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沙枣树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 柳暗花明(中)

仅仅是工作量大倒也能承受,反正与农村的农活相比,甚至与艰苦的训练相比,都已经算是很轻松了。但财务工作要求特别心细,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差错,而对于我这个原本有点粗心大意的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尤其困难,这也罢了,顶多不过,如果短了款自己赔了就是,如果把别人的帐算错了,说点好话再纠正过来就是。要命的是,因为对这种状况看不到尽头而产生的绝望心情,以及处长那双时时在背后盯着我的眼睛。

我不得不时时小心应对,生怕出点什么差错被他抓住把柄。上厕所用手纸,我得先展开看看,怕万一不小心毁了发票;已经走出大门了,似乎觉得没有锁保险柜,一定要转回去看看才能放心;甚至神经质到别人问我时间,明明是十二点半,我会脱口而出告诉他:十二元三……

有天晚上,我想加个班把帐做完,第二天好向师财务科报报表,董劲松已催促了几次了。可是,处长又通知必须参加机关的业务学习,我很是气恼,便故意没去。到了学习开始的时间,桌上的电话就响了,我知道是林处长打来的,没有理睬,但是,电话铃却固执地响个不停,我赌气把电话线也拔了。过了会,却听到通讯员敲我的门,并在门外喊:“闻助理,处长叫我跟你讲,手头的事情再重要也要放下来,必须去学习,如果不去就严肃处理。”

没办法了,只好无奈地放下手里的事情。

我一边心不在焉地听宣传干事在台上讲解什么“军用文书的种类”,一边在心里反复思索:还有没有必要继续这样忍下去?万一哪天忍受不住真的成了神经病,那可就太不划算了。

当服务社的职工们又来找我领工资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为什么不利用她们来帮助自己解除眼前的困境呢?于是,我对她们说:“忙不过来,等几天再来。”

她们一连找了我好几次,我都说没空,至十二月份,她们已经是两三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了。

这天,我正在忙碌着,团长突然来到了财务上,我正想站起身向他打招呼,却听团长大声向我发问:“小闻,我问你,你为什么不给服务社的职工发工资?”

我心道:机会终于来了。我让自己镇静了一下,然后从容对团长解释道:“团长,是这样,主要是忙不过来”。接着,我把一个人身兼数职,天天加班,近一年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的情况跟他讲述了一遍。

最后,我说:“按说一个人同时担任会计和出纳是违反财经纪律的,但是领导信任我,我也没有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凡我经手的帐务随时欢迎团首长和上级部门来检查。”

我这样讲,既是在提醒他,万一上级了解到团里让我一个人同时担任会计和出纳,会对团里不利,也是在向他表白,我并没有利用便利条件贪污和挪用。

团长听了以后没有任何表示,只是说:“这样,你辛苦

一下,晚上加个班把她们的工资先发了。”

我答道:“是,团长。”

月底,干部调整的时候。副处长通知我将服务社的会计和管理工作交给一个叫周新能的志愿兵,出纳工作交给处长爱人,团里又将管理股的管理员唐志海调到财务上任出纳。

这样,我的四项工作一下子就去掉了三项。

------

接下来,先把我的事情暂时放一放,说说张世材吧。

从师教导队回来以后,张世材隔三差五就请假往哈州跑,采用他那死缠烂打的战术,用了两年多时间追求亚琳,他们历经数次反复,吹了好,好了吹,吹了又好,最后张世材如愿以偿。林处长亲自出面为他们操办婚礼,邀请了二线和八里庄武装部几乎所有的干部参加。

婚礼上,张世材那张原本就合不拢的嘴,比平时张得更大了。

新婚之夜,他的河南老乡们把小两口好一番折腾。

廖正天领着一帮子晚几年入伍的河南小老乡去闹洞房,他们强行要新郎新娘做什么“推磨子”、“抓虱子”、“贴大字报”等等节目。如果两人不配合,就用树枝条子狠劲抽打张世材,打得他在地上直跳!

所谓“推磨子”就是让亚琳仰面平躺在**,张世材趴在亚琳身上让人拨拉着头和脚转圈;“抓虱子”则是将瓜子丢入亚琳上衣内,叫张世材再一颗颗地摸出来,而且一颗都不能少;“贴大字报”就更邪乎了,他们要亚琳将一张纸放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再拿出来的时候纸必需要能粘到墙上。这个节目亚琳整死也不做,任他们把张世材的腿上抽打上一路路的,她仍是一动不动。闹到深夜,廖正天等人把张世材和亚琳背对背捆绑在**,又往他们的被子里放了好多皮线上的纤维这才各自散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春风得意的张世材新婚不久,却在一次下边防的时候差点一去不返。

夏天,他随林处长下边防检查营房设施。在三连检查完以后,他们打算从边界线上直插二连。谁知,车到中途却发现水箱里的水不知何时已经漏光了。临出发前又没有人提前跟二连打过电话,后勤处认为他们在边防,三连认为他们到二连了,二连的人则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要去。

就这样,张世材一行五人被撂在了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烈日炎炎下,他们先是用洗脸毛巾塞到嘴里润口,后来就吃牙膏,再到后来就喝自己的尿,到尿也干了的时候,就只好躺在戈壁滩上等待阎王爷来召见他们了。

正当他们在戈壁滩上躺了两天、几个人都已经奄奄一息的时候,一位赶着驴车打柴火的维吾尔族老人发现了他们,老人将自己的水和食物匀给他们,又用驴车把他们拉到了二连。

俗话又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林处

长爱人张惠春任服务社出纳以后,就由张世材的爱人亚琳接替处长爱人,与政委爱人一个组。从此,两家人就经常在一起打升级,吃饭,越来越亲近,张世材因此处处受到政委的关照,到了后来,团里许多干部竟开玩笑说张世材是政委的干儿子。

------

待到又一个春暖花开季节,我回到故里休完探亲假之后,征得袁琴父母的同意,将她接到了部队上,打算在部队举行婚礼。

我让她暂时住在团招待所,找万正勋从卫生班要了两名战士,把服务社旁边的一套房子粉刷了一道。

汪晋辉爱人林玉香随军以后,也住在这一排房子里,她时不时过来帮着张罗一下:拉花要怎么拉、这里要贴张画、那里要放个衣架……又叫汪晋辉从连队拉来了两张行军床拼在一起,我则把财务上的一对沙发搬来,再从街上采买了些日常用品,新房就算布置停当了。

汪晋辉去一连当排长不久,即被抽调到南边参战,同去的还有三连排长梁红军。汪晋辉上车的时候,林玉香哭得都昏了过去,那情景,真有点生离死别的味道。汪晋辉在南边呆了大半年时间,蹲猫耳洞、穿纸裙子、被对方的炮弹追着炸,但他硬是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平安回来了。回来即提升为副连长并代理连长,一年之后又正式提为连长。他虽提干较晚但由于参过战,加上又极善带兵,所以,只几年功夫就赶上姚虎等人了。

汪晋辉和指导员姚虎虽然提干时间不同,兵龄也不一样,但是和姚虎配合却十分默契。

南方边境上那个小关隘几易其名之后,如今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许多如汪晋辉一样的人虽然平安回来,但是其心性与一般人相比,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月发了工资想吃就吃,想穿就穿,社会上时兴什么家里就添置什么。最开始流行卡拉ok的时候,别人连录相机都还未买,就经常能听到他家里的高级音响“咚!咚!”地发出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声了。林玉香又是个性格爽直的“辣嫂子”,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们交往,只要汪晋辉从边防回来,他们家就经常都是高朋满座、热闹非常。

他们两口子一直都把我当小兄弟看待,只要有点什么好吃的就把我叫去搓一顿。最让我难忘的是他们家那放了姜片、芝麻的茶和油酥鱼骨头。和他们在一起,我就像是和家人在一起一样,无拘无束,什么话都愿意找他们讲。

我和小裴分手以后,汪晋辉听说我要回家找对象,还专门把我叫去,让林玉香为我量身定做了一套笔挺的西服,部队上穿便服的时候很少,这套西服我就一直穿了许多年。

他听说我要结婚了,从边防打电话回来,说:“你小子,这么些年东不成,西不就,我都替你着急,现在好啦,有人管你啦!一定要等我,我下来参加你们的婚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