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五十、那时的衣着打扮

五十、那时的衣着打扮

村里人的衣着打扮五化八门,年纪大的,女的是穿着大襟衣服,一般是人造棉布做的,或蓝色或灰色。这大襟衣服的式样,就象电视节目中清代古装戏中常看到的,这衣服是包住胸前,然后在右胸边沿着腋下上扣子。这扣子也是布做的,叫拳头扣,就是形状象拳头,扣入布条做的扣眼中。男的衣服是胸前中间分开,用的也是拳头扣,一排有十多个。衣服的领子是单层的,矮矮的在脖子边耸着,衣服的下摆缝上二只口袋,用来装东西。裤子是大腰裤,一条白色的布做腰头,腰头很肥大,围住腰后打个折,折叠起来,然后系上腰带。很多人图方便,总是把腰带长年系着,穿时把裤腰头塞入裤带子里。

中年人年轻人穿的衣服要丰富得多,女的不爱穿大襟衣服了,她们喜欢穿布衫,式样是胸前对开,有的用拳头扣,有的用塑料扣,有的用金属的揿扣,颜色红的花的比较鲜艳。新潮一点的还穿列宁装,就是象西装差不多,大翻领,这主要是公社和村里的女干部和一些读过书的女孩子穿的。男同志大多是中山装,有四只口袋,上面二只小,下面二只大,如果是识字有文化的人,会在左胸的小口袋中插上一支钢笔,多的会插二三支,表明文化越多,有的年轻人为了赶时髦,却又买不起更多的钢笔,就不能用的破钢笔插一支,有的甚至只插个笔套,没有下半身子的,装装样子。曾经有几句打油诗:某某同志,口袋四只,钢笔二支,让他写字,缺少墨水,就是讽刺嘲弄这些人的。文革时,流行挂像章,这插钢笔的上方于是都挂上了伟人章,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小牌牌,伟人章配着钢

笔,互相磨擦着发出响声,那真是酷到家了。

还有二种衣服是比较吃香的,穿的人比较有优越感。一种是军装。那些山村里出去当兵的人,每年有二套衣服可以发,一套夏天的,一套冬天的,还有一套胶鞋,他们舍不得穿,自己缝缝补补把旧的将就着,常常把新的节约下来寄给家人来穿,也有的把旧的替换下来寄给家人穿。家里的老爸或者兄弟,穿着这军服,特别自豪神气,村里的年轻人也最羡慕这身衣服了。还有一种是厂服,工厂的工作服,通常胸前印着一排红色小字,某某工厂。这是家里有人在城里当工人才可能有的,穿着这身工作服,也会被人看高一眼,说明家里条件不错,有人在当工人,吃皇粮。大约是我读小学五年级时,大姐给了我一件她的工作服,为什么给了我呢,弟弟穿着太大,二哥穿着太小,家里只有我的个头与这工作服最合适相配。大翻领的,下面收口卡腰,有几个搭扣,袖口也是收口的,可以用扣子扣起来,胸前印着厂名,我穿上后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样子是帅呆了,这可把我乐坏了,几乎是天天穿着,不想脱下来了。这衣服很厚实,象现在的牛仔服,一浸入水中重得很,洗的时候手根本搓不动,要用板刷涮。

我小时候的穿着打扮上,印象最深的,天冷时是布衫,这布衫可以包着棉袄穿,也可以单穿,或蓝或灰,中间一排揿扣,我们方言称捺扣,按一下就扣住了,拉一下就开了。天热时是背心。那时村里的小孩子,青年人,壮年人,流行穿背心。一般是白色的,薄薄的,夏天穿着特别凉爽,象是没穿一样。大人们是劳动时也穿,被汗水打湿了,就在溪里洗一下,在树枝上挂一会,就干了

,又可以穿了,傍晚乘凉时,手摇着麦杆子编的扇,趿着拖鞋,穿着背心,闲谈聊天。我们兄弟三个,都有白背心,但一般一个多月后,这背心有的被汗水浸得发黄,特别是背上那一块。有的肩胛上的背心带子扯断了,有的破了一个洞。老妈就从别的破背心上剪一块下来补上,把扯断的带子用线缝上,用黄黄的臭肥皂搓洗发黄的背心。后来背心的式样越来越多了,有薄薄的,也有稍厚的,颜色也越来越多,有白的蓝的黄的红的黑的。一些部队带回来的背心更是好看,前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番号,背上还印个大大的红色的阿拉伯数字,如7、9等。我在镇里上高中的时候,同学们就在背心上自己印字和号码,从卫生院找来一张塑料底片,雕出学校校名和数字,然后用红漆印在背心上,还挺象模象样的。我后来也有一件值得骄傲的背心,那是已在工厂当工人的二哥送给我的,我很珍惜,背心蓝色,比较厚,上面印有二哥的工厂名。背后印有白色的9字。别人问起这背心时,我内心充满骄傲地向人解释:我哥在这厂里。

社会上比较正规的穿法,这衬衣里面必须穿一件背心,最好是白背心,下摆塞进裤腰里,如果光穿衬衣不穿背心,会被认为不得体,不会穿,正式的场合都得这样,农村如相亲呀,做客人呀,城里如上班呀,开会呀等等,这个风俗习惯一直沿续到八十年代中期。记得我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后,有一次我衬衣里面没穿背心,单位的一个差不多年龄的同事有点大惊小怪说,你怎么里面背心也不穿。搞得我很没文化和品位。进入九十年代就好多了,衣服也多了,穿法也多了,也无人来理会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