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百年
字体: 16 + -

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二)

何静笑了,说:“这是当地土话。意思是你们乔迁新居时,亲朋好友前去祝贺,点燃炉灶做饭做菜。意思是锅放稳了,灶火兴旺,日子幸福长久。”

玉妹拍手笑了:“好!好!舅妈,我们乔迁那天一定请外婆,舅舅和舅妈来稳锅。”

何静也乐了,拍拍玉妹:“你呀,还像个孩子似的,又欢又叫。”

“舅妈,我才二十七、八岁,在你们面前,还不是个小孩。只有在小军面前,我才算是个妈妈。”玉妹嘟着嘴说道。

何静马上知道玉妹想孩子了,安慰道:“别愁,别愁,你们把房子收拾好了,马上让大姐,带着小军迁来辽远,不就行了吗。”

“对呀,让妈带小军先过来不行吗。”胜利也安慰她。胜利知道妻子想儿子,甚至两口子*时玉妹说:“使劲用力,让我满足,就不想孩子了……”

这时兆琪回来了,她说:“哟,胜利、玉妹你们也在呀,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刚才你们爸爸打电话说,他也退二线了,担任省顾委副主任。”

胜利乐了,笑道:“这一下可好了,叫爸爸妈妈一齐过来,照顾外婆和小军。我们就算来辽远定居了。”

玉妹则对长胜说:“爸爸妈妈过来了,我们算是在辽远定居下来,我们就彻底离开钢厂了,就得另想出路了。前一段我们同川省贸易公司合作,稳当可靠。现在爸爸退了。人一走,茶就凉。这是必然的,合作肯定不再稳固了。我们只能另找出路,想了很久,我认为投资海产品生产加工是个好出路。在海边找一处海域或者放养海带海芥菜,或者放养鱼虾海参。然后把这些海产品加工后,销往国外或国内。这样利润大风险小,而且能安排成百上千的人就业。”

长胜一听马上表示赞同:“这个主意很好,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很好,很好,说说,你们选中了哪块海域?”

玉妹说:“我们看中了石槽那片海湾,有洋流,但是不急,海湾有一个淡水河口,补充淡水,水清不浑浊,水质好营养丰富,适合养殖。我们可以放竹筏养海带和海芥菜,还可以放网箱养鱼虾。那儿风浪小,很少受台风影响,投资个一千两千万就行了,保证一两年就会赚回投资的。”

长胜竖起大拇指:“了不起,了不起,玉妹你们来辽远不到两年,不仅生意做得好,对海上养殖业也钻研得不错,不愧是女中诸葛。不过呢,石槽有一个渔业公社,我总不能把公社养殖场撵走吧。”

“不,不,舅舅,我没有撵走人家的意思。我呢同他们接触过多次。由于缺乏资金,他们只是小打小闹,想扩大却没有钱。每一次卖给我们的货连五十吨都凑不上。我们曾经同他们谈过,我们入股合资,扩大生产……”

长胜一听,说:“好办法。我把你们介绍给他们区,让他们区同他们乡,原来的公社去商量,同你们细谈如何合资,如何扩大生产……”

“这敢情好呢。最近我读了许多书,有如何管理企业;如何经商;如何办企业;还有海洋养殖的许多道理。以前我和胜利那是在瞎子摸象,乱干瞎胡闹……”玉妹很兴奋,讲出了自己最近一段读书学习的心得。

长胜知道玉妹好学善学,鼓励她:“玉妹,你们还年轻,一定要多学习,既然走上这条路,你们一定要勤学勤问,这样才不会走弯路。”

玉妹听了,更高兴了,说:“舅舅,我这是跟你学的。你当厂长是好厂长;当教授是好教授;当市长一定是好市长。”

长胜摇头,说:“玉妹,别恭维我啦,我是被逼的,逼鸭子上架当老鹰使呢。好啦,你们可千万别像我一样,现学现卖。”

胜利大不以为然,说:“我说老婆,你干什么学那么多,就那么干吧,合资入股,赚了就继续干,亏了就滚蛋!”

玉妹白了他一眼:“你呀,乱混乱干,不知上进。”

“哈哈,哈哈,有老婆能干能赚钱,我操什么心呀。”胜利十分满足,虽然玉妹把他管得死死的,不敢有半点邪念。也有个好处,玉妹在外面能说会道,所有的事情搞得平平顺顺。回到屋里对自己温柔体贴,自己可以恣意享受。这些日子跟着玉妹跑养殖场加工厂、跑水产公司远洋公司,都是她出面交涉,自己只是个跑腿跟班。自己原以为就这么倒买倒卖干下去,捞个几千万,捞足了就吃它个一辈子。不想现在人们的脑子都活了,做这种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东西的价钱节节上涨。起初利润和成本是1:1,后来变成了0.6:1,0.4:1,……现在几乎是0.01:1,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形势严峻。玉妹才思考起合资入股搞养殖的,有了坚实的保证,才有长远的利益。

一家人正讲着,玄关传来玉香的声音:“首长、市长,长伯先生他们来了。”

长胜和何静忙出客厅迎接:“大哥好,二位贤侄好,快请屋里说话。”

长伯和福全、福嘉进屋向兆琪问好:“么婶好!”“么婆婆好!”

兆琪说:“请坐,请坐!”待他们坐下之后问道:“你们考察了有一周了吧,有些什么收获?”

长伯马上说道:“婶娘,辽远真是个好地方,有深水不冻良港,有现成的航空港、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交通发达,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考虑了一下,最终选定两个项目。第一准备利用辽远沿海的海洋优势,投资搞大规模养殖,然后对海产品进行深加工。我们在考察中发现本地渔民多搞捕捞,还有少量搞海带养殖,品种单一,并且加工简单。我们则想投资一定规模,除了养海带、还芥菜之外,还可以养鱼虾和扇贝、海参、鲍鱼……对这些海产品进行鲜干、熟干,还可以深加工提纯……第二就是仿照何氏集团搞两至三个大型五星级酒店。

这样两个项目。首先我们先投资一千万美元搞养殖,逐步扩大深入并且追加投资。其次关于大型五星级酒店,大约需要五、六亿美元,我们想回港,召开董事会后再决定。”

兆琪听了,高兴地说道:“这样很好。辽远已经批准划为十四个单列计划的开放城市,并且设立了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竭诚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开厂办企业。你们如果还有什么投资项目,尽可以在开发区落户。”

“谢谢婶娘,这一点我们会考虑的。”长伯说道。

“大哥,我想问一下,你们投资养殖加工的地点选在什么地方?”长胜问道。

“么弟,我们看中了石槽海湾那一海域,水质好,没有污染,适于搞大型养殖。”长伯说道。

长胜笑了,看了看胜利和玉妹,道:“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哈哈,哈哈。”

长伯不解地看看他们,问道:“么弟,你什么意思?”

胜利和玉妹看着长胜,目光急切且焦虑。长胜则不急不忙介绍道:“大哥,这对任胜利夫妇是我姐姐的儿子儿媳,原本是一家大型钢厂的处级干部,因为厂子经济效益下滑,只好离职来辽远发展。也看中了石槽海湾准备建大型养殖加工场,准备与当地区、乡政府商量,入股与当地渔*合办养殖加工场。……”

长伯看了看福全福嘉,略有些失望:“是这样,我们晚了一步……”

在座的人们都沉默了,很久,长伯才说:“我们公司是晏氏家族企业,极少与他人合资。一则公司资金充裕;二则公司内人才济济,不会用外人的。今天是本家族企业首次回大陆投资,任胜利夫妇既是么弟的贤甥夫妇,婶娘的外孙,也算是晏氏家族亲戚,不算外人。这样算来,咱们可以入股合资。我们投资一千万美元,任先生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