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峰大宋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 水晶杯

刚刚打败了金军的进攻,黄安卓在汝州城里张灯结彩,趁着过年的时节热热闹闹地扫扫金军带来的晦气。年三十一大早,陈源和伯拱就嚷着让赵子峒带他们逛街,好不容易把他们打发走,童杏儿又过来问,赵子峒一起回绝了。如今他也是官面上的人,到了过年的时候各种官方仪式把他的头都搞得晕了,还好有黄安卓布置,他只要行礼如仪就好了。就是这样,也直闹到天黑,赵子峒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内衙,都说当官好,这劳心劳力地也不轻松啊。

陈源和伯拱早眼巴巴地在家里等着,一见赵子峒进门,便拖着他去放鞭炮,一直折腾到半夜,直到陈源被阿云叫回家去守夜才算完。

赵子峒坐在椅子上,看着锦萍和杨平的妻子忙里忙外,只觉得身体又酸又麻,这过年太折腾人了,还是前世好,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等着好酒好菜上来,那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看看到了子时,锦萍从里屋里拿出一套崭新的水晶酒具,连同一壶好酒和几个精美的热菜在赵子峒面前装到盒里。

那套水晶酒具极是精美,赵子峒奇怪地问道:“你什么时候买得这些水晶杯?我从来都没见过。”

锦萍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是今天嫂子送过来,二哥现在与以前的身份不同了,若是有客人来没有像样的摆设倒让人看低了。”

童杏儿想的真是细腻,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处理得滴水不漏,确实是管家的一把好手,想起她赵子峒心里就觉得烦恼。

锦萍把东西收拾完,去外面把伯拱抓了回来,对赵子峒说:“马上到子时了,二哥快带伯拱出去迎祖宗回来过年,过了子时就迎不回来了。”

赵子峒怔了一下,这些习俗他小时候还有,自己每年除夕夜也是被父亲带着去路口迎祖先回家,但到了大了就再也没做过了,现在到了宋朝,确是再次见到了这传承数千年的传统。赵子峒应了一声,提起食盒,拉了伯拱的手向门外走去。这些仪式是不能由女人做的,祖先的香火必须由男人继承,赵子峒突然有点明白童员外为什么对男丁那么执着,家里没个男的,自己去了之后想回来看看都找不到回家的路,哪怕继承个男丁,好歹能给自己指指家门。

赵子峒和伯拱出了门,锦萍在后面追上来说:“二哥走远一些,我们刚刚搬了家,不要让老人走岔了路。”

赵子峒满口应着,带着一张小小的香案出了府衙的大门。虽然心里知道这只是一个仪式而已,并不能真地让逝去的祖先享受到人间的香火,可在这寒冷刺骨的除夕夜,家家都是欢声笑语,处处酒肉飘香,热闹的鞭炮声响彻全城,只是平时人来人往的街道此时却冷冷清清,人走在这里,莫名就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如果那些逝去的灵魂在这一夜真的能回家,他们漂荡在这冷冷清清的街道上,眼巴巴地等着子孙的香火把他

们领入家门,那又是一种怎样的凄凉。

刺骨的寒风仿佛带着冰碴,扑在脸上像是要把脸皮揭下来,伯拱缩着脖子,跟在赵子峒的身后一直来到汝州城里最大的十字路口。赵子峒摆下香案,取出香炉,把香点燃插上,取出酒菜摆好,恭恭敬敬地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心中默念:“我也不道知算不算你们的子孙,可我自问,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对家里也没有夸欠,老的已经去了,我必敬之以礼,家里留下的孩子,我必让他们幸福美满。若是列祖列宗真地在天有灵,那就保佑我重振祖上荣光。”

赵子峒起身,让伯拱也来磕过了头,把酒在地上洒了,便收拾香案回去。伯拱在路后面缩着脖子跟着,走了一会又到一个路口,伯拱突然问:“二叔,你说我们刚才拜的地方对不对?”

赵子峒一愣,自己又不是神仙,哪里知道那些游魂在哪里呆着,更何况自己也不相信鬼魂的存在,见伯拱问的认真,只好说道:“这是汝州城里最大的路口,应该不会差了。”

伯拱道:“我们这一年也不知搬了多少次家,爹娘和爷爷奶奶都是今年新去的,我怕他们找不到门。”

赵子峒无耐,只好在回府衙的路上每个路口都祭拜一番,自己这一番诚意,希望真有鬼魂能领受吧。想起前世小时候,最开始过年家家都到大路口领祖先回家过年,有的祖坟远的还要到村外去,慢慢长大,许多家祭拜的地方离家越来越近,有人问起,便道:“家在这里这么多年了,年年都领,老人早就认路了,没必要跑那么远。”再大一点,许多人家都不领了,想想他们的意思怕是老人已经会自己认门了吧。

一路走回家来,锦萍已经准备好了年夜饭,对赵子峒说:“还好没过子时,二哥快些祭拜了放鞭炮我们吃年夜饭。”

赵子峒放下香案,此时已经冻得手脚发麻,实在有些无耐,就在院子里点了香火,依然与伯拱拜了,酹酒在地,这总算是把祖先领回家门了,也不知这一番折腾领回了几个人。伯拱拜完。一骨碌爬起来去放鞭炮了。

放罢鞭炮,锦萍和杨平妻子上了酒菜,让赵子峒在主位坐了,大家眼巴巴地看着赵子峒。过年是最讲究礼仪的时候,赵子峒是一家之主,他不动筷子别人是不能动的,他的前世也是那样,每年年夜饭,都是父亲和母亲忙来忙去,他眼巴巴地坐在那里,煮好饺子父亲上来夹一个放在在嘴里,对他说:“吃吧!”便转身忙自己的去了。赵子峒想了一会,说道:“今年家里屡遭大难,如今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希望新的一年全家顺顺利利,大家吃吧。”

锦萍笑吟吟地把那一套水晶酒具摆上,给大家斟上酒,端起杯说:“这一年二哥辛苦,我们一起敬你一杯。”

赵子峒见伯拱也像模像样地端起杯来,觉得好笑,这宋朝的酒太水,小孩子也喝起来跟玩一样,想当年自

己可是到了十八岁家里才让喝酒。

大家碰了一杯,放松下来,嘻嘻哈哈地说些近些日子听到的趣事。赵子峒一直觉得过年的气氛有些怪异,在前世这样,屋子里红烛高照,到处都香火缭绕,给人的感觉像是不只坐着的人过年,还有一些看不见的人也一起过年一样。前世根本就不想这样,可到了这个世界,又经过了刚才的一番折腾,便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有了心事,赵子峒也不说话,除了喝酒吃菜,便是拿着手里的水晶杯把玩。

锦萍见了赵子峒的样子,以为他是睹物思人,便道:“大过年的,二哥怎么在那里望景生情,嫂子就在隔壁的院子里,你要想就过去。”

赵子峒尴尬地笑道:“你说些什么,我是见这杯子精巧。不知是从哪里买的?”

锦萍道:“哪里是买的,是嫂子拿了家中一块上好的水晶请人做的。这水晶倒也不是多珍贵,只是这手艺确实不错,听说是一个京城来的待诏,做水晶的手艺极是有名。”

赵子峒道:“不知这水晶好不好买,过几天我也想买上一块做些物件。”

锦萍笑道:“嫂子家里是多少年的大户,这些东西还能少了?你去向她要些又何妨?”

“不要提这个了,你去帮我问问,看哪里有卖的,帮我买些,我有大用。”赵子峒不知童杏儿使了什么手段,让锦萍的态度变了这么多。

锦萍应了,又说了一会话,赵子峒道:“明天元旦,官府里还有许多祭祀,我先去睡了,你们慢慢守岁。”

赵子峒本来是无意,被锦萍说自己的时候忽然想起来,水晶不是与玻璃一样吗?自己没那个本事把玻璃造出来,可弄些水晶做光学元件倒是可以。别的不说,看这工匠碾杯子的手艺,最少造个望远镜大有可能。现在行军打仗侦察很是费劲,要是有望远镜,只要登高一望,省多少人力物力。不但是望远镜,而可以造透视镜生火什么的,这没什么大用,但可以造棱镜造潜望镜,太多用处了。不知现在近视眼多不多,要是那些书呆子也像后世一样眼神不好使,还可以造近视眼镜,多少钱卖不来,近视眼镜如果太小,可以造老花镜,那些有钱的老员外什么的肯定愿意花钱买。咦,不对,怎么记得宋朝已经有眼镜了。赵子峒躺在**瞎想着,这也是一条路子啊,只是不知道世上的水晶多是不多。先前只是想着怎么打败金兵,现在在汝州站稳了脚,就要考虑怎么养兵的问题了。军队人吃马嚼,开支不是一个小数目,临时可以靠汝州城里的积蓄,可时间长了,汝州这么一个小地方可养不了多少兵。宋朝比不了后世,一个地级市就好几百万人,能养几万兵,现在的汝州连后世的一个小县都比不了,把下面的县全加起来,几千人的军队就吃垮了。在赵子峒想来,几千人的规模实在成不了什么气候,总得想想其他的办法才行。

(本章完)