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陆岁月
字体: 16 + -

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九 一年(上)

“来!天佑!让张叔叔抱抱!哈哈哈!”张灵甫大哥大笑着抱起了天佑,左转一圈右转一圈,极为开心,天佑却也不怕被张灵甫大哥这样绕来绕去,兰儿倒是很怕似的,上前欲接下天佑,被我拦住:“没事儿的,天佑不怕,你这做母亲的就该放任他自己历练,我们都不会害他!”兰儿在我胸口拍了一下,嗔道:“你呀!就是这个样子,自己的儿子都不担心,天佑真是苦命!”

我无奈的苦笑,自从天佑来到这里之后,他立刻就成了这些大老爷们儿的开心果,天佑的确是个极不安分的,揪揪这个的胡子,拉拉那个的嘴巴,扯扯这个的耳朵,拽拽那个的头发,搞得我们召开军事会议都不安分,但是大家都不希望把天佑赶出去,因为他们说将门虎子必须要自幼历练,这个时候就要开始,从娃娃抓起,让他感受一下军人的力量,为以后接替我的位子做准备。

我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这是什么事情?这才两岁的娃娃的就要准备开始接替我的位置了?

子承父业,这个观念不仅仅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潜规则,这个潜规则还特别的盛行,特别的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但是我却不是那么认同,我总觉得孩子不一定要继承父亲的职业,尤其是非战争时期,我也不是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古代中国能够继承的是爵位不是官位,爵位高只是拿的俸禄高,算是对父亲一辈拼死拼活打江山的告慰,要是子辈无能,只能混吃等死,做不了官。

至于天佑,他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我不想向父亲那样限制,父亲最开始也没打算把我培养成军人,但是后来发现我适合做军人,才把我培养成军人,送我读军校;而天佑现在还太小,我要观察他到底适合做什么,我才会让他去做什么,我也尊重他自己的意见,人想要做出些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否则只能是一个庸人,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能够这样教育子孙的人,很少。

天佑后来也是被校长逼着加入了军队,天德天清也是被逼着加入了军队,他们一开始都不愿意加入军队,除了那一次他们主动请缨救援华人华侨,除此之外,他们对于军人生活都不感兴趣,天佑喜欢文学,喜欢写文章,在校长去世之后退出了现役,开始以军旅题材和生活题材写文章,台湾民主进程当中,天佑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开始倾向于民主人士,撰写了大量的宣扬民主的文章,成为知名作家。

天德喜欢音乐,沉迷于古典音乐和钢琴演奏之中,校长去世之后也退出了现役,赴*进修音乐,展现了自己的天赋,成为了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名扬西方;天清则喜欢摆弄经济,我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他应该是兰儿的儿子,而不该是甜甜生的,他在校长去世之后加入了兰儿的公司,帮着兰儿开拓澳洲市场和欧洲市场,接着向美洲进发,和那些著名的资本家族展开交锋,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商业天赋。

至于天薇,呵呵,和当年的兰儿一个样儿,脾气火爆,喜欢摆弄兵器,打打杀杀,特别受校长的宠爱,校长还总是埋怨我为什么不把天薇生成男孩子,天薇要是个男孩子,就该叫天威,而不是天薇;这小姑娘还特别犟,特别不服从我的管教,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比起兰儿当年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曾经一度气得我把她关进禁闭室三天才放出来,最后老实了一个月,竟然又犯错!

与我当年想的一样,这样的女子,往往需要一个她生命中突然出现而又必然会出现的男子才能降服,所以天薇也差不多,她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男子,所以那个男子只用短短的一年,就让顽劣不堪的天薇变得比和我结婚之后的兰儿还要乖巧,虽然那个男子本身是个文质彬彬的文人,与天佑都拥有民主的理想,后来他与天佑一同办起了出版社,并称民主双璧。

只是这一切的开始,让我郁闷不已,张灵甫大哥和肖山令大哥对天佑的纵容还有军中诸将对天佑的宠爱实在是让我难以接受,一个两岁的小娃娃把军中那些骄兵悍将捉弄了个遍,被扯胡子的还算轻的!

罗启疆大哥被天佑把茶杯打翻在了裤裆上,就像尿了裤子,差点被大家笑死;姜茂才的头发被硬生生扯下来一撮,痛的龇牙咧嘴还说这小子劲儿大,以后肯定是我们军旅中人;岳云仿照岳武穆留下来的三缕长髯被天佑扯掉了一缕,羞惭的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说自己仿佛失去了贞洁一般……

最惨的还是冯骁,这货硬是要学关二爷,胡子比岳云的还要长还要浓密,他也算自作自受,拿出自己和一个美国人打赌赢来的打火机给天佑玩,结果被天佑点燃了胡子,幸亏张灵甫大哥眼疾手快,一杯茶浇上去,救下了一半的胡子,但是他看到自己胡子的惨像,大叫一声就翻了白眼儿晕了过去,醒来以后还是泪水涟涟,受不了那个刺激……

一个月以来,天佑几乎做到了全天下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把一百军里面全部旅级以上的军官都给捉弄了个遍,尤其是那些与我有旧的将领,一个个都给天佑弄得哭笑不得,但是一致向我提出意见,他们都说,孩子小时候就要顽劣,小时候越顽劣,长大了越有出息,所以一直建议我把天佑送到军校里面从小培养,被我一人踹了一脚踹回去,老子怎么教育儿子还轮不到你们插嘴!

一个月以后,天佑和兰儿回去的时候,那些被天佑捉弄过的将领们都来送行,冯骁带着个胡子罩,那也是学着曹操给关二爷弄得那个护罩给仿照出来的,至于岳云则是把胡子全剪了,眼不见心不烦,弄得我哭笑不得,和兰儿拥抱了一下,看着他们上了飞机,看着飞机起飞,看着飞机消失在我的视线里面,我转身,回到了军营里面。

那之后,我又过上了练兵带兵的日子,训练着不断到来的学生兵,训练着百战精锐们,卯着一股劲儿,就是要等着和倭寇再次战斗的那一天,等着大反攻到来的那一天;我在等着那一天,史迪威更是等着那一天,早在我们退入缅甸当年的十月份,史迪威就拿出了一份反攻计划,代号“人猿泰山”。这本是一部电影的名字,是三十年代风靡美国的电影,我们在兰姆伽也看过了,就是讲述一个被黑猩猩抢走的小男孩如何在原始森林里长大,并成为一个英雄的故事。

很应景,很中肯,我只能这么说;人猿泰山计划包括两个规模宏大的战略设想,第一个就是驻印军第一百兵团以收复缅甸为目的,与云南的中国远征军收复怒江西岸的战争同时进行,一百兵团切断缅甸倭寇和云南倭寇的联系,两面出击,一边协助云南的国内远征军收复云南失地,一面南下进攻缅甸沦陷地,最终全面收复缅甸,将倭寇驱逐出陆地。

第二个就是随着一百兵团的推进,届时将有一支庞大的筑路兵团将一条柏油公路从印度的利多一直修到缅甸的密支那,最后重接上中国境内的滇缅公路。该公路全长七百英里,途经许多高山大河和原始森林;同时还将铺设一条大口径输油管道从印度加尔各答直到中国昆明,预计总长度为两千英里,以期将中国本土同国际支援再次连接起来,使得中国具备自己生产汽油的能力,而不用直接从国外进口了。

而在我们训练一百兵团的时候,这个计划再次经过改善,并且拓展出了许许多多详细的战斗细节,我们一点一点的计划,计划的非常完全,就等着反攻的开始,而这段时间里面,主要负责工作的还是我,史迪威是不是就要去重庆“述职”,但是他每一次回来脸色都不好,我知道他一定与校长闹出了许多不愉快,但是这个时候,我不方便参合进去,也许就是因为我的不注意,最终让这个不愉快变成了水火不容……

这段时间里面,我也注意着国内的抗战局势,自从我离开之后,也就是武汉反击战结束之后,南方倭寇似乎安分了不少,与薛岳将军统帅的军队隔着长江对峙,他们没有打过来,薛岳将军也打不过去,就这么对峙着,少有的几次偷袭作战也被薛岳将军及时发现打了回去,没有寸进;至于北方,倒是打得如火如荼,以中条山为中心,一二十战区和倭寇打的很精彩。

我早些时候埋下的伏笔这个时候起了作用,倭寇这才发现占领中条山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面对着太行山还有吕梁山几十万部队的时时刻刻的威胁,导致倭寇华北方面军被这两座山的部队拖得疲敝不堪,四次进攻两座山都被两座山的部队给交替打击,四面出击给击退了,想要全面进攻但是兵力不足,所以一直就没有成功,反而还要负担中条山驻扎军队的沉重粮食运输任务。

民国三十一年就在这样相对峙的局面里面度过了,民国三十二年到来,我们还是做着同样的工作,时间过得很快,一年的时间,就这样度过了,我也难得的获得了一年的休息时间,一年没有出兵与倭寇作战,倭寇也因为缅甸仁安羌的大火等等原因还有缅甸人发现受骗上当之后的反抗所以没能出动军队发动对印度的进攻,这倒是让印度变得安全了些。

不过仁安羌大火事件还是震惊了世界,倭寇否认了对仁安羌大火的责任,指责是我的阴谋,我当然不会承认,我们就这样互相指责,但是战事紧急,谁也没有继续关注这件事情,仁安羌的重要性倒是有不少人知道,可是战争时期,谁会管这些?一直到战后几十年,这件事情还没有被解决,但是我是不怕别人说这件事情是我做的,而且也不是没有人这样怀疑,只是没有证据,而我的证据又是那样充足。

国内美械师的训练也在如火如荼的训练,但是就我得到的消息,国内的美械师显然远远比不上一百兵团的装备和待遇,但是单兵武器和装备还是配备了的,训练也是有的,整编军的战斗力本就不错,虽然比不上一百兵团,可是也是能以一个军的兵力和倭寇一个师团对抗的军队,得到了美国的部分装备之后,也算是如虎添翼了,所以我并不担心他们的战斗力不足。

计划经过我们的商议,于民国三十二年九月份提交给了校长,校长那儿经过了一个月的讨论,正式决定了同意这套计划,同时宣布一百兵团可以便宜行事;其实要是得不到校长的同意,我就不会调兵;史迪威想调兵也调不了兵马,虽然孙立人和史迪威的关系很好,但是我相信孙立人还是会遵从我的命令而不是史迪威的命令,他一直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

更何况我所掌握的实权不是笑谈,只要我不发话,史迪威能调动的仅仅是他的美国士兵和军官们,他虽然很想掌握一支军队,但是我不让让中国军队被一个外国人掌握,尤其是我极其戒备的美国;不过话是这么说,我们都不会走到这一步,史迪威只是很激动,因为他就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了,他很兴奋。我也很兴奋,只要把缅甸倭寇全部收掉,我们就可以挥师北上,回国抗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