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百年
字体: 16 + -

第三部_第七章(一)

一九八零年五月的一天长胜接到了一封信函:“晏长胜同志,根据党中央关于落实分子的有关政策,学校决定收回关于你下放基层走‘五·七’道路的决定,限你在九月前返回学校,分配新的教学任务。  理工大学”

长胜立即打报告向省政府请求批准自己返校工作。第三天高书记带着任木子和一帮人来到钢厂,先是叫长胜等人陪着视察了四个分厂,找人谈话了解厂里情况。晚上高书记找长胜谈话:“好,长胜,这一年你确实兑现了诺言,省里很满意。我也兑现诺言:放你回理工大学。”

任木子则抓着他的胳膊说:“么弟,你要回辽远,我真舍不得呀。回去后代我向妈妈问好。”

第二天上午九点召开了全厂处以上干部大会,首先由任木子代表省政府的任命:姜卫国为钢厂总厂新厂长,袁立人为第一副厂长。接着高书记代表省委发表讲话:“我代表省委向晏长胜同志表示诚挚的感谢。在他的带领下一个濒临破产的江佑钢厂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改变成一个欣欣向荣,扭亏为盈,为国家上交利润的大厂,而且成为全国钢铁企业中的先进大厂,创造了多项新纪录。长胜同志在其*不可没,起着决定性作用。长胜同志是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更难能可贵的是,长胜在兢兢业业为钢厂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时,在自己的休息时间里他没有去喝茶摆龙门阵,也没打麻将消磨时光,而且投入了更辛苦的劳动中——钻研科学,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无论在逆境中,还是在盛夏严冬里他坚持不懈地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站在了科学的顶峰,他的辛勤劳动填补了超低温量子物理学的空白,站在了世界先进的科技前沿,使他成了我国在超低温物理研究的奠基者。为了科研他宁肯放弃钢厂厂长的职务和待遇,心甘情愿回到学校和实验室,默默地去做学问,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科学春天添上一笔浓密重彩。他这种永不歇息的顽强执行精神值得在座的每一位同志学习的。长胜同志的父母都是我党的老党员、老革命和优秀的领导干部,长胜同志从不愿意借父母的光,坚持走自己的路,为继承革命先烈的意志,永不停歇,仅这一点就值得大家好好学习!永远学习的!今天我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向长胜同志颁发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的奖章和证书。热烈欢迎长胜同志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并且预祝他取得更大的成绩!”说完高书记热烈的拥抱长胜。

然后是任木子、吴老、姜卫国、袁立人、刘伯祥……都上前来与长胜握手、拥护、依依惜别……

中午,在厂部食堂举行了隆重的送别酒会。

晚上,高书记和任木子带着大家到火车站为长胜送行。车开出站之后一位乘客问长胜:“同志,这么多人来送行,太让人感动了。看来你真是个了不起的人。”

“没啥,都是些工友、同志而已。”长胜尽力淡化。

三十个小时之后车到北京,长胜到邹教授家去看望老师。一见到长胜,邹教授非常高兴,高声说道:“好,好,你又能回校做学问搞研究了。你还有几年好时光,抓紧时间搞出更多更好地东西来。如果理工大学不能提供条件,我就让北京大学出面把你调过来,提供实验室,调配助手。咱们一定要走在世界的前列。”

“老师,北大能同意我吗?”

“长胜,我现在已经是北大校长了,又兼任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这一点我还是能做到的。”邹教授轻轻一笑。

“请老师放心,我到了理工大学一定好好干。如果条件不行,我就求老师调我过来。”

“好,有事就找我。”

十一个小时之后,长胜回到了辽远。此时正好是早晨,下了火车,长胜在行李处取了行李之后雇了个三轮车把行李拉回家。他摁了摁门铃,二分钟之后何静出来开门,“哟,长胜,你可回来了!”她伸开双臂抱住长胜。

“回来了,再不走啦,以后永远陪伴你,静儿。”长胜用脸颊在她脸上亲热的摩擦着。

这时燕子和福民背着书包出来,见到长胜,福民跳起来抱着父亲:“爸爸回来啦!爸爸回来啦!”欢呼道。

长胜抱起福民,亲了亲,问道:“几年级啦?”

“二年级!”

“好啊,儿子好好念书!”长胜放下儿子,拉起燕子的手问道:“该参加高考了吧?”

“是的,七月份参加高考。”燕子答道。

“好好复习,一定会考出好成绩来。爸爸,预祝你能考上你想考的重点大学。”

“爸爸,我一定好好复习,考上清华北大!”

长胜高兴地拍拍她的肩膀,“我的燕子一定没问题!快上学去吧,晚上爸爸等你们回来!”

“爸爸,妈妈再见!”福民挥手同父母告别。

燕子恭恭敬敬地说:“爸爸妈妈,再见!”

“再见!”长胜和何静挥手同他们告别,目送他俩消失在街拐角处。

“老公,快去看妈妈,妈妈还在饭厅呢。”何静说道。

长胜同何静进了饭厅,看见兆琪边看报纸边吃早餐。“妈妈,我回来了。”

“么儿,回来就好,”兆琪放下报纸,把目光移到儿子身上,“你是决心回理工了,当一个老师。好,有志气,当老师一样为党和人民做贡献。妈妈支持你!”

“妈妈,儿子一定更加努力,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为党和人民做出新贡献!”

“好,这才是你爸爸和我的好儿子!”兆琪拉起何静的手,亲亲抚摸着,说道:“静儿,长胜回来了,你们小两口儿团圆了。你可一定要支持长胜的工作。他不当钢厂厂长了,甘当一个普通的老师,没有了过去的待遇和高工资,你的心态一定要平衡啊。长胜是为了搞科研才放弃了那些优裕的待遇,自己自愿当一名普通老师的,你一定要支持他哟,做他的坚强后盾。”

“妈妈,您放心,我一定照妈妈吩咐去做,全心全意支持老公的工作。”何静答道。

“静儿,我相信你。”兆琪点点头。

第二天长胜来理工大学报到。他坐公交车来到理工大学新建的办公大楼前,这是公交车的终点站,大楼一共九层,成凹字形,坐北朝南,伸出的两翼全是阶梯教室,每一方侧翼每层有四个阶梯教室,中间部分除了行政办公室就是财务办公室。人事处在第四层,长胜在处长办公室外,轻叩其门,“进来!”里边的人喊道。

长胜推门进去,站在办公桌前报告道:“报告领导,我是晏长胜,一九七零年下放到三线江佑钢厂走‘五·七’道路劳动锻炼。今天回来返校向领导报到。这是我在钢厂劳动锻炼期间钢厂的档案材料。”

长胜把学校发来的简函和钢厂的档案袋双手递给办公桌后面的人。他就是理工大学人事处长盛午巳,刚到四十岁,满头柔软的自来卷,胖胖的,红鼻头,一双滴溜溜的小眼睛,用他的话讲:“眼睛虽小,但是聚光效果好,一眼就能看透人的五脏六腑。”听长胜这么一说,他马上站起来,个头有一米七二的样子,说话十分清楚:“啊,你就是晏老师,您好!您好!我们早就盼您返校啦。你是知道的,现在学校缺少能上课的人呢,你是北大的研究生,被前面的军宣队工宣队弄得走‘五·七’道路,还下放到农村了,太不应该了。学校第一批回收‘五·七’战士就有你,听说钢厂那边死活不放,准确说是省里不放。这一次你能回学校,我们热烈欢迎,一定好好安排,你就去物理系找李主任,让他们给你排课。根据政策你是六六年北大研究生毕业,被定为讲师。工资嘛,一百零五元,这是讲师中最高那一档。没有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