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四十二、屋檐下的燕子窝

四十二、屋檐下的燕子窝

差不多每家的屋檐下,屋里的横梁上,都有燕子窝。春来到了,燕子就从北方飞回来了,它们从田里衔来泥土,从地头衔来枯草,建造自己的小家。村民们对麻雀是又打又杀,但对燕子却很友好,也会对它们进行帮助,在梁上钉二个长钉子,用竹子编个小架子,让窝更容易搭建。如果哪一家中没有燕子窝,会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

建好了窝,就会下蛋孵小燕子。刚孵出来的小燕子,一窝一般有四五只,它的嘴角是黄黄的,几几地叫个不停。燕子妈妈就出去为它们找食,飞进飞出地喂它们。当小燕子看到妈妈捉着虫子回来时,就会争先恐后地张大嘴巴争食吃。过不了几天,那小燕子就想学飞,会有小燕子从窝里掉下来,摔在地上。村民们会看看有没有摔伤,如果脚断了,会搽上红药水,然后搬个梯子,小心翼翼地爬上去,把那小燕子放回窝里。据说,这里有个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只有一个老太太,日子过得很艰难,但她的心地非常善良。有一天,看到一只小燕子从窝里掉了下来,腿也摔断了。那老太太很心疼,就小心地把它包扎好,放进窝里。渐渐地,那燕子长大了,秋天到了,那小燕子便飞向了北方。第二年春天,那小燕了回来了,并带来了一粒南瓜种子,放在老太太家的桌子上。老太太看到这颗南瓜种子又大又饱满,就把它种在了屋后的菜园里,那南瓜种子发了芽,长了叶,老太太很细心地浇水施肥,精心照料,那南瓜藤越来越壮实,不久结出了一个南瓜,越长越大,越长越大,一直长得象房子一样大。到南瓜成熟的时候,老太太请来了村里的人来帮忙,把那房子般大的南瓜打开一看,一边是工人,一边是金银。那工人马上帮老太太造好了房子,那金银搬进了老太太的家,老太太发财了,从此过上了

幸福的生活。她的邻居是老头子,他看老太太一下子富了,还有了大房子,心中很羡慕,便来问原因,老太太很诚实地把如何救治小燕子,小燕子带来了种子,长成了大南瓜都告诉了老头子。老头子也想发财,依法炮制,按这个法子去做,他就天天守候在燕子窝下,盼着小燕子掉下来,可是一连等了几天,就是不见那小燕子掉下来。那老头子急了,动起了歪念,他拿来一根竹杆,故意把燕子窝捣破,小燕子掉了下来,那老头子把小燕子救治好,放回燕窝。第二年春天,那小燕子果然带来了一颗南瓜的种子,老头子把种子埋在地里,也是精心照看,也是生出了一个房子般的大南瓜,等南瓜成熟后,也请人来打开,结果里面跑出一伙强盗来,手舞钢刀,把老头子杀了,抢走了家里的财物。受这个故事的影响,所以村里的成人都善待燕子。村里有不少女孩子的名字中带个燕字呢。什么小燕,春燕,金燕,燕平,燕子等等。

我们小朋友可不受这影响,也不相信南瓜里真的会有强盗和金银,这只是哄人的故事。有时我们胆大的小伙伴调皮,故意用一根竹杆子去捅那无主的燕子窝,就是那些祠堂戏台和社屋里的燕子窝,让那小燕子掉下来,然后逗着玩。那燕子喜欢栖息在村里的电线上,一长溜几十只。我们就用弹弓打,那燕子也很笨,如果没有打中它,也不飞走,还是停在那里,我们继续用弹弓瞄准着打,打中的就掉到地上,有的是伤了,有的是死了。我们就把它们丢到荒草地,不让大人们看到,否则要挨骂的,这燕子肉那是没人敢吃的,没这个习惯,可能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不好意思去吃它。

燕子飞舞的样子很好看,轻巧灵活,那剪刀似的尾巴很漂亮,几十只的燕子在稻田上空飞来飞去吃虫子,象是飞机在战斗。有时候,看着这敏捷地飞舞在天空

中的燕子,我就会痴想,要是自己是一只燕子多好呀,可以轻快地在天空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与神仙差不多。现在农村燕子越来越少了,我几次回到故乡,也很少看到燕子在稻田上空飞舞的景象了,农家的屋檐下也不见了燕子窝。

长大了后,知道了燕子从古到今,是文人墨客借物抒情的对象,许多优美的诗句都是借燕子而表达意境的。如“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破阵子》),最著名的当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珠《浣溪沙》)。这些诗成了千秋名句,被我们所传颂。

燕生动了诗,诗成就了燕。

燕子,是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被村民们友好对待的鸟类还有喜雀,喜雀个头稍大,有长长的尾巴,羽毛上还有花纹。村民认为这喜雀是吉利的象征,只要喜雀开口叫了,会有好事出现,或者会交好运,或者会有贵客临门,或者是出门做手艺的家人要回家,所以,那喜雀喳喳的叫声象音乐一样好听,叫得人心里开心敝亮,村民从来不打扰喜雀,更没有捕杀吃肉的。与之相对,村民有也讨厌的鸟,那就是乌鸦,村民称之为乌老鸦。如果走在路上,或者在田间地头劳动,头顶上飞过一只乌鸦,在哇哇地叫,这会给人带来晦气,会有不顺心的事,甚至会有灾祸来临。村民就会呸呸呸地朝天吐三口唾沫,朝地又吐三口,这是风俗,村民相信这样可以避祸,把遇到乌鸦的晦气脱了。平时村里有人,特别是毛头小伙子说不吉利的话,会被称之为乌鸦嘴。

同是鸟类,村民的差距却是如此之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