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峰大宋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 邓州危机

新春元旦,各种各样的祭祀把赵子峒搞得晕头转向,这是政治大事,他马虎不得,就是在后世,各地的头头脑脑又有几个安心过年的,这一忙,就忙到了初三。

初三凌晨,赵子峒带着伯拱出去送了年,不等天亮,就到了军营中。已经好几天没到军中了,这种年关时节,要持别慎重,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影响军心士气。

赵子峒来到大帐,意外发现童涵冬竟然已经在了,正在拿着一纸文字发呆。见赵子峒进来,童涵冬上来见礼,把手中的纸递了过来,面色沉重地说:“金军万户完颜银术可已经快要到邓州了,估计邓州坚持不了多久。”

赵子峒看完,脸色变得难看起来。金军占领洛阳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完颜赛里(尼楚赫)率领扫荡汴洛之间,以为进攻开封扫清外围,这一路在赵子峒这里吃了瘪退回去了,另一路由完颜银术可率领迂回南阳襄阳一带,以抄掠为主,消弱宋军的军事潜力。邓州与汝州接壤,分界的地方即为扼守南北的险要鲁山关,鲁山虽为汝州治下,可赵子峒入驻汝州不过几天时间,又无名无份,还顾及不到那里。如果邓州失守,汝州的形势又危急了,必须加紧控制鲁山关,不然地话,汝州就有被南北夹击的危险。

坐下沉思了一会,赵子峒问道:“现在治下几县情况如何?”

童涵冬苦笑着说:“治下宝丰、鲁山、叶县、襄城四县和邻近属于颍昌府的郏县都是群龙无首,原有官吏早已逃去无踪,由溃兵土豪占据,我们还没来得及跟他们联系。”

赵子峒道:“立即派人去联系他们,尤其是鲁山,一两天内必须有消息,如果鲁山有失,汝州就危如累卵了。”

童涵冬应了,赵子峒拿起这几天的军报来看。由于连战连胜,军中士气高涨,这从报上登的稿子就可以看出来。尤其是由赵子峒示意,从军中挑了几个战功突出的典型在报上连篇报道,后续登的讨论可以看出兵士的战意昂然。赵子峒大致满意,虽然由于现在军中没有明确的战略思想,报上的内容看起来有些杂乱,可这是没办法的事,大的战略一时也定不下来,只有一步步摸索。按现在赵子峒的想法,要让童涵冬从军中的杂务中抽出身来,主管以军报为骨干形成的政务系统和正在发展的情报系统,这是控制军队最核心的部分,控制住了人才能牢牢控制住枪杆子,不然军队慢慢发展,早晚会出现各种桀骜不驯的小山头,那时处理起来就棘手了。而李彪和林涛两人,赵子峒想让他们成为专职的军事人才,无论实权和地位都显赫,但是不能真正掌控军队的,也符合他们的性格。前世管理公司的经验告诉赵子峒,管人的和做事的不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不然早晚尾大不掉出大麻烦,尤其是管人的,要是自己的绝对心腹。可这一切需要在日常中慢慢调整,毕竟这是宋朝,职责划分很不明确,一套新的系统要建立起来慢慢磨合。

看完

军报,赵子峒又仔细研究童涵冬这些天收集的情报。目前中原地区的战局陷入僵持,京西北路基本沦陷,除了赵子峒在汝州坚持,还有原京西第一将翟进守在离此不远的伊阳凤牛山寨,其他的就是一些土豪流寇势力,比如王俊之流,各自或占据县镇,或啸聚山林,各方都还没有精力理他们。原西京留守孙昭远已经南下,绕过了汝州,想是从陈州蔡州一带入两淮,身边的人马已经很少,算是京西北路被淘汰的势力。京西南路,完颜银术可已经逼近邓州,汉水以北应该保不住了。京畿一带有宗泽守卫,正与金军对峙,双方谁也耐何不了谁。现在赵子峒的麻烦就是来自于京西南路的邓州,如果邓州失陷,完颜银术可攻破了鲁山关,汝州就腹背受敌,很难坚持了。但完颜银术可孤军深入,难以持久,如果赵子峒提前控制了鲁山关,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完颜银术可就不得不撤军,汝州就安全了。

“鲁山关!鲁山关!”赵子峒轻敲着桌子喃喃低语。鲁山关是黄河和淮河的分水岭,也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地形险要异常,关长数十里,自古为中原的南北门户,历史上在这里不知发生了多少大战,不知有多少次就是在这里决定了天下大局,春秋战国,秦楚在这里拉锯战了数百年,至今楚修的长城在这里还有不少段依然保存完好。只有战据了鲁山关,才能说真正拥有了汝州。

童涵冬派出了去鲁山县的使者,便回到帐里与赵子峒李彪林涛等人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要派多少人去鲁山,留多少人守汝州,粮草如何筹集,千头万绪。今天算是年已过去,军中还要大摆宴席,外面欢声振天,这几个人却在帐里紧皱着眉头。

将近午时,忽然有军士来报,有人求见赵子峒。

赵子峒皱了皱眉头:“来的是什么人?有什么事?”

军士叉手道:“来人自称叫作王忠民,从鲁山来的。”

赵子峒没听说过这个人,疑惑地看着童涵冬。

“王忠民?”童涵冬有些不相信地反问了一句,随即兴奋起来,“快快有请。”

见军士出去,童涵冬对赵子峒道:“先生,我们出去迎接才好,有话路上说。”

见童涵冬如此重重,赵子峒知道这王忠民不是一般人物,便与童涵冬几人一起迎了出来。路上童涵冬把王忠民的事大致向赵子峒说了,这王忠民是汝州北面不远的颍阳人,世代皆为名医,在这一带很有名气。王忠民不但医术好,而且自幼熟读经史,自靖康变起,屡此上书朝廷,而且还曾向金主献书要求归还二帝,名气不小。朝廷三番五次征召他入朝做官,可他无意仕途,都推辞不去,如此一来名气更大,很多重臣都想与他结交。

“原来是个隐士,不知有什么本事。”赵子峒心道。中国古时的士人,不但有追求朝登天子堂的,也有隐居民间只求学问的,而且中国的传统,这种隐士在人们心目的地位更高,果然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未到帐门口,见一个三十多岁的文士随了军士进来,一表堂堂,下巴三络长髯,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这人名气不小,又是鲁山来的,赵子峒不敢怠慢,迎上前去叉手道:“在下赵子峒,恭迎先生,请先生赐教。”

王忠民倒没有隐士的派头,忙迎上来还礼:“不敢不敢,二郎太祖之后,屡败强敌,正是国之栋梁,我一介草民,如何当得起。”

两人客气了几句,赵子峒把身后的童涵冬等人介绍了,又寒暄了一阵,便把王忠民让入了中军大帐。

兵士端上茶来,王忠民喝了一口,问赵子峒:“金酋完颜银术可已经逼近邓州,二郎可有消息?”

赵子峒认真答道:“不瞒先生,我也是刚得到消息,先生来之前,正在商量。”

“形势很严峻啊,”王忠民面色沉重地说,“我来之前已经得到确信,知州范相公还未到任,听说金兵逼近,已经南逃了,如今邓州恐怕难以幸免了。邓州一失,金兵必定会北上进攻鲁山关,二郎还是早拿主意。”

赵子峒心中暗骂一声,先前朝中把邓州作为赵构行在的备选地之一,城中广集钱粮兵械,并派了范致虚这个重臣去经营,他却不占而逃,实在可恶。有了邓州的积蓄,金兵的战力又强上一些,更加麻烦了。

“如今不知鲁山是什么人在主持?”赵子峒沉默了一会,问道。

王忠民叹了口气:“鲁山的官吏已经逃跑一空,如今只是一个叫作牛皋的弓手聚集了些人马在那里暂时稳住局面。牛皋此人虽然出身卑贱,却也有胆有识,更有一腔报国的热忱,只是人微言轻,许多事情也是无可耐何。我此番前来,就是请二郎尽快派得力人手前去,否则迟则生变。”

“牛皋?!”赵子峒心中狂震不已,这是个他在前世听了无数遍的名字,一个伴随着这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岳飞在中国传诵了千年的名字,就这么被自己遇上了?而且看起来,现在的牛皋还是刚出道啊,有了这个人,自己的力量可要涨上一大节。赵子峒前世到底读过正史,知道历史上的牛皋可不是说岳里傻呵呵的乐天派,而是真正的有勇有谋,凭借实力不几年就成了一方之雄,后来更坐稳了岳飞集团的第二把交椅,岳飞去世之后,更是接替岳飞成为岳家军的领袖,直到最后被害死。这可是真正的实力派啊,自己现在手下的人没一个比得上,这样的人被自己遇上了,不招过来要遭雷劈的。

见赵子峒神色不对,王忠民还以为赵子峒看不起他,急忙道:“二郎别看此人只不过是个弓手,可天生神力,能开三石强弓,武艺精熟,是难得的将才。而且此人虽然没读过书,可将略天成,小看不得。”

赵子峒面色古怪:“哪里哪时,先生多虑了。这个人我听说过,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奇怪他怎么会在这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