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湖传说
字体: 16 + -

正文_十一、世龙的神奇传说

十一、世龙的神奇传说

世龙是村上的一个光棍,他的小腿肚上布满了蚯蚓一样的青筋,颜色发黑,村里人称他烂脚世龙。之所以会有蚯蚓一样暴突的青筋,村里老人说是因为经常挑着担子过溪涉水,一热一冷受刺激引起的。他个子约有一米八高,长脸,浓眉大眼的,长得很周正。他有一支猎枪,冬天下雪后,总是约上几个村里几个猎人,背上枪进山去打野猪。他家有兄弟四个,父亲早死了,母亲三十不到就成了寡妇,一直没有再嫁。世龙是老三,老大是个泥水匠,后来得了肺病,人瘦得象玉米杆子,风要吹倒似的,整天咳个不停,躺在**不能干农活。老二到了外地,做了上门女婿安家落户了,平时很少来往,只有在逢年过节时带着二个孩子来看望母亲兄弟。老四当了兵,退伍后成了大队支部书记,娶了个漂亮老婆,当时是四兄弟中福气最好的一个。

世龙是四兄弟中最聪明的一个,年轻的时候在外省闯过世面,远离家乡到邻省江西做背木头等苦力活挣钱,坐过汽车火车,住过旅社,也属于走过江湖见多识广。可惜他没文化,斗大的字识不到一箩,终于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到快四十岁了,仍然没有老婆。村里人说,世龙在年轻时一表人才,双眼威武有神,头发黑黑亮亮的,他的长相还是很招姑娘喜欢的。走在路上回头率很高的,女孩子会在背后笑着指指点点。有一年,他和一批附近村的伙伴去邻省背木头赚钱,因为那年气候不好,大雪封山,山上不去,别的伙伴决定再守下去,等天晴雪融再上山去。世龙因为家里有事决定回家来,伙伴中有人托他捎家信。这世龙很诚信,回家后把所捎的家信送上门,没有料想到,那个伙伴的妹妹一见钟情,喜欢上了他。很热情地留他吃饭,秋波滴溜溜地向他送来,这世龙当然知道这意思,送上门的好事当然不会白白放过,俩人就好上

了,你来我往的,常在一起,许多人猜测,世龙可能已经与她上过床,摸过他**了。那女的还缠着世龙,等他再去江西背木头时带着她去,她到了那里可以给大伙做饭烧菜,就可以与他在一起。这事情开始很浪漫,但不久就黄了,女方的父母提出了要求,要求男方送一定数量的聘礼钱,建起房子,结了婚有个住的地方。这世龙一家四兄弟和老娘是住在一起的,本就穷得叮当响,大哥每天要吃药治病,老娘也病秧秧的,一家子能吃饱也就不错了,哪有钱下聘金,更别提化钱造房子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于是这事也就到此为止,爱情没能开花便夭折了。后来虽说也有人给世龙作过媒,介绍过几个姑娘,但一打听家庭情况,四大汉子挤一间屋子,条件不是一般的差,也就打退堂鼓了。

世龙文化没有,但他很会讲故事,在那夏天和初秋的晚上,天空被星星照得亮晶晶的,村人拿着扇子,端个板凳和茶杯,在路口围坐下来,我们小孩子则是拿来席子,地上一铺,便躺在地上面看着星空听他讲。我听他讲过无数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大破韩家庄》、《火烧红莲寺》、《三打祝家庄》等,属故事中的武打片,什么一个箭步,反手一拳,飞檐走壁,如入无人之境,这些都是他讲故事的常用词,手舞足蹈,相当的精采。一个晚上讲一段,很多个夜晚才能把故事讲完。每当他说却听下回分解时,我们总是感觉听得不过瘾,嚷嚷着要他继续讲。我一直纳闷,他一个字不识的人,又不会看书,哪来的这么多故事呢?老妈说他是看戏文看来的,再自己瞎编一通,加油添醋。我佩服他,看戏能记住这么多,那记性也真够好的。

除了他的故事精采,还有他后来的传闻也精采,我们村里有一座石板桥,连接二个自然村,宽约三米多,长约二十多米,石板桥厚有半米,下面有三个桥洞,称为洞桥,桥头是

一颗仿佛活了有几千年了的乌桕大树。这世龙爱在晚上串门走户的,到邻居和朋友家喝茶聊天,特别是喜欢到一个叫长生嫂的家里去串门,并送上一点吃的用的东西,有村人怀疑长生嫂是他的姘头,但没有证据。长生嫂住在洞桥的那头,所以世龙串门时每天要经过这洞桥。有一天晚上,世龙从长生嫂家出来回家时,从桥上摔了下去,跌得浑身是血,脚也不会走了,本来从桥上掉下去,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晚上可能光线不好,或者没走稳踏个空,就有可能掉下桥去,也有村人曾经掉下去过。可神奇的是,据世龙后来说,跌下去时象腾云驾雾一般,一着地降落在石头上,有一个声音说:嗨,久违了,上去吧。屁股上一托,有一股力量把他托了起来,然而腾云驾雾般地带着他,耳朵边有呼呼的风声,他便迷糊地回到了家中的**,一用劲,发觉一动也不会动了。年纪大的人都是说鬼魂显灵了,世龙的一个近亲长辈,做过山贼,也就是小毛贼,被政府在桥头用枪镇压的,可能这是祖宗保佑把他送回家的,否则这样的伤自己是走不动的。这事成了村民饭后的长久话题。不料,当人们慢慢淡忘这事时,世龙又一次从桥上掉了下去。他从三米高的洞桥上摔下去,下面都是溪水,却衣裤一点也没有湿,如有神助般稳稳当当地站住了,是不是有鬼呀,他越想越怕,大声地叫唤救命救命,村民听到呼救声音,打着手电筒赶来,他还站在桥下,身上也没有伤,村人也是十分惊讶。闹了一会,他就自己走回了家。换个人掉下去,那肯定会伤腰断腿。

后来他把这二次经历也当成故事经常讲给我们听,但每次讲的总与上次讲的有出入。

在我的记忆中,世龙就象是一个传说。现在有一句网络用语很适合他,那就是: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传说和故事,是农村自娱的民间文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