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六十一、童养媳编扇的纠葛

六十一、童养媳编扇的纠葛

山村里的人离不开扇子,闷热的夏日里,用扇子扇风凉爽一些,山村虫多,也要用扇子噼噼啪啪地驱赶叮在腿上胳膊上的蚊子苍蝇,在耳边嗡嗡缠着叫的相思虫。有时还要用扇柄在身上搔搔痒。村民所用扇子的种类很多,有芭蕉扇,油纸扇,蒲草扇,但用得最广泛的是自己用麦杆草编织的草扇。村里的妇女,老老少少,从小姑娘到老太太,都会编织,有些男的也会编。家家户户都有几把这样的扇,女的更是人手一把。

我老妈编织扇子的本事相当高,她编的扇子别人看了都说好,好多人向她请教。每当麦子收割脱落,麦杆在村子里晾晒时,老妈就会和要好的几个朋友去挑选一些麦杆,回到家,剥去外面的麦杆壳衣,用剪刀截取上半部分,整整齐齐地剪成约一尺多长,这样收集好几捆,一捆大约一百根,晒几天,麦杆干瘪后,用不同的颜料染色,红、绿、蓝、紫、黑等,然后就开始编织,以本色为主,把有颜色的麦杆穿插进去。

编织扇子如编女孩子的辫子差不多,约一公分宽,要编二三米长,然后用剪刀修整,把一些露出的草头剪除,接口的地方修平整,最后用针钱串缝成一个扇面。我因为看老妈编得多了,也学会了。老妈给我起好头,我接着编,一根完了接上一根,颜色不要搞错,编着织着,一段时间下来,就有一长溜了,很有成就感。

这麦杆草编织的草扇,有三样东西组成,扇面,扇柄,扇心。这扇心相当的重要,一般是用布做的,荷包蛋大小,上面绣着图案,做好后缝在扇面中心位置。一把

扇好不好,这扇心是关键部分,是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做扇心这绝对是细话,技术含量很高,心要灵手要巧,先是请人在布上画好图,常用的图案是荷花、向日葵、鸳鸯戏水、牡丹、雄鸡、鸭子、金丝鸟等等,也有的是写字,如寿呀福呀,一生平安、吉祥如意,一路顺风等等,然后用彩色丝线一针针地绣出来。因为请人画图费劲,头脑活络的人就挑中一个图案,用复写纸把它印在做扇心的布上,照着样子绣,省去了不少事。后来发明了印好的图案,贴在布上面就可以绣,更加方便了。

一些正在谈自由恋爱的姑娘和已订下亲事的姑娘,会精心挑些鸳鸯戏水、并蒂莲图案,精心绣好,做成扇子,送给心上人送给男朋友,做定情物做信物。这些男的拿着这扇,故意会在大家面前显示,有面子,也表示有相好的姑娘了。但也有为此闹误会闹别扭的。村里有一个姑娘,她是童养媳,叫招娣,她本是外村人,很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兄弟姐妹人也多,扶养不起,经人说合,找了我们村里的一户家境稍好且又有儿子的人家,两家人有约定,男方家给女方家一定数量的粮食,这招娣由男方家抚养长大后,给男方家做媳妇,到了年纪就拜堂成亲,这是全村都知道的。这招娣到男方家后,也上过几年学,算是断文识字有文化的人,她天生也聪明活泼大方,性格外向,与村里的小伙子也说说笑笑的。后来入了团,听说村里要培养她当妇女队长什么的,村里人都夸她,说是男方家好福气,养了这么个好媳妇。村里的一些小伙子爱围着她转,感觉与她说话闲聊快乐有趣,一个男青年,几次三番地请她

编个扇子,招娣开始不肯,但最后推不掉,觉得都是同村人,平时一起很熟悉的,不能做得太绝情,就悄悄给他编织了一把,上面的图案是那男的选定的,是一朵花。那男的拿到这把扇子,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是招娣给她编的,亲自送给他的,事情传到招娣男方耳朵里,以为她是想红杏出墙,看中了那男青年,想重找男朋友。于是责问了招娣,与他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送扇子给他,是不是有图谋,是不是不想给他家当媳妇了。招娣辩解了半天,才洗清了冤曲,闹了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编好了扇面,绣好了扇心,还要做一个扇柄,这一般是男人的活了。用竹子劈成厚约三毫米宽约二公分的片子,刮去竹青,再对剖开一半,用砂皮打光滑,插入扇面,正面是到扇心处,背面是到扇面的顶部,打几个小洞,用线缝上。在扇柄的把手上,有的用刀刻几个字:扇扇有风凉,哥哥做文章。有的用钢笔写几个字:抓革命,促生产。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年月日,如果丢拉在别人家中也容易找回来。在柄子的最下端,再打一个洞,挂上彩色的流苏,一摇一晃,大方好看。这样一面扇子就做成了。

麦杆编织的扇子很容易损坏,冬天生火时,用扇子扇风,一不小心就会焦了一个洞,时间一长扇子颜色也会发黄,有时线会脱落,有时柄会折断,因此每年总要编织新的,年复一年。现在山村很少种麦子了,村庄周围看不到麦杆草了,也有了电风扇,有了空调,扇子才慢慢地消失在家庭中,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记忆中的一道风景。

草根的东西,总是很容易被抛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