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百年
字体: 16 + -

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一)

二十二

第二天一上班长胜就给房产局许局长打电话:“老许,我外甥任胜利夫妇准备在辽远市内买一套房子,面积在一百平方米至二百平方米之间,价钱二十万到五十万之间。”

“晏市长你托的事,我老许一定替你办好。”老许答道。

长胜则叫胜利和玉妹立刻去找老许。然后带着随行人员下到厂矿企业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去了。

中午吃过午饭,长胜吩咐秘书带车去机场接人,并亲自写了一张八开大纸牌:“香港来辽的晏长伯、晏福嘉、晏福全先生,请上车。”

秘书领命而去,长胜带人继续到下面去调查情况。晚上五点秘书来电话:“市长,飞机晚点,才接到人,我们正赶往波海大酒店。”

“好的,我马上赶往波海大酒店。”长胜答道。

此时他们正好开完调查会,立即坐车奔往波海大酒店。那时候车少不堵车,近二十公里的路,他们十八分钟就赶到了。

下车之后看见兆琪已经站在酒店大门口,正在和何静谈话。他下车后走过去说:“妈妈,静儿,咱们上楼吧。”

“不,你们俩口子在门口等客人,我去楼上客厅见他们。”兆琪吩咐道,“这才是待客之道。”

“是,妈妈。”长胜答道。

长伯、福全和福嘉在机场出口老远看见举板迎接的标语。长伯上前问道:“是晏市长叫您来接我们的?”

“是的,我是市长秘书,晏市长和他母亲罗书记在波海大酒店恭候先生们光临。”秘书说道。

一行人上车,来到大酒店,车停稳后,秘书先下车,请长伯、福全兄弟下车。长胜和何静上前迎接。秘书介绍道:“这位老先生是晏长伯先生。”

长胜看见一位身穿浅黄西服、打一条猩红领带,脚下一双锃亮紫红色皮鞋,满头白发,戴一副金丝眼镜的老先生,圆圆的胖脸,大腹便便。长胜上前握手:“小弟长胜代表辽远市欢迎大哥!”

“不胜荣幸!不胜荣幸!”长伯同他双手握在一起热情有加。然后侧身介绍道:“这位是在下犬子福全,那位是老二长仲的公子福嘉。”

这两位西装笔挺,皮鞋比擦满头油的头发还亮,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文质彬彬,两人同时恭恭敬敬鞠躬:“侄儿福全、福嘉向么爸请安,问好!”然后每人递上一张名片。

“一路辛苦,我代表辽远市欢迎你们来考察。”长胜同两位一一握手,然后介绍道:“这是内人何静,本大酒店公司董事长。”

两个侄儿上前问候道:“么婶好!”,长伯则说:“弟妹好!你们这个酒店看来生意火红兴隆呀。瞧,内外灯火辉煌,停车场停得满满的,客人如潮啊!”

“大哥笑话了。”何静轻轻答道,“大哥,两位贤侄都来了,一路辛苦了,请上楼。婆婆她老人家正在楼上客厅门口恭候诸位大驾。”

何静在前面引他们上楼。电梯上到九楼,下了电梯,人们看到兆琪带人站在客厅门前恭迎。长伯先上前一步,九十度鞠躬,一字一句说道:“家父家母命长伯代他们向么婶问好!多年未能见面,这一次命长伯代祝么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兆琪笑了,说道:“贤侄,长命百岁,婶娘我不敢当。倒是泽怀大哥今年高寿九十多了吧,真的可以长命百岁了。代我向你父母问好!”

“侄儿代家父谢谢婶婶的祝福。”长伯答道。

兆琪又问了秀姑们的安好。

这时福全和福嘉上前向么婆婆问好致敬。兆琪一一还了礼,然后请他们入座。众人聊起家家。

长伯说:“家父虽年过九旬,步履艰难,坐上轮椅,可是头脑清晰,耳不聋眼不花。他和大娘二娘时常回忆起当年在内地与么叔么婶的交往争斗。尤其是解放后对她们的关照帮助。他们时常说么叔和么婶都曾经当过大学教授,是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后来都从政当了市长、市委书记,甚至省纪委书记。为政清廉,口碑极佳,让家父和大娘和二娘称道赞颂。”

“唉,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们都老了,你大娘二娘恐怕也有九十多了,总爱回忆过去,这是必然的。当年泽怀大哥和你们的么爸泽元选择了两条路,一条路是国民党的,一条路是共产党的。其开始都想以此让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不过国民党失败了,到了台湾。共产党胜利了,解放了大陆,让国家强盛起来。今年来大陆之行了党的改革开放,加快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步伐。这样一来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指日可待了。今天你们从香港和台湾来大陆投资,无论办工厂开餐馆,我们都欢迎。这个大酒店就是明证。我的儿媳何静是南洋华侨何氏集团的孙女,她同她的两位兄长投资六亿美元办起了这个波海大酒店。虽然开业不过三年,不仅收回投资,还净赚了几个亿。她和伯父们决定再投资十个亿增扩这个大酒店。所以你们来辽远投资,我们热烈欢迎。你们不要有任何顾虑怀疑,无论你们从香港来,还是从台湾来,只要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我们竭尽全力欢迎,一定让你们的投资成功,有丰厚的回报的。”

长伯拱手说道:“么婶,家父在临行前告诉小侄,共产党说话历来算数,*先生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共产党一定会彻底实行的。大陆兴,则中华兴。侄儿们虽然旅居港台,却无时无刻不在注意着大陆的兴起。*先生以改革开放为起始动力,大陆的经济活力一定会释放出来,大陆的经济一定会腾飞的。婶娘,侄儿和侄孙也愿尽一份力气的。我们来辽远投资,一是看中改革开放的政策;二是看中辽远的优越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三是最重要一点,么弟长胜是本市市长,我们在投资时可以得到个多的照顾和关心。”

“可以,长胜可以向你们提供方便和参考。你们在投资前先行考察,这是必须经过的一步。通过考察你们才能选准项目,然后深入了解,一步一步深入之后,再决定如何投资,这样才会有理想的效果,才能赚到钱。这个我是理解的、认同的。好啦,从明天起,长胜会派专人专车陪同你们到全市各处去考察。”

“谢谢么婶和么弟了。”长伯说道。

长胜接过话头说:“大哥、福全和福嘉两位贤侄,天已不早了,我们准备了一顿便餐,请入席吧。”

从第二天起长胜就让一位副市长和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李主任陪同长伯叔侄三人在全市进行考察,一连考察了六、七天。

晚上长胜和何静正在看电视。胜利和玉妹来到客厅,坐下之后,何静问道:“你们这几天看房子,怎么样啦?”

玉妹说:“舅妈,许局长派人陪我们去看了几处,都不合适。这几处房子都是落实政策后归还给私人房主的,里面还住着几家居民,房主不敢撵,只好卖。我们买下也住不了。幸亏昨天下午看了一处,是一栋办公小楼,单位因为常年亏损,破产了,正在拍卖。这是一栋二层小楼,二百五十多平方米面积,有卫生间、厨房、水电暖气煤气齐全,收拾装置一下就可以住人了,定价六十万。经过我们讨价还价,现金交易,他们决定五十二万卖给我们。我们明天就交钱,他们马上给办理过户,发房产证。”

“好啦,你们五十二万买了房子,户口也可以迁过来了。市公安局规定只要花三十万在辽远买房旧可以全家迁入。你们符合规定,全家都可以迁入辽远了。”长胜说道。

何静则说:“你们一定要好好装修一下,妈妈、我和长胜在你们乔迁之喜那天,给你们去稳锅。”

“舅妈,啥叫稳锅?”玉妹听不懂辽远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