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六十二、雨夜偷书

六十二、雨夜偷书

我们全家都喜欢看书,老爸文化不高,看书最积极。除了早上,他吃饭时也要看书看报,喝着劣质的白酒,撮着花生米、笋干,不管是现代的古代的,只要是书,都喜欢看。他老人家这个不好的习惯也传给了我们兄弟姐妹,我们长大后都习惯边吃饭边看报看书,没书和报在身边,浑身不自在,没手势没趣味。老爸平时下了班,只要一有空,就泡着一杯茶,躺在竹榻上看书,一目十行,看得很快,他说他是看故事情节的,看慢了故事不紧凑了。老妈是小学毕业的,也断文识字的,在当地的妇女中,也算是知识分子了。在做完家务时,也看一会书,晚上灯光下捧着书看,如果遇到一本好书,就舍不得放下,几天之内,会一口气看完。村里几个爱看书的,大家都熟悉,平时互相转借,你借我的,我借你的,老妈常与他们调着书看。有的书是别人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就得限定归还日期,如果不守信用,以后就难借到好书了。受老爸老妈影响,我们子女几个打一识几个字起,就拿着书看,家里有几本古书,竖排的,红楼梦呀,水浒传呀,还有什么尺牍,我们看不懂,就看书里的插图,等学会了几个字后,就看那些书,看不懂也没关系,不认识的字读半边,字的意思脑子里想当然,有时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去,反正大致意思不受影响的。

我们兄弟三个最爱看图画书,也就是连环画小人书,可是买不起。家中的图画书又不多,村子里有连环画的同学家庭也不多,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有一天,二哥对我说,他发现了一个地方,有许多的书,是学校的一个旧仓库,就在*场边上一排

房子的最边上,他从窗户口窗帘缝里看进去,架子上堆着一排排的书,上面灰尘很厚了,有许多是图画书,我们去偷点来看看。书我当然想看的,但要去偷,心里有点打鼓,还是紧张的,但在哥面前又不好露出胆怯,我就说好的。弟弟胆子小,不敢去,于是我与二哥选了一个下着小雨的晚上,拿了手电筒和一只装米用的布袋子出发了。下雨天不会遇到人,安全系数高些。

我们来到仓库背后的窗口,这窗户是二扇玻璃窗,关得紧紧的,但有一块玻璃已没有了,是用塑料布糊着的。二哥拔掉上面的图钉,掀开塑料布。二哥让我在窗外望风,他爬进里面去装书。这窗户小,二哥个子大,试了几次,头进去了,身子爬不进去。我个子小,只好换成我钻进去,二哥在外面接应。我胆颤心惊地走到书架前,打开布袋子,往里装书,灰尘很大,一动书就飘起来,想呛,管不了许多拼命装书,装满了一袋子后,正要收手回撤,*场附近忽然响起了一阵狗叫,吓了我一大跳,估计是有人走动。二哥一侧身飞快地趴在地上,让我关掉手电,别出声音。我赶忙蹲下身子,在这仓库里,象瓮中之鳖,心紧张得别别地跳,我能听得到自己的呼吸声,如果被人发现了,我是逃也没处逃,捉个现行。过了一会,外面没动静了,二哥说行了,让我把书递出去。我把一袋书拖到窗口,让二哥往窗口外面拉,我在下面托着,不料书装得多了,根本拉不出窗口,只好拿出一部分,只存大半袋子才拉出窗口。我爬出窗口后,催着二哥赶紧离开。二哥说,得把窗子的塑料布再钉上,这样不会被人发现有人进去过了。于是又钉好了塑料布,二哥背起

这袋书,我们悄然离开。

回到家,又紧张又兴奋,我们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把书都倒在地上,一大堆的书。我们先挑出喜欢的书放在一边,准备晚上看,其他的放在橱子里,等以后慢慢看。

这些书有的很好看,如《大林和小林》、《下次开船港》、《林海雪源》、《沸腾的群山》等,还有一些连环画。因为书中有许多学校的印章,封面上,扉页上,书的中间都有,怕被人发现书的来历,我们把有印章的这一页面全都撕了,有的撕半张,有的干脆整张都撕了,因此许多的书没有了封面,封底,中间也突然残缺了。这些书我们看了好久,自己看完了,就借给别的小朋友看,后来借来借去的大多都不见了。

印象最深的有一本书,小小的厚厚的,象现在的口袋书一样。里面都是介绍如何利用一些普通材料,简易制作收音机、门铃、小喇叭、电动小玩具之类的东西。我们照着做,可是没有成功。最后这本书也下落不明了。

后来,我和二哥又去过几次,胆子也越来越大,还在里面东瞧西看地挑选书,把书背回家时也不躲躲闪闪。我们还吸收了一个新成员阿强,他胆子特别大,爬进屋子里后,把书往窗外扔,我和二哥在外面捡起来放进布袋子里。有一次,我们三人一起又去,把书往麻袋里装,不料被公社的一个干部看到了,那人把我们的书夺下了,说我们谁是头,是谁想出来的,偷了几回了。哥与阿强他们二个不让他夺走书,还说管你什么事,可是我却吓得直打哆嗦,马上跑掉了。

虽然偷了书,却没有内疚感,因为可以用喜欢读书的理由来掩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