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五十五、我给同学讲故事

五十五、我给同学讲故事

那时学校休息时间是从星期一到星期六上午上课,下午放假,星期天休息。上课的科目也比较简单,语文,算术,政治,美术,体育,劳动等。相对来说,语文与算术课目比较枯燥,认字算数,没有多大乐趣。我们最喜欢的是体育课,劳动课,美术课。美术课有时练练毛笔字,更多时间是画画,可以乱涂乱画一气。劳动课也很开心,多是学校里面搞卫生,扫垃圾,清理阴沟,天井拔草,打扫*场,可以挥着扫把同学间打仗,与女生斗斗嘴,把劳动当成游戏。体育课最轻松,跑跑步,打打乒乓球篮球,拍拍皮球,就是没有足球,初中高中都没有,一直到上了大学,我才知道有足球这么个玩艺儿,也不懂怎么玩,同学们一起分队踢时,我总是习惯性地用手去触球,改不了,被体育老师笑话过。

有一天文体课,天下雨,外面*场里不能活动,大礼堂内的乒乓球桌被占作它用,也不能打球了。女同学们提议跳绳,但我们男生不干,没劲。老师说,下雨天不能在外面玩,室内也没有什么活动可以搞,那就在教室里自由活动吧。可活动什么呢,坐着聊天也没什么劲,也没有棋呀,朴克呀可以玩。于是老师提议讲故事,由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来讲,结果大家一致推荐我,因为我刚好不久前曾在镇上看过电影《英雄儿女》,在同学中吹过牛,老师就让我讲《英雄儿女》。虽然平时几几喳喳也算会说的,但真的要面对全班同学来讲故事,心是发虚的,特别紧张,反复

推了几次,实在推不了,我就硬着头皮开讲。如果没有记错,当时我讲故事的第一句话是:一列火车轰隆隆开过,里面坐着的都是志愿军。不知道这是我为讲故事而编的,还是电影上就是这样。

我努力回忆着电影的情节,以我的理解讲述着电影中看到的场景,王成王芳兄妹相遇,军长和老工人原来是朋友,中间的一些过程已记不得了,最后讲到坚守在无名高地的战士们都牺牲了,只剩下王成,面对凶恶的敌人,他拿起爆破筒,站在山顶大岩石上,对着报话机大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然后跳向美国佬,吓得美国鬼子狼狈逃跑,炸死了许多敌人时,同学们一片掌声。我还把记得的王芳唱的《风烟滚滚唱英雄》歌词,背给同学们听。

说到讲故事,后来我上高中时,晚上躺在**在寝室里也给大家讲过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书上看来的,有一些是又黄又荤的,引得室友哈哈大笑,结果被晚上值班,检查情况的老师听到了,给他留下了恶劣的印象。真是不好意思。

有了这个讲故事的先例,后来老师又让同学跟我学唱样板戏,说来惭愧,我只是平时听广播上唱,自己跟着哼哼学了几句,五线谱也不识,音调也不准,基本没有高低音,许多地方跑调,有一个同学其实比我唱得好,音也比我准,但老师指定要我上,班上的同学也支持我。于是大家就坐在课桌前,我唱一句,同学们跟唱一句。我会唱的样板戏选段只有二段,一是《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唱的

打虎上山,一是《沙家滨》中郭建光唱的朝晖映在阳澄湖上,现在我还记得住那词: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的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战斗负伤离战场养伤来到沙家滨。。。。。。

看到我音不准,还教着同学唱,那位比我唱得好的同学很不服气,说我唱也不会唱,瞎唱,他故意学我的走调,唱得很难听。我又难为情又气愤,也嘲讽他,说你唱得比我好,可为什么老师不让你领唱。他强嘴说,领唱的又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是跟着广播里唱。后来我仔细地听过广播上唱的,确实那同学比我唱得音调准,但我的声音肯定比他好。

长大了以后直到现在,我最怕的是唱戏和唱歌,听过我唱的都说我五音不全,只是声音响亮。所以有时被朋友拉去卡拉ok,我基本就是听他们唱。我唯一唱得有自信的不跑调的一首歌是《团结就是力量》,那是因为集体合唱演出,有专业的老师教了一个星期。这个搞专业搞音乐的老师说我的声音真好,天生的一付好嗓子,与蒋大伟刘欢有得一拚,但我的基本功太差了,根本没有乐感,如果好好练一练,学一学,比一般的人会唱得好。我自己也这样认为,但对唱歌我确实没有兴趣,天性里我更喜欢画画和书法,我相信,只要有一个好老师指点教导,我的画画和书法会更有成就,我会成为一个好画家和书法家。

许多事情不是天生有能力,而是学习和锻炼出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