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vip章节_一二一、知青阿昌

一二一、知青阿昌

阿昌是另一个知青,我与他是同一个大队不同的生产队。他来自县城,长得白净秀气,说着普通话,象个知识青年,不象我皮色黑乎乎的,外表其实与农民差不多,只是户口是居民而已。

阿昌个子不高,一米七不到,差我小半个头,他真的是一点农活不会干,全部要重新学起,干了几天,受不了了。我俩相距一里多路,我跑去看他,他坐在小屋的**对我说,如果要这样干一辈子,真不敢想象。我劝他一切都会习惯的,会好起来的。他说这样做实在吃不消,最好能到大队的代销店去。这代销店就如现在的小买部差不多,从公社的供销社里批发来一些油、盐、酱、醋、酒、烟、毛巾、牙刷牙膏之类的日常用品,供应给村民,提供方便。他去要求,结果没成。

大约经过了半年,传出了一个消息,他与大队支书的女儿水娟谈起了恋爱,这事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这半年多来我与阿昌也没有什么联系,俩人好象性格不一样,话也不投机,就很少来往,只是一次在大队里写标语时遇到一起。我倒是与他的小舅子,也就是水娟的弟弟水良成了好朋友,常一起抽烟喝酒打牌,关于他准姐夫阿昌的消息,我也是大多是从他这里得来的。

与支书的女儿谈恋爱确认后,阿昌马上就到了大队的小学当了代课老师。那小学就建在村头的水溪边上,一块很大的空地,围建了一个院子,小学就在这院子里。

阿昌从此告别了苦力生活,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梳着黑亮的头,不用日晒雨淋肩挑手扛,活得轻松舒服了。阿昌当了老师后,一度又传出了他与学校里的一个女教师谈恋爱想要与水娟分手的流言,村支书当然不能容忍此类花边新闻,一番折腾后,阿昌与水娟结婚了。婚事办得挺隆重的,城里都来了客人,酒水摆了二十桌,很有面子。

水良对他的姐夫阿昌很不屑,当面背后的看不起他,有一次我们聊天,水良对我说,他早看出来了,这鸟东西阿昌是哄他姐的,并不真心,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当上老师才找他姐结婚的,没个男人样。他不喜欢阿昌是他姐夫,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还是喜欢我当他姐夫。搞得我不好意思。那阿昌也很怕这小舅子,不给他面子,常说得他下不了台。

大概又过了二年多吧,根据政策知青可以经村里推荐后上调了,进工厂当工人。阿昌到了县上的一个工厂上班,说来也真是巧,阿昌与我哥是同一个单位,他们俩成了同事。据水良对我说,他们一家担心阿昌这人靠不住,怕他回了城,有了好工作,眼角更高心更野,会更加守不住心,会与水娟分手或者看不起水娟,最后鸡飞蛋打一场空,所以就没有去多活动争取更好的单位。

阿昌与哥成了同事,他们俩原来也认识,又是一个公社出来的,比较亲近,有时休息天他们俩会结伴一起回到村里来,哥是回来看老爸老妈和家里人,那阿昌是回来看老婆。

有一次我进城去看二哥,到他那里玩,也见到了阿昌,他们住在工厂的集体宿舍里,一个房子里四个人,一人一个高低床,下面是床铺,上面放箱子什么的个人物品。门口的空地上是一排排的自来水笼头,洗澡,洗衣服,洗碗筷的十分方便。

阿昌在县城郊区工厂,水娟在农村务农,因为是普通工人,不能随身带家庭,水娟想进城去看他,晚上也没有地方住,都是集体宿舍。二人成了牛郎织女,只有休息天相聚。慢慢地阿昌回家的次数减少了,更多的是往城里的老家跑。后来我听哥说起,他们俩的夫妻感情不好,那阿昌比较*,好象城里有个相好的女人,一段时间,那阿昌故意和水娟闹别扭要离婚,水娟不答应,她老爹曾经找过阿昌单位的领导,单位领导先是劝了一通,但阿昌并不接受,说夫妻俩性格不合,文化上差距较大,当年是特定环境中,迫于压力结婚的,还是执意要分手。那时生活作风问题是大事,不能随随便便说离就离的,单位领导狠狠批评了阿昌一顿,并警告说,如果这样抛弃农村老婆,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单位有权开除的。阿昌这才老实了一点。

我后来再也没有看见过阿昌,听说他调了一个新单位。水良我见过一次,他后来是做沙发生意,开家具厂,也是赚了不少钱,在县城里开有自己的商场。当年的村支书老爸闲不住,在他商场做帮工兼保安。

人生的轨迹很难预料,但人心还是可以预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