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沙枣树
字体: 16 + -

第六十三章 郑团长的烦恼

可是我并不知道,此时的团长老郑也正烦着呢。

我从事边贸生意的这几年时间,正是“三年边防建设”时期,几个边防连全部都要修建成楼房,而且要按二十年不落后的标准来建,马王庙是第一个住上楼房的连队。

我这个军需财务股长变成所谓的总经理助理之后,老冯要求财务上的两位助理员大小支出都必须请示他同意,这等于是在老郑跟前设了一道关卡,这样一来,老郑在财务支出方面就不如我在时那么方便了,以前他可以一个电话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说哪笔费用如何开支就如何开支。

老郑只好另外想澈。

他以上级部门要求基建费用必须单独核算为由,在团财务之外又另行成立了基建财务部门,这样,所有基建费就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老冯之所以会同意财务分设,一来,毕竟老郑是团长,两人再是老乡,胳膊拧不过大腿;二来,团财务这块他还管着在,只不过是从他手里分了点权出去而已。

基建财务说是部门,并且还有专门的办公室,还挂了牌子,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出纳,这个出纳还是由服务中心的庞云兼任,老郑再使用基建费的时候自然就方便得多了。

但老郑作为一团之长,又不可能整天只盯着基建这一块,而置别的工作于不顾,那么,营房股就自然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他为了有效控制基建费用,必然要给点甜头给营房股长张世材,把张世材改任副处长兼营房股长,反正股长和副处长都是副营,只是多增加一个名称而已,但对张世材来说,却等于是告诉他:你只要好好干,后面的处长位置就是你的,因此,张世材也才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老郑,有更多的机会在老郑跟前进我的谗言,从而为自己顺利接任处长扫清障碍。

这些话自然是站在团长的角度上说的,而站在张世材的角度上说,他如何接近团长、讨好团长从而获得团长的信任,那自不必说了。

基建本身是比较复杂的,设计和预算尤为复杂,但要放在财务上核算就太简单了,上面说好给你建一栋造价二百万的楼房,上级财务就把这二百万拨给你,完工验收之后,一张决算表报上去,上面再盖个章返回给你,就算完事大吉。而且这张决算表内并不要求填写得多么详细,什么钢筋多少,水泥多少,只需在项目栏内填写“某某工程”,金额栏填上二百万__就这么简单。

而这二百万造价的工程如果是自建,那要稍微麻烦一些,凡采购所有建筑器材以及人工费用都必须要入帐,其间,难免有些不明不白的开支,当然,上级来检查帐目的时候,只要没有人举报,或者没有特别明显的问题,还是容易过关的。

如果是工程出包那就更简单了,说好多少钱出包,建设方和承建方签定合同之后,先预付一部分款项,待工程完工之后,承建方出据一纸收据把剩余款项拨过去便算完事。

几个边防连的楼房有的是出包,有的是自建,出包的自然是上面在拨款时就指定了工程队,所谓自建也不是象过去那样,官兵们推车的推车,和泥的和泥,上架的上架,而是由团里自己去找工程队来建,官兵们并不自己动手。找来工程队之后,又可以分为整体出包,部分出包,包工不包料等等等等,总之这里面的学问就大去了。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就有弊,对于基建方面的开支,老郑是比没单设基建财务之前方便多了,但他的一些不能或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也不可避免地

暴露在了张世材和庞云的面前。至于究竟有些什么样的秘密我是无从知晓的,所以,他在我跟前仍然是显得很深沉的样子,架子也是只见大不见小,而在张世材和庞云跟前,估计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由此我想到了廖正天关于脸蛋和屁眼的说法……

------

庞云的爱人是廖正天老婆介绍,两家人一直密切来往,庞云又是服务中心的出纳,而服务中心又一直是由廖正天管理,说是他的地盘一点都不夸张,所以,在众多人眼里庞云绝对是跟着廖正天跑的人,而廖正天与老郑用互为眼中钉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那么,庞云为什么还能成为基建财务的出纳,等于就是团长的心腹呢?这就要从庞云的为人处事说起了。

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庞云是属于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那种人。他老婆一直待业在家,自兼任基建财务出纳之后,他就让老婆开了家小五金商店,专门经营门锁、灯具、电源线、插头插座等小商品,商品虽小利润却可观,加上自身所处位置,即便他不特向那些工程队打招呼,他们也都必须自然要买他的帐,而一次购买的数量,就不是一把门锁,两个灯泡这么简单了。张世材也正是看准了这里面的门道,打算把整个边防建设所需电器开关全部包下来,不料却受了无良商家的欺骗。

庞云和陶文、陶松良三人还是战士的时候就与我的关系非常好,只是后来各有各的工作,又分别结婚成家,陶文还未达到随军级别,陶松良一度摔了个大跟斗,唯有庞云还时不时到我家里,有时下两盘象棋,有时玩会游戏,有时则纯粹只是坐坐。

后来老郑要我去查服务中心的帐,结果却因为顾忌到庞云而作罢,庞云因此是非常感激我的,所以,服务中心只要来了什么新鲜蔬菜,时令水果,他都会放一些到我家里去。自然,他送给处长、团长等人的可能就不止蔬菜水果了。一句话说完,由于庞云聪明并且会来事,无论是我还是廖正天,还是处长团长都对庞云怀有好感。

但是庞云连服务中心那点点帐务都处理不好,基建费那么大项的开支又怎么处理得利索?开始都认为他是业务不精,后来才知道他是故意这样做的,试想,如果每一笔帐务都处理得清清楚楚,他又怎么能从中捞到好处呢?

庞云在服务中心和基建财务上一共捞了多少好处没人说得清楚,但庞云是全团第一个在八里庄县城拥有门面房的人,由此可见一斑。

------

后勤处原地踏步的三个股长,情况又各不相同,张世材在前面已经说过,而付军则是因为提股长之前卖油和轮胎,提股长之后仍在悄悄地干,我呢,不说您也知道。

我和付军混到今天这副模样,肯定与我们自身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等等有很大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因素,还和姚政委与郑团长之间的微妙相关联,这些因素之中有些是可控的,比如付军,他完全可以不去搞那些事;比如我,我可以在团长和政委之间任选一人,就象张世材那样认清形势,趋利避害;还可以选择不去逃避,任由事态自行发展。

有些则是不可控的,即便是贵为一团之首的团长政委甚至更大的首长,肯定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不可控的因素就不说了,说了要么犯忌,要么白说。

我肯定不可能把这总经理助理当到头,可是,

对于如何改变眼前的状况,却又始终想不出个头绪,最后还是决定去找汪晋辉商量。

汪晋辉为我分析了团里目前的形势,他说:“姚虎升为副政委之后,会晤站那儿有个教导员的位置,如果争取一下应该问题不大,不过,我建议你再等等看,因为老冯在处长位置上干了这么多年,提副团肯定超龄了,估计他今年要走。”

“他走了也轮不到我啊”

“嗨,你这个小闻,没听说过事在人为啊?”他也知道张世材改任副处长就是在盯着处长位置,但他一直不太喜欢张世材。

“再说了,就算后勤处长轮不到你,不是还有技术处吗?这两个地方随便一个都比边防强吧?”接着他又补充道。

“技术处长也想走了?”我不解地问道。

“听说他马上要去武装部当副部长了”林玉香在旁边插话道。

“小闻,要叫嫂子说啊,你还是应该去活动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坐在家里好事就上门啦?”

女人的嘴是要快些,她其实是暗示我:汪晋辉提副团他们也活动过。

“嫂子,找哪个活动啊?端起猪头我都找不到庙门”我说。

副团以上要军区批准,要活动自然就是到军区,我提的是正营,只需要师里就批了,但就是师部我认识的领导也很限。而且活动就要找人,就要花钱,但他们活动来的是个副团长,而我为了一个正营职位仍然要去花一笔钱就不划算了。

我虽然没有天真到以为只要把工作干好了,领导就会肯定提拔你这样的地步,但我从考学提干一直到副营,确实是没花过一分钱。我总认为,凡事有得就有失,我得到的是某一个职位,失去的是玩耍的时间,是许多精力和心血,同理,我失去一部分金钱,可能也会得到一个更高的职位以及这个更高职位所带来的诸多好处,但同时又会失去诸如自尊、自我、自由等等一些东西。

去搞边贸,表面看失去的是接近领导获取领导信任的机会,实际上我也得到了一些人可能一辈子也得不到的锻炼机会,避免了受到团长、政委和股里几老资格助理员的三重夹击,如果几年前我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面对,一种可能是我和其他那些股长一样早已经升为正营,另一种可能就是被弄得焦头烂额、灰头土脸,而后一种可能性还要更大些。

此一时彼一时,目前,无论是团里常委成员,还是股里的助理员们都发生了变化,再逃避下去显然就很不明智了。

诚如嫂子所说,坐在家里等,好事是不会自动上门的,又不想去师里跑,那么,只就探探团里两位主管的口气再做打算,不管如何,只要这两位中的一位要用你,就一定会往师里上报。

汪晋辉见我沉默不语,知道我心里其实也着急,就说:“我建议你等等看,不是说啥事也不做,要不这样,你先找找两位主官,看看他们的态度?”

“找哪个呢?找政委?”我试探性地问道。

汪晋辉嘴里呲了一声正要说话,就听林玉香说道:“我看还是算了,就知道提拨他那几个亲戚,还不如去找你们老连长呢。”

“听说团长最近比较忙?”我说。

“他不光是忙……你先找找他再说吧,反正也损失不了啥”汪晋辉把话说到一半又没往下说,可以看出他也是比较清楚团长的处境。

我打算抽个机会找下团长,争取先把这个总经理助理的挑子卸了再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