballot",就是缺席选票。在海外的公民以及军人也可以通过缺席选票的办法来参加选举。在一些军人多的州,比如西弗吉尼亚,军人选票对大选有决定性的因素。

投票那天,票站一般都会在早上六、七点就开门,一直到晚上七、八点关门。选民只要在关门之前排上队,法律就保证他能够投上票。

各党都会派人在投票站外,在最后一分钟向选民宣传自己的候选人以及本党的一些主张。的确,有些选民承认,他们是到了投票前的最后一分钟才决定将票投给谁的。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向选民派发本党的"样本选票"。这些样本选票是按照当地选票来设计的,不过各党的样本票上表明了该党支持的候选人和对本次投票中付诸公投表决的一些议题的态度。在总统大选年里面,样本选票上不仅有总统、副总统候选人,也有本选区参众议员的候选人。

每次选举,有许多议题都能够用"搭便车"的方式得到通过。选民对许多议题不见得熟悉,往往只是跟着自己支持的党派或者候选人去投票。

投票、点票都完成之后,就要由地方法庭来公证批准投票的结果。电脑投票一般点票都很快,一般几个小时之内就能出来;老式的纸票要花费的时间就长得多。有时候正式的结果要过好几天才能出来。

不过,在投票的当时,各大民意调查机构和媒体都会派人等在票站之外,随机询问选民投了谁的票,以及投票的原因。这叫"exit poll",或者说投票抽样调查。在点票的最终结果正式出来之前,这些调查就被媒体用来作为判断选举走向的根据。

低投票率是这些年很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年轻人、少数族裔、单身妇女的低投票率问题都比较受关注。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比如以2004年的投票率来看,经常公布的数字是全国两亿一千五百七十万十八岁以上的人口,参加投票的只有不到一亿两千二百三十万,投票率百分之五十六点六九。事实上,在人口总数中包含着相当大的一批没有投票权的外国公民。刨去他们之外,公民的投票率是百分之六十四。

再进一步看,美国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的选区处在所谓"摇摆州"里面。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选区总体投票倾向非常固定,选举没有多少竞争。比如首都华盛顿特区是民主党的坚固阵地,在2004年的时候百分之九十一的选票投给了民主党的候选人克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选民觉得投票反正没有用,也就失去了投票热情。但是"摇摆州"或者"摇摆选区"的情况就很不一样。在那里不仅竞选活动激烈,而且由于选票接近,选民们感到自己的那一张票能够起作用,所以投票热情通常比较高。像与华盛顿一河之隔的北弗吉尼亚地区,连2006年中期选举的投票率都超过百分之七十。在一些竞选活动热烈的选区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美国的总统选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选举活动之一。由于美国的国力及其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这一选举对整个世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由于制度上的设计,决定美国总统人选的有可能是某个偏远的州的很小一批人。在2000年的选举中,这个数目小到了五百三十七张选票。这虽然听起来有点可笑,但是仔细去研究,却也不容易找出替代这种选举的办法。毕竟,民主制度的原则在于多数决定。多出一张票也是多数。《宪法》上就是这么说的。

已结局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