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vip章节_一四五、食堂面前搞竞选

一四五、食堂面前搞竞选

七七级的大学生,因为是迟了半年进大学,所以我们进大学时,他们还没有毕业,还要读半年。我们得以与这些老大哥相处了半年多。他们有许多的与众不同,有的年龄上是超级老大哥,四十多岁了,拖儿带女了,有的是偏才怪才,是因为高考作文写得出色被破格特招进来的,有一个姓杜的学生,高考的作文满分,又是被被刊登在报纸上,又是结集出版,他的名气很大。有的是才子,已发表了不少小说诗歌作品,在校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有的原来已是单位的干部,很有风度气势,所以我们都是以敬佩的目光看着他们。

八0年下半年,兴起了一股民主风,听说北京的高校搞得很热闹,学生纷纷竞选人民代表。寒假结束,第二学期开始时,省城几个区搞起了竞选人民代表活动,分到我们学校有几个名额,因此,学校里的师生搞起了竞选活动。好家伙,这一场活动搞得*迭起,那些高年级学生,主要是七七、七八级的学生,纷纷上场亮相,相继贴出竞选宣言,发表演讲,参与竞选,而我们这些低年级的学生是做了兴奋的观众,看着他们表演。

竞选活动搞得极有声势,除张贴宣言、大字报外,还组织选民见面会、答辩会,举行民意测验等活动,竞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上台演讲,这是我们最喜欢看的,开始是在我们学校的大礼堂里,谁可以自由地上台演讲,后来移到室外的*场等空地上,再后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听众,聚集人气,一些竞选人就在食堂门口用几张桌子搭个台子,到中午吃饭时间大批学生拥来时,便跳上讲台进

行演讲,一个上去一个下来,一个接着一个,声嘶力竭,手舞足蹈,象演戏一样。因为一个食堂就有七八个系的学习吃饭,所以学生很多,围个里三层外三层的。

我们系里一位七七级的老大哥,姓金,二十七八岁,口才极好,他也是一位热门人选,学生支持力很高,他一上台,慷慨激昂,开场白是:我家三代贫农,没有一个是共产党员,没有一个是做过官的。他如果成了当选了人民代表,就要听取同学们的呼声,向有关当局呼取消学校不合理的制度,放开自由恋爱,增加助学金,自由创办学生社团,同学们敲着饭盆,热烈拥护,他的演讲引来一片掌声和哄闹声。老实说,他的演讲水平不高,但胆大敢骂,冲劲很足,也能调动气氛,说一些学生爱听的话。

有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听起来他演讲的水平更高一些,既说一些学生爱听的话,又不冲动出格。演讲时有一个环节,就是听众递约条或者口头提问,请竞选人回答。许多问题往往比较尖锐,比如中国的民主与西方的民主哪个好?共产主义是理想还是空想?这些问题不容易回答,如果说中国的好,肯定是一片起哄声,会被骂个狗血喷头,如果一昧地说西方的民主好,全盘肯定西方,那是要承担学校方批评的风险,听众也不会买帐,认为是简单迎合。那人回答得比较巧妙,先是骂几下中国的民主落后,听得学生解气,再赞几下西方的政体,让学生认为说得实事求是,然后一个但是,转折一下,坚信中国的民主也一定会不断完善,一定能够实现民主政治,需要我们知识分子的努力。这样一说,各方都满意,学生听得过瘾,

大家都能接受。至于共产主义是不是空想,他说共产主义是一个美好的社会,是我们希望能够实现的,有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就有方向,现在虽然不能一下子实现,很遥远,但通过我们的努力,总会不断地一步步接近,大家说是吗?他怎么一回答,也引来一阵掌声。

从闭塞的山村来到省城大学,看着校园里的这一幕幕,看着墙头上的标语宣言,听着台上台下慷慨的演讲,我心里充满了**与兴奋,每到中午餐时间,我们这些低年级的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守候在食堂门口听演讲,有的还帮着搭台子,晚上在寝室里,我们几个同学还一起议论,哪个发言精采,哪个讲得有水平,哪个气质风度好,哪个最有可能当选,有时一直到半夜。

竞选活动热热闹闹地搞了二个多月,一轮轮下来,最后有四名候选人胜出,大家的投票比较集中,有一个是学校团委的老师,三个是学生,分别是物理系、中文系、外语系。可是到后来,风向转了,上面好象对学生竞选不是很认可,最后悄然收场了,也没选出什么代表来,上面有了态度,说这种形式是资本主义那一套,是资本主义思潮什么的,那些跳得高的,最后也都没有好结果,那姓金的七七级老大哥,也因为他的竞选演讲中的那一番话,被批得翻不了身。听说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中学当教师去了。听说凡是在竞选中热情参与的,言行出格的,上窜下跳的,毕业分配都是最差的。当时有一句术语,叫秋后算帐,学校老师和领导常引用的。

余老师没有参与此类活动,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公安厅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