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16 + -

第四章

第四章

在各方面实力以不同目的地合力步步紧『逼』下,留给王泽还手的时间与机会并不多了,李长秋的请求,李纲的叹息,秦桧的暧昧,朝廷上下众生百态,令他尤是甚为感触,但是他仍旧犹犹豫豫,似乎还没有下定决心走出关键的一步。

正当朝廷局势变幻莫测之际,西北的天空再一次乌云密布,整个天下又开始了一场风云际会的洗牌。

当年金军两次南下,以宋政和年间夺取西夏横山之地为契机,欲约夏国皇帝李乾顺共同灭宋,但李乾顺却被宋军着实打怕了,更何况横山尽失,国内已无精悍之兵,亦无可供回旋险要,若要攻宋不仅要面对宋军精悍的西军,又要防备吐蕃可能的袭击。

李乾顺并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他在审时度势之后,决定在宋金之间保持着一种谨慎地观望态度,而且从战争中对两方出卖河曲马,尤其是进军第二次南征时,河曲马和精良的铁甲、狼牙棒简直成为宋军眼中金军马军的标准装备。自从宋室南迁后,陕西六路凸显金军侧翼打击之下,他仍然保持着有限克制,宋军在沿河、两淮与金军数度血战,陕西十万大军东调,他仍然没有对宋进行大规模进攻,只不过是打了几场有限度的侵扰战而已。虽然向金人称臣,节庆聘使互有往来,但辽夏旧情始终不能让金国放心。夏国如此暧昧的态度,令金军前方大帅非常不满,当年完颜希尹曾建言:“闻夏使人约大石取山西诸郡,以臣观之,夏盟不可信也。”

由此关系渲染之下,夏国边地将帅时常与南侵的金军发生小规模冲突,甚至有大规模的对抗。当年夏军大将李良辅奉命乘着金军全力南下会战沿河,邀兵河上要求金国忠心划分东北边地,金军边军根本无力支撑,无奈之下只有答应夏国要求。多年来金军主力都在河东、河朔方面与宋军作战,无力与西夏全力作战,更何况夏国拥有天下最好的河曲马,这是金军马队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为金军马军都是铁兜重铠,手持重型器械,蒙古马矮小有耐力,却不能供全副武装的金军重铠马军冲锋陷阵,只有高大健壮的河曲马能够承载重铠马军来回几十个回合的冲杀,所以金国每每让步,前方将帅不胜其烦。

不仅是李乾顺,绝大多数夏国大臣亦是不信任女真人,由于他们立国已久,在心理上已经将宋、辽、夏三国看成古之三国鼎立,虽为西北蛮夷,但日承汉化、国有汉制,很多汉官包括相当一部分番官,其潜意识中亦是认为宋乃衣冠大乘正宗,夏亦是黄帝后裔、为汉之分支旁宗。女真为何物?不过是北朝契丹之下极北之地一小小蛮荒部族,与禽兽无异。

文化的认同与偏见有时候就是这样有趣,宋视党项为蛮夷生番,党项却自以为中华旁支,而视女真为胡虏杂种。

但李乾顺并没有放弃宋金激战,西军东调的大好时机,大面上还是顺从金国尊号,名气上响应金军由银州等地值下关中,拖住西军主力东进,实际上集结兵力,开始收复自宋夏开战以来丢失的领土和宋朝在边境修筑的城堡,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规模战斗,持续了数年之久。或许是由于王泽、完颜宗弼的蝶变,宋军竟然守住三源地横山,当然很多边境城寨还是落于夏国手中。或许是王泽建言的缘故,也或许是朱影的影响,西军在横山三源地的兵力没有减弱,反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夏军两次对横山三源地的进攻,都被宋军粉碎。

由于南北议和,宋、金之间的战事暂缓,使宋朝有精力经营陕西,夏军逐渐放松了对横山最后一块军事要地的军事进攻。

随着时间推移,宋在军事上逐渐上升,取得了几次对金战略上的均衡甚至超越,西侍军的编练完成,战斗力渐渐加强,以曲端为首的陕西将帅,在抗金之余,不断借故在边地与夏军发生摩擦,收复了一些被夏军在靖康年间夺回的城寨,双方的矛盾越发紧张。

在横山三源地要冲,由曲端主持建造云涧城已经大张旗鼓地进行中,此城座落夏国嘉宁军司与靖塞军司之间要冲,城池高大、内外相叠、山寨林立,并依山旁水、控制大道,

一旦落成将是延边最大的一座屯兵城池,无异于宋军在中线扎下一个进攻兴庆的据点。一旦有事,宋军主力可沿长城道路迅速西进,直扑省嵬城,威『逼』兴庆。如果说几年来的冲突不过是边地的小打小闹,争夺边境的徒弟与人口,这一次宋军修建云涧城,其规模之大、地理位置之前,完全是进攻『性』的军事堡垒,可以理解为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做准备,这是夏国在战略上所不能容忍的。

李乾顺有感于近年来感到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他不能容忍宋朝在横山修建一座军事大城,随着宋朝国力的日渐恢复与发展,他感到由王泽主政的宋朝已经有了不同于前的气象。虽然宋朝对夏保持一种克制内敛的国策,甚至大量输入茶叶、瓷器、丝绸换取不能等值的马匹,但陕西六路却在实实在在地部署边地城寨,看是平常的防御,其实是为西进扩展后勤据点。他要在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拔出这些锲在夏国要冲边上的钉子,绝不能让宋朝从容布防。

而在这一点上,几乎夏国朝野上下普遍支持,出人意料的事,金国朝廷也暗中支持夏国对陕西用兵,尽管宋金达成议和,但完颜宗弼仍然扬言组成十万大军由北京路南下河阳,取名为‘会猎河朔’,兵锋直抵大河,牵制宋北侍军主力。

就在宋朝野为女史案闹的纷纷扬扬之际,李乾顺在得到了金国保证之后集结二十余万大军,由降臣灵州防御使任敬得为前导,李良辅为主帅向云涧城扑来,一场大战即将在延鄜路西北边地打响了。

已经被任命为西侍军副都指挥使主管西侍军都指挥司事的曲端得到军情,立即与新任陕西六路宣抚司宣抚使王庶商议,调遣兵马驰援云涧城,由宣抚司向朝廷发去金子牌塘报。

而正值陕西战云密布之际,金军在河东、河朔亦是频繁调动,大批精锐集结,引的沿河一线气氛再次紧张,沿河四路宣抚司与北侍军都指挥司所属各支侍卫大军纷纷进入战备状态,南北官道上来往使臣络绎不绝。

随着边境的再次紧张,行在再次受到震动,传言金人败盟再次南下,尽管朝野已经没有数年前闻边汛的紧张气氛,但人们仍对金军的甲骑具装心有余悸,何况这次又有西李的二十万大军进犯陕西六路。此时正陷入内部纷争白热化的朝廷,徒然遭到两国的打击,有人大呼不妙,有人却暗中叫好,更有人彷徨无策。

完颜宗弼做的更绝妙,他宣称奉金国皇帝诏旨率四十万大军护送赵佶的梓宫如西京洛阳安葬,实际上他集结马步军十五万南下。护送上皇梓宫这个口号,令沿河四路宣抚司无所适从,虽然各支侍卫大军纷纷布防,但要是金军真的护送上皇灵柩入境,他们倒底是打还是不打,总之是打与不打都名不正言不顺、唐重、王渊、张所等人万分为难。朝廷同样感到为难,塘报到日,一夕之内,朝野上下简直闹翻了天,人们的视野转向倒底是迎战金军还是坚壁清野,由金军过河赴洛阳。

李长秋在闻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躲在无人的地方偷笑一番,他禁不住暗赞李乾顺耐不住『性』子进攻横山未尝不是一件快意之事,金军南下有时候竟然会是好事!

赵谌急忙召开都事堂、枢密院宰执与六部大臣会议,宰相孙傅与参知政事王泽、秦桧、宇文虚中,枢密院正副使李纲、谭世绩、朱胜非,签书院事许翰并六部尚书在崇政殿会商。

会议上,面对女真、党项的联合进攻,大臣们各怀心事,纷说不已。

赵谌亦是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应对两面同时开战,只能听凭大臣们的争辩,无法做出明晰的决断。

此时,王泽却一言不发,冷眼旁观,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女真鞑虏诚不可信,议和条款墨迹未干,又再兴大军南下,是可忍孰不可忍,请陛下下旨发兵征讨女真、西李。”赵鼎有些不满地看了眼王泽,当时王泽签订议和条款时,曾言保证两国长久的稳定,但议和条款笔迹未干,金军又再次南下。尽管这次能看出来,完颜宗弼意在利用李乾顺进攻陕西,宋朝无力两面作战之际而进行讹诈,做为坚决主战的他,还是对王泽与女真的妥协极为不满。

王泽不经意地瞟了他一眼,嘴角闪出一抹古怪地微笑,却不言不语地站在自己的班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