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二十四、剁螺蛳下酒,强盗来了不肯走

二十四、剁螺蛳下酒,强盗来了不肯走

村子周围的山脚下,田间,往往有一个个水塘,有的是人工挖的,有的是山水自然冲刷而成,再经过石头垒坎加工,一般都呈锅子型,边上浅,中间深,靠近山坡的一边长着茂密的藤草,向水塘延伸着。水塘平时积满水,到需要时就放水,顺着沟渠流向下面灌溉农田。离我家不远处的山脚下就有五六个水塘,有三个是一字排开紧挨着的,这水塘的水有点混浊,能见度不高,但里面的东西不少,有泥鳅,黄鳝,鱼虾,螃蟹,当然最多的螺蛳。夏天时,村民们傍晚收工后,就在这水塘里洗澡,游泳,而小孩子们则是随时就在这里戏水。几个小伙伴一约,进行跳水比赛,潜水憋气比赛,看谁游得花样多。不会游的就手攀着水塘的石头身子浸在水中,或者在水浅处扑腾。

这螺蛳布满了水塘的四周,特别是石头垒成的坎上,用手一摸一大把。这里的村民们很喜欢吃螺蛳,有一句俗语:剁螺蛳下酒,强盗来了不肯走。剁螺蛳,就是剪去尾巴的螺蛳。可见村民喜欢的程度。最常见的做法是清水煮和油炒。

因为从小在水边玩,大姐和我们三兄弟都会水,也可以在水中潜一分多钟。我们经常去摸螺蛳。带着一只面盆和木桶,木桶放在岸边,面盆漂在水塘上,下水塘前先用手捞点水拍拍胸口,或者是撒泡尿,用手接住尿液拍拍胸口,有的是拍拍肚脐眼,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习惯这样做,这是传授下来的,小伙伴们都这样。下水后先在水塘石坎上摸一遍,一个石洞一块石头地摸过去,手中是一把把的螺蛳,半圈下来,已有半面盆了,就倒入木桶中。一般水塘还有半圈不用石头砌的,都是泥,所以只有半圈。接下来是让面盆漂在水面上,然后一个猛子潜下水,去摸水塘底部的螺

蛳,要轻轻地挨着水底的泥土摸,等到手上都满了,才双脚在塘底一蹬升出水面,把螺蛳放进面盆。接着深吸一口气,人又潜入水中。有时还可以摸上来螃蟹和泥鳅。摸到水底泥土中的泥鳅时,手不能用力,要轻柔,如果一用力它就会从手指中滑出逃走。所以动作一定要轻,然后双手合十,将泥鳅棒在手心中封闭,升出水面。螃蟹比较好抓,摸住了就紧紧捉住,不让它逃走。

村里有个叫瞎子阿炳的,五十多了,他眼睛不好,可能是青光眼,勉强看得清路,看小东西糊涂不清楚,农活也不能干了,他有三个儿子,都成家立业分开过了,三个儿子不是很孝顺,厌憎他只会吃不会做,经常叱斥他没用。但有一样事情他能做,就是塘里摸螺蛳,他一天到晚象一头水牛一样泡在水塘里,他不会潜水,只在水塘浅水处摸。我们一般摸一二个小时就收兵了,他一泡就是半天,很有耐心地摸呀摸,也不与我们说话,我们对他说,他也不愿意理会,象是与世隔绝的人。他摸螺蛳时,就提一个水桶,放在岸上,然后脱了上衣,下身穿一条长裤子,用带子把两只裤管绑住,下到塘里后,摸到螺蛳,就拉下裤头,放进去。当积累到一定程度裤管中很有份量时,他就站起身来,挪到岸上,那裤管下端鼓鼓的,不停地流着水,都是螺蛳,他把脚放到水桶里,解开带子,螺蛳就装进桶里了。

瞎子阿炳摸来的螺蛳并不是自己吃的,他是卖钱,提着水桶,一路叫卖,主要是卖给剃头师傅,打铁师傅和公社的食堂,五分钱一斤。他也没有秤,用一只搪瓷的碗来量,一碗算作一斤,也是大约数。挣来的钱他自己藏着,也不给儿子们用,儿子孙子都数落他,我们兄弟几个很讨厌他,因为他断了我们的财路,本来我们摸上来的螺蛳,自己家吃不完,也可以卖给他们,现

在全给他垄断了市场。

刚摸上来的螺蛳不能马上吃,需要换上清水静养一二天,起码是要过一个晚上,让螺蛳把肚子中的泥吐干净。如果想早点吃摸上来的螺蛳,也有快捷的办法,只要在清水中加几滴菜油,半天时间就可以让螺蛳把肚子里的泥都吐出来了。但这办法一般不用,一是浪费菜油,二是自然吐干净的总比强制速成的要干净。

螺蛳养干净后,然后用剪刀剪去尾部,或者用菜刀在尾部砍出一条缝,以便吃的时候可以吸出肉来。不会吸螺蛳的人,只好用大头针缝衣针把肉挑出来,但这样失去了一些鲜味和过程的享受。我爸爸就不会吃,他是北方人,不习惯吃螺蛳,大口大口地吸,腮邦子都发酸了,螺蛳肉还是吸不出来,用针挑又嫌麻烦,他是又爱又恨。吃葵花子南瓜子也这样,我们是放在门牙上一磕,瓜子就开裂,肉就出来,老爸不行,怎么也不习惯,常是放到嘴里用大牙齿去咬,结果瓜子搞潮湿了更咬不开,老爸干脆就抓一把瓜子放时嘴里嚼,嚼成了渣再吐出来,看得我们直发笑。

螺蛳一直是我们家的一道家常菜。老妈做得很拿手,挑青色的螺蛳去尾后用油炒,加入豆板酱,或者加入生姜丝,料酒,出锅前再撒上一些葱花段,又香又好吃。如果没有油,那就只能用清水煮,然后放点酱油,这就是清汤螺蛳。清明前后摸来的螺蛳最好,很肥,有俗语说:清明螺,肥如鹅。每到这个时候,基本每家都吃,家门口的空地上都倒着一堆一堆许多的空螺蛳壳。

摸来的螺蛳多,几天也吃不完,也卖不掉,就送给亲戚和邻居。如果时间放长了,螺蛳就瘦了,肉变得小小的,不好吃了。我摸了十多年的螺蛳,占据了我童年生活的一大部分。

不起眼的螺蛳,却伴着我度过少年岁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