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百年
字体: 16 + -

第二部_第十八章(一)

十八

一九五五年春林青调任东北局任第三书记。

五月他奉命来辽远市巡视。

辽远市委书记处和委员们在泽元带领下到火车站迎接,林岚也去了。一下火车林青和泽元等人一一握手。最后林岚欢呼着上前拥抱父亲,父女特别高兴。

上车时林岚坐在林青身边,泽元则坐在副驾驶位子上。

车开以后,林岚问:“爸,妈的病现在咋个样啦(方言:怎么样啦)?”

林青神色凝重,缓缓说道:“岚儿,妈的病一直在恶化,去年春天她就去世了。我怕你伤心,一直没敢告诉你。岚儿,你不怪爸吧。”

“爸爸……”林岚扑在父亲怀中大哭起来。

林青也是老泪众横,呜咽中说道:“岚儿,爸爸也是没办法。因为一、二号首长两年前就调离西南局,我已进入西南局书记处。就在你妈去世的第二天,中央就通知各大行政区局的书记们必须进京参加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位卑何敢忘忧国,高饶事件是建国以来第一次重大路线斗争,我能不去?当时我就委托其他同志帮助我料理你妈妈的后事,毅然赴京参加会议。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只能暂时扔掉丧妻之痛去战斗了。”

林岚抱着父亲,痛哭不已,不断地呼喊着:“妈妈……妈妈……”

父亲只能轻轻拍着女儿的后背,安慰道:“岚儿,是爸爸对不起你妈妈,没能治好她的病,……岚儿,咱们都党的儿女。你妈是个坚强的革命者,重病还坚持在病榻上工作。甚至在弥留之际,还说:‘告诉岚儿,像妈一样,做党的人,跟党走,永不变心……’岚儿,像妈妈一样,永远跟党走!”

林岚止住哭声,说:“爸爸,岚儿一定像妈妈那样,永远跟党走!”

车子已经来市委大楼门口,门口站着两排市委和市政府各部门干部们,他们是来迎接林青的。

林岚赶紧掏出手绢,拭净泪水,又拿出小化妆镜补了一下妆。

这时林青开车门下车,泽元则把来迎接的干部介绍给林青认识。林青同他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泽元先把林青引进书记处小会议室,坐下来,先由泽元汇报本市揭批高、饶运动开展情况,然后其余四位书记也汇报了情况。

林青听完后,缓缓说道:“辽远市的同志们,中央和东北局对你们辽远市的情况很了解,你们市委书记处的全体书记、市委的全体委员,没有一个人陷入高饶集团中,中央非常满意,非常信任同志们。中央和高饶反党集团的斗争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路线斗争。辽远市委和全体党员能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央、拥护*,拥护*的革命路线,中央非常满意、非常高兴,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宗力同志在省委里果断的同高饶进行面对面斗争,不屈不挠,坚持到了胜利。文谦同志从重庆来到辽远,把辽远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有力恢复了国民经济。他在面对高饶的高压与利诱,他没有动摇。这些都是我党值得信赖的好同志。

这一次我代表东北局宣布一项命令:由辽远市委第一书记文谦为团长,组成辽远市参加中共八大的代表团,代表名单如下……”

小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市委书记处会后召开了市委,市政府全体干部和全市处以上干部会议,由林青传达了中央指示精神,指示中明确指出尽快结束对高饶的批判揭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建设事业,用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央八大的召开。

会议到晚上六点才结束,泽元邀请林青去自己家中吃顿便饭。林青痛快的答应了,并吩咐随行人员住进市委招待客人的南山宾馆。自己随泽元、林岚同车走了。

这时泽元让林岚坐在副驾驶位子,自己和林青坐在后排,泽元说:“林书记,半月前市委书记处征求市政府绝大多数同志意见,都认为林岚同志在市长助理这个位置干了三年,工作成绩有目共睹、领导能力有很大提高,一致同意将其推出担任市政府副市长,主管文化、教育、科研和卫生这一摊。上周我们的报告已经递上去了。请林书记尽快批准。”

林青摇摇手,说:“文谦,你们是不是因为林岚是我的女儿,就拼命提拔,她小小年纪,二十四岁,就当上一个百万人口,直辖市的副市长。相当于战争时期的副军长,是不是太快了。不行,我这一关,通不过。”

泽元连忙解释道:“林书记,林书记,千万不能这样看问题。我们推荐是有原则的,一考察了林岚本人的人品、能力和工作成绩;二搞过背对背的摸底调查;三由市委书记处和市委组织部联合推荐的。我们是符合党的组织原则和使用程序的。希望领导不要轻易推翻我们的结论。我们完全是从工作方面考虑的。其实依照我的想法,林岚应该到东北局去,就近随时照顾领导你的。”

“别那样,千万别那样,千万不要把岚儿调到东北局。我愿意让她留在辽远,最好能独当一面,这样可以磨练她的毅力;可以锻炼她的工作能力,更可以好好学习你的工作经验。岚儿,爸爸说得对不对?”

林岚从前面转过身来说:“对,爸爸,这几年女儿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艰苦复杂,也真的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有叔在后面支持和教导我,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真棒!”

杏花早已接到泽元通知准备好了一桌酒菜,要招待贵宾,当泽元他们回来时,兆琪带着长胜、杏花已在院门外恭立多时。

林青一下车,见到兆琪说:“罗院长,我又不是什么外人,老战友啦,何必这么客气。”

“林书记,毕竟是远客,多年不见了,不能怠慢了。”兆琪说道。她拉过长胜:“快叫林伯伯,他可是你林嬢嬢的爸爸呀!”

“林伯伯好!”长胜给林青鞠躬问好。

林青拍拍他肩膀,说:“哟,长胜快成大小伙子啦,快有你林岚姐姐长得一样高了。读几年级啦?”

“我没有嬢嬢高,今年读三年级了。”

林青有些诧异,问道:“你还有孃孃?在哪儿?”

长胜指了指,说:“她就是孃孃呀!”

林青一看原来把林岚叫成孃孃了,他大笑起来,对泽元和兆琪说道:“你们俩口子把我都弄糊涂了,乱叫,把辈分都弄乱了。”

泽元一时语塞,到时兆琪会圆通:“林书记,那是长胜小时候叫惯了,我们就不好教改,就这么叫下来了。小孩子嘛,就这么叫吧。”

“长胜,你今年多大啦?怎么才读三年级?”林青问道。

“我今年十二岁,读的是初中三年级。”

“哇,初中三年级?了不起,了不起。”林青摸摸长胜脑袋夸道。

“林书记,千万别夸他,他呀,夸上两句他就上房揭瓦。”兆琪在旁边敲打着。

“妈妈,我才不会呢。老师让我当班长,管班里调皮生呢。”长胜有些不服,说道。

“当班长?咋不批你入团呢?”

“爸,这不关长胜的事儿,是年龄不够十四岁,团委不批。”林岚去开家长会,自然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林青听了,拍拍长胜说:“好嘛,小同志,你是个好同志,要经受的考验哦,迟两年入团也行嘛,将来争取入党。千万不能灰心哟。”

长胜扬起头说:“林伯伯,你和爸爸说的一样,小时候入队,十四岁入团,到了十八岁一定入党,一定要做*时代的好青年,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好!好小子,伯伯喜欢你!”林青哈哈大笑起来,“你只有十二岁就懂这么多。泽元,你的三个儿子,都是好样的,咱们这一代人后继有人,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