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沙枣树
字体: 16 + -

第四十章 回报冯处长

廖正天的事情刚平息下来,又有人到师里反应:处长冯成汉用公家的钱为自己捞取荣誉,越权为边防连队报销经费,还包庇场长廖正天,致使农场严重亏损。师里非常重视,很快就派出了由政治部和后勤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来到团里进行调查。

工作组的主要成员董劲松是我的军校同学,也是同一个地方的老乡。

说起董劲松,他可称得上是个大玩家。有人为此专门为他编过一付对联,上联是:扑克像棋麻将金花无一不精;下联是:唱歌跳舞钓鱼摸虾样样在行,横批:随叫随到。我如果熬上半个晚上不睡觉,就好像大病了一场,而他,可以几天几夜眼都不合一下,照样带着通红一双眼睛上班。

他似乎天生就是从事财务工作的料,书写的数码字工工整整,犹如印刷出来的一般。既心细,且永远都是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每次他催要各种报表,还差着好几天就让我抓紧时间报上去,但是,等我报上去之后,过了一个星期再到他那儿,却见他的本级报表还没开始动手做呢。

我经常和他一起去迪城开会或学习。有几次他什么资料也不带,只带几张空白报表和已盖好了公章的报表封面,一边开会一边就把会计报表做出来了。

只要是到哈州办事,我便都在他的家里落脚,而他到团财务查帐或检查工作也常撇开大伙一个人到我家玩,两人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工作组来到财务上,董劲松一进门就冲我嚷道:“哥们,查你的帐来了哦?”

我说:“查吧,欢迎”一边叫出纳把凭证和帐本抱出来放到办公桌上,一边给他们各泡了杯茶。

师组织科干事孙继胜不懂财务,他找了本杂志到里间看去了。董劲松边低头翻看着凭证边问我:“平儿啊,听说你们团农场的帐是你去查的?”

我说:“是啊”。

“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查出来?”他头也不抬地问道。

“真的没查出来”我说。

我心想:对于农场的问题,除了我自己和当事人廖正天外(兴许还有冯处长),恐怕再没有任何人清楚具体情况。

“那,有人说你们处长越权为边防连队报销经费,又是咋回事呢?”我正在沉思,听见董劲松又问道。

这下我的心里更加有数了,不就是为连队多报了点设备、工具之类的吗?老冯又没有拿回自己家里去。至于说越不越权,那就要看团领导怎么认为了,团领导说他有权,他就有权,团领导说他没权,他就没权。

我不以为然地说道:“哪有这样的事啊?”接着又说:“你不是正在查吗?可以说处长签批的每笔经费都是按财务规定来办理的,每张发票都有两个人以上的签字,而且大笔经费的发票后面都附有党委会决议。”

两个人以上签字这是财务的起码规定,即便是真有违规的开支也得找个人做经手人。再说,处长为边防连队解决问题,还不至于傻到自己去买了东西自己签字报销,再自己给边防连队送去的地步吧。倒是大笔经费都附有党委会决议这一点,是经不起检查的,只有极少数的开支才在发票后面附有决议,这只要一翻凭证就什么都清楚了。

“你说的情况都是真实的?”董劲松抬起头很认真地问道。

我说:“绝对真实。”

“那你能把你说的话写成书面材料,盖上财务上的公章和你的私章不?”听他这样一问,我心里“噔”的一下:“糟了,这狗家伙将了老子一军。”

我如果说“可以”,那自己就得对这事负主要责任,今后一旦查出问题,即便不怀疑我参与其中,至少也说明我向上级组织做了假证。但如果我说“不行”,那刚才说的“绝对真实”就成为绝对不真实了,他们肯定要仔细检查。

------

对于冯处长,我一直心存感激,总希望有机会报答他,但仅仅是把农场的事搪塞过去,我认为还不够,因为战士反映的是廖正天的问题而不是他,至于他和廖正天之间的瓜葛,那也只是猜测而已,并没有真凭实据。

现在,不管团长和副团长是不是真的想把农场的帐查清楚,我已经在两位首长跟前说了假话,那么,这假话就必须一直说下去,用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了,至于后面的事情会如何发展,已经无法顾及,我要做的就是:报答处长在我人生最关键时刻的仗义执言。

见董劲松还在一动不动地看着我,我毅然说道:“当然可以。”

说罢,我随手找了张信纸在上面写道:“证明,经检查,本团农场帐目不存在问题;全团所有开支均有两个人以上签字,大宗开支均附有党委会决议,特此证明”我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加盖了公章递给董劲松,半开玩笑地对他说道:“哥们,有你这么查帐的吗?”

董劲松面带笑容反问我:“咋没有?我不就是这样查的?”接着又说道:“不查了,我们杀几盘去。”并邀请孙继胜一起去,孙继胜推说还有事,自己一个人找老乡玩去了。

下着像棋,我问董劲松:“你就这样回去能交差?”

他说:“可能没有啥问题吧,你以为当官的就特别想弄个啥案子出来?再说,孙继胜也是看见了的,我确实是查了没有查出问题嘛。”

听董劲松把师领导称做“当官的”,我在心里暗自感到好笑。当战士的时候,我把排以上干部都叫做当官的,提了干,又把连以上的干部称为当官的,现在,我心里所谓当官的就是团以上的领导了,还常常听到从冯处长嘴里也冒出当官的这样的话来,不知道他所谓的当官的又是指的哪一级?

在许多人眼里,所谓当官的都是比自己职务高得多的人,就是不知道要到哪一级,才会认为自己就是当官的,而不认为是干活的平头百姓?

------

廖正天来到后勤之后,就和张世材两个搅在了一起,常常在外面喝得东倒西歪地回来。这天晚上又不知道在哪儿喝醉了,在走廊里又是唱又是笑的撒酒疯,一会儿去敲姚虎的门,一会儿又叫我出去喝酒,我在里间看书没出声,他们就去骚扰付军,付军不理他们,廖正天对着付军的门逢撒了一泡尿,带着浓浓酒气的尿液淌了一地,弄得满走廊都是尿骚味。

这下可把付军给惹恼了,他手里拿了一宽一窄两根背包带来找我:“哥们来帮个忙,帮我把他狗日的捆起来。”

姚虎跟着也出来了,三个人将廖正天按在他的**趴着,把他的手和脚

分别绑在四个床角上。廖正天一边挣扎,一边含混不清地嚷嚷:“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嗯?我……是副……司令!你……们他妈的……竟……敢绑架副……司令,看我……不……收拾你们……”

三个人只是嘻嘻哈哈地笑,也不睬他。接着又去架住张世材的胳膊,打算把他架回家去。张世材那又长又细的胳膊软软的,一点劲也没有,任由我们架着。出了大门将他放开,他却仍旧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弓着腰,两只手臂向后翘,像鸭子浮水似地。他反扭过脸仰望着夜空,自言自语地嘟哝:“你……说这人咋……这能呢?靠他娘……卫星!”

他的意思可能是说,这人咋这么能干呢?竟然能让卫星在天上飞!反正喝醉酒的人,脑子里究竟想些什么,恐怕连他自己也不清楚。见张世材摇摇晃晃地往家属院方向走了,我们几个人便各自回去睡觉。

谁知,张世材竟又悄悄地返回来,帮廖正天解开了背包带,两个人跑到团部大楼里嘎嘎嘎地学鸭子叫。老郑出来干涉他们,廖正天却借机跑到他办公室闹着要转业,老郑软硬办法都用遍了,可两人还是一个劲地胡搅蛮缠,气得他一手一个把两人给推了出去,廖正天却仍然赖在门口不走,还破口大骂:“副……团长有……什么了……不起,副……团长是……个球吗?”一边骂一边就把老郑门上的玻璃给砸了。

恰好这晚上政委没有回家去住,见他们实在太不像话了,只好出来收场:“小廖,世材,听说你们的酒量挺大的,来、来,我陪你们再喝两杯!”

这一招还真灵,两人含糊不清地回答道:“政……委,不……了,不了,以……后再…再…喝吧!”说着,两个人你搀着我,我搀着你,偏偏倒倒地出了团部大楼。

第二天,我见廖正天的手上缠着纱布,张世材的脸上手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估计头天晚上摔了不少跤才回到家。

按常理,廖正天和张世材这样胡闹,即使不挨处分,至少也得在全团军人大会上受批评的,可是说也奇怪,竟然什么反应也没有。也许是因为张世材与政委的特殊关系,廖正天也因此沾了张世材的光,也许还因为别的什么?这个我就搞不懂了。

只不过,恰好上面给了团里一个优秀机关干部提前晋职的名额,冯处长便为我争取到了这一名额,我提前一年由副连晋升为正连。

本来,我和廖正天、张世材都是同时调的副连,他们也是够条件的,可经过他们的这一闹,老冯显然不可能提议他们中的任何一人,团里也根本不可能把这样的人树为优秀典型,加上我才为老冯打了掩护,他也有心利用这样的机会回报我,这就使我在职务上整整快了他们一年的时间。一步踏上,便步步踏上,在后面的竞争中,就因为这一年的差距,我再一次领先于他们。

就这样成为正连级军官了。

当年,我握着连长的手的时候,曾经感慨过:连长,多么大的官啊!如今,我也成为和连长一样大的官了。仔细想想,真是奇妙之极: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我并未特别做过些什么,仍旧只是成天的和算盘、账本打交道,闲暇时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与身兼数职的时候相比,不知轻松愉快到哪儿去了,不料却有如此大的收获。而随着团长转业、老郑主持全团工作,我的环境变得更加宽松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